摘要: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将1949年解放建国至今的两岸谍战故事搬到了影视台面上来,也深刻揭示了两岸的内战并没有结束,台海随时有可能起风云再起,《沉默的荣耀》之姊妹篇,三十集《义勇山河》与《沉默的荣耀》一定会让义勇丹心照耀海峡两岸,中华必定劲大復疆十方當歸,让
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将1949年解放建国至今的两岸谍战故事搬到了影视台面上来,也深刻揭示了两岸的内战并没有结束,台海随时有可能起风云再起,《沉默的荣耀》之姊妹篇,三十集《义勇山河》与《沉默的荣耀》一定会让义勇丹心照耀海峡两岸,中华必定劲大復疆十方當歸,让鲜为人知的台湾义勇队抗战历史不再“沉默”,吴石将军的密使朱枫曾将女儿朱倬(朱晓枫)送到龙岩台湾义勇队驻地参加台湾义勇队少年团,1945年末随将军返台,后回大陆参加人民解放军。
请看《沉默的荣耀》姊妹篇《义勇山河》从抗战讲到国共内战的一支“欲救台湾、先救祖国”抗倭勇士组成,由中共创建李友邦将军领导的台胞抗战队伍“台湾义勇总队”!
钟浩东、蒋碧玉夫妇,张志忠、季沄夫妇都是与吴石将军、李友邦将军有着非常之关联,还有陈宝仓将军、聂曦、王正均、林志森都是铁骨峥峥的革命者。
1945年末,台湾义勇队李友邦将军将“復疆”二字题刻在厦门南普陀寺后大石上,为台湾义勇队员明志,完成二十年之战斗追求,“光復国土、恢復疆域”。
《沉默的荣耀》及姊妹篇《义勇山河》属于英勇的他们,他们的英勇光辉革命事迹必将永载史册!
吴石之子吴韶成曾在福建龙岩的雁石及城区生活学习过(龙岩一中),1973年春节,吴韶成在龙岩街头偶遇父亲老部下,当年国军“联勤总部”少校副官李汉生。李这时已经半身不遂,却从内衣口袋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这是你爸临刑前夜,托我带给朱老总的密信抄件,我藏了23年了。”吴韶成连夜用醋泡、清水漂,终于显出字迹:
“若我牺牲,请党照顾吾妻小。吴石,绝笔。”
就是这张纸条,让吴韶成下定决心:必须要去北京,必须找到周总理。他凑了73块钱,买了73个信封,写了73封申诉信,信封上统一写“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收”。当时福州邮局不敢收,他就坐车到南昌,南昌邮局也不敢,他干脆把73封信分用三天时间,塞进开往北京的列车邮袋。第7天,终于有一封非常幸运被国务院办公厅签收文是编号“73-04-04”。
申诉信遇到一个“贵人”此人还是龙岩人姓魏,那天信访组龙岩人小魏的对龙岩来信“热心”了一点,信到国务院信访组,按惯例应转福建处理。偏偏那天值班的小魏是龙岩老乡,他瞥见信封上“吴石”俩字,心里“咯噔”一下:父亲生前曾说过,抗战时吴副参谋长在武汉救过他一命。小魏就“热心”把信塞进“特急”篮,还附了张便签:“总理,吴石似曾为我党工作,请酌。”便签没有落款,却像像是最后一根稻草,让信在凌晨2点送进了西花厅。
《沉默的荣耀》背后的故事,龙岩又是红色龙岩!共和国的荣耀与红色龙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红色土地还有《沉默的荣耀》姊妹篇《义勇山河》继续揭示从抗战到国共合作内战到寶島风云的隐蔽战线英勇战士。
1994年,国家安全部在北京的香山福田公墓,给吴石和他的妻子王碧奎办了一个合葬的仪式。他们的墓碑上,刻了八个字。
那八个字是:“丹心在兹,与山河同”。
与正面战场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斗争方式相比,隐蔽战线的斗争是静默和隐忍的。他们顽强斗争、甘洒热血的光荣事迹隐入历史,却在岁月深处熠熠生辉。毛泽东同志1950年曾写下一首赞叹吴石的五言绝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周恩来同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更留下深情嘱托:“不要忘记吴石他们……”
翻阅史料,也不难发现,数十年来,这些英烈的事迹一直慢慢被挖掘、被讲述、被歌颂。2013年10月,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北京西山落成,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的全身雕像立于碑前。经各方努力,截至目前,已有846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广场墙壁上,北京西山碑墙上,还刻着一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历史书太薄,装不下他们的伟大,我们随手一翻,就是他们的一生……
历史书又太厚,我们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叫英雄……
虽素未谋面,但身受其恩,怕下笔太重,惊扰了英勇烈士的英魂,又怕下笔太轻,描绘不出英勇烈士他们惊天动地的往昔。
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都是因为有一批为之不懈奋斗的先辈!向每一位先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负重前行。正是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的今天,我们要铭记先烈、发奋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铭记历史,致敬英烈!愿用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中華盛世武平有為福耀神州!
龍地客家勁大復疆十方當歸!
东南卫视关于台湾义勇队的视频节目(龙岩)播出日期已经定了,欢迎收看!
来源:醉翁诗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