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这篇文的起因是昨天偶尔在鹅台看到了《长安的荔枝》电影版,有点意外,因为感觉国庆前这个片儿还有排片,这上线的速度着实有点快了。正巧电影上映时我因故也没去看,这次就补看了一遍(不花钱就是爽)。
大家好,我是剧综碎碎念的三三啊,long time no see 了。
写这篇文的起因是昨天偶尔在鹅台看到了《长安的荔枝》电影版,有点意外,因为感觉国庆前这个片儿还有排片,这上线的速度着实有点快了。正巧电影上映时我因故也没去看,这次就补看了一遍(不花钱就是爽)。
作为一个读过原著小说,又看了电视剧版在前的观众,我简单对比下《长安的荔枝》影版和剧版各自的得失,给还未看的小伙伴一个参考,都看过的大神们也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意见。
剧情篇
剧版:
当我知道电视剧版有30集的体量时,我就隐隐觉得事情不妙,毕竟原著小说非常短小精悍,只有8万字,想撑起30集电视剧就不可避免的必须要有大量原创(注水)情节。
事实亦是如此,剧版一开始就让我吃了一惊,它原创了郑平安(岳云鹏)一角,与李善德形成双男主,硬生生把可以引起普遍共鸣的小人物“职场牛马”戏,改成了悬浮的官场权谋谍战戏。当然三三并非那种一定要求影视剧按原著来的原著党,事实上我认为改编的影视剧已经是完全全新的作品,只要改得好,符合不符合原著并无伤大雅。郑平安这段双男主的戏其实单拎出来看还可以(尤其是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但经不起细琢磨,不然就发现从打探,到暗杀,再到潜伏,逻辑上漏洞百出,更要命的是电视剧后期剧情又重新收敛到送荔枝主线上时,郑平安一下子就查无此人了,前面那么多笔墨当主角写的角色忽然被废弃了,给人严重的失衡感,让人不得不怀疑前面的戏份是因为咖位单独加的。
又比如原著中虽然着墨不多,但李善德妻子作为李善德内心情感支撑的作用很明显,很大程度上这个家庭也是李善德为什么职场这么辛苦也要坚持下去的源动力。而剧版则直接把这个人给写死了,当你意识到这是为了给主角接下来在岭南以及同某天龙人饰演的胡商发生感情戏做铺垫时,就顿感恶心。
总的来说剧版原创的剧情中,有三成很好的起到了补完细节背景的作用,但七成显得旁枝末节毫无意义。虽然剧版有足够多的时长讲清了运荔枝主线的不易和艰难,但因为支线过多,主线被严重稀释,让人觉得好像运荔枝也不是那么紧急的事儿。
以上说的都是缺点,那《长安的荔枝》剧版是大烂剧吗?并不是,事实上,本剧的水准仍然高出大部分市面上同期古装剧,你不得不承认曹盾是有点子水平在身上的。但由于本段主要讨论剧情,所以负面吐槽多一点,这并不代表剧集本身的全部。
影版:
影版相较于剧版最大的优点是它始终聚焦于送荔枝这一主线,强调了这件事的整体节奏,两个小时都是在讲述同一件事。
与此同时,影版还在有限的时长内做了一些很棒的改编。比如荔枝运达长安后事情,小说基本没写,而影版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当精心摆盘的荔枝一路端到皇帝和贵妃面前,杨贵妃的纤纤玉手却在最后一刻远离了荔枝,一口没吃,镜头拉远,无数精挑细选的奇珍异果摆在一起,荔枝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盘。回顾一路上运送困难挫折,无数人力和心力的耗费甚至搭上性命,这一刻影片的批判力度无疑达到顶峰。
又比如刘德华饰演的右相从佛像的眼睛中现身,而殴打李善德使用的武器由小说中的月杖改为了禅杖,这种意象化的展现无疑放大了原著的讽刺意味。
但同样影版也存在一些让人无语的改编,影片结尾阶段的鱼朝恩派杀手在长安城外狙击李善德是整部戏最大的败笔,完全不合逻辑。其实原著中也有刺杀戏份,但发生在任务还只在李善德一人身上之时,而且主谋也事先找好了替罪羊,地点也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影版中这段则发生在朝廷上下都知道李善德得了杨国忠的银牌且都参与了任务之时,地点更发生在离长安近在咫尺的地方,这等同于鱼朝恩公开要和比自己权势更高的杨国忠作对,要截杀钦差,属于自寻死路。鱼朝恩不是不能作梗,但他只会用一些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暗中使绊子,刺杀戏让人觉得编剧未免太幼稚了,如果鱼朝恩是这种政治斗争头脑,他也爬不到今天的位置。我很能理解按照一般商业电影的三幕式写法,这里需要有一个大危机,但通过降智来实现,未免得不偿失了,其实可以仔细琢磨一个更合理的。
另外一些改编则让人颇为不明所以,因为其实可以直接抄原著的。比如最后李善德被发配的罪名,原著是“贪赃上林署公廨本钱三十贯,杖二十,全家长流岭南。”所有涉及荔枝转运的弹劾罪状,一概不提,只拿一个贪赃差旅钱的罪名出来,如果你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政治斗争新闻稍微有所关注,就知道这段写的多写实多老练了;而电影版的改成了“右相以运抵长安的鲜荔枝数量不足为由,判处李善德全家流放岭南”,这个罪名把右相和影片的逼格都拉低了不少。
相对于三十集电视剧,两小时的电影更符合小说体量,但小说确实人物太过繁多,影版删繁就简删除了一些本来是亮点的人物可以理解,但又凭空添了很多喜剧角色。我很喜欢这些喜剧演员本身,也能理解这是为了迎合市场,但他们颇占篇幅的插科打诨无疑挤压了电影本就很紧张的叙事空间,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电影节奏非常赶,故事也没交代清楚,很多人物的感情缺乏递进就非常突然的升华了。特别是对如何成功做出送荔枝方案的参悟上,压缩的过于简单随意了,让观众看后觉得好像运荔枝也不是那么难的事儿。
总的来说,无论影版和剧版,都有一个统一的感受就是为了迎合下沉市场做了很多讨好观众的原创,反而是原著中最精妙最有趣的李善德为送荔枝做科研搞项目计划的过程都没有被重视(影版是一笔带过,剧版讲了但被稀释到不重要的地位),不得不说颇为让人遗憾。
剧情的比较到此为止,明天我们聊聊剧版和影版各个角色选角和表演的得失。
来源:伊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