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老房子,门框上刻着小时候的身高线,冰箱贴还贴着二十年前的全家福?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老房子,门框上刻着小时候的身高线,冰箱贴还贴着二十年前的全家福?
《老去的家》不是在演戏,它是在替我们翻出那些被遗忘在抽屉底层的回忆。
倪大红每天提前三小时蹲在白塔寺胡同里,跟真老人学怎么咳嗽、怎么慢吞吞地系鞋带。
不是为了演得像,是怕演得假——他怕我们看不出来,那些佝偻的背影,不是演技,是活过的痕迹。
鲍起静演失语的老太太,没一句台词,光靠眼神就让你心口发紧:她不是在演失智,是在演被时间慢慢抽走声音的自己。
剧里那个总在门口张望的爷爷,其实不是编剧写的,是西城区一位独居老人的真实日常。
剧组拍完,那老人的儿子才哭着说:“我三年没回来看过他。
”这剧没喊一句“孝顺”,却让全市防走失手环的申领量涨了快一半。
不是剧有多高明,是我们终于不敢再假装看不见了。
郭麒麟的台词全是即兴的,他说的“妈,你别总翻我小时候的作业本”“你唠叨的那些事,我小时候嫌烦,现在想听都听不到了”,没人教他,是他妈去年住院时,他半夜听见她对着空房间念叨的原话。
豆瓣8.9分?
弹幕破亿?
别被数据骗了。
真正刷屏的是那条:“我奶奶走前两天,还问我能不能陪她再吃一次糖醋排骨。
”没人点赞,但有七万人收藏。
这剧最狠的地方,是它没给你答案。
它只是把那些被我们当成“老糊涂”的唠叨、反复问的同一个问题、半夜偷偷翻药盒的手,原封不动地摊在你面前,然后问:你,真的看过吗?
现在他们要出4K修复版,加幕后纪录片。
可最该修复的,不是画质,是我们对父母沉默的那部分眼睛。
重阳节上映那天,别光盯着屏幕了。
回家,坐下来,听他们再说一遍“你小时候……”哪怕你已经听过一百遍。
来源:敏锐火车1STCQ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