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演活台湾女性的坚韧、勇武与内敛,这部剧堪称近年台剧天花板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0-25 11:32 3

摘要:此剧由于找来两大影后李心洁、舒淇主演,加上剧情有:诈骗、灵异、复仇,随即引发剧迷关注,也让此剧一播出,就登上Netflix台湾地区喜剧类榜首。

今年10月初,由Netflix全球独家,上线了一部台剧《回魂计》。

此剧由于找来两大影后李心洁、舒淇主演,加上剧情有:诈骗、灵异、复仇,随即引发剧迷关注,也让此剧一播出,就登上Netflix台湾地区喜剧类榜首。

而就本剧的成绩来看,难得可以提一件事,就是网友时常热议的话题。

亦即:什么是台剧的天花板?

所谓台剧天花板,无论夸哪部剧,都可能引发争论战。

毕竟剧迷各自支持的理由不同,有的光是心爱的演员有良好表现,就可以捧上天。

若以影剧专业的角度来看,很多时候预算会影响制作规模,连带从美术、摄影、编导,以至于不同类型的剧种分类,单项技术、综合评比,都会影响结果。这也是金钟奖把戏剧大奖给谁,都会有人盛赞,也有人不服气之故。即使单项技术奖都会有争议,更何况观众大多凭感觉来决断。

感觉这种事,根本就没个准。导致意见更趋分歧。

但有些事,总还是有客观准则,否则所谓的专业跟影艺评审也就不存在。

而随着线上影音串流的普及,全球影视参差不齐的作品随手可得,观众的口味与眼光也日趋高明。

全球评价的神剧,例如《权力的游戏》《纸牌屋》《绝命毒师》等,拿出极高的影视水准,观众看在眼里。

再回头看台剧,心里也会有把尺。

在这原则下,即使台湾观众因为情感与认同因素,会特别偏好生活上能感同身受,或意识形态上具本土认同的戏剧。

例如《俗女养成记》、《华灯初上》,亦或《我们与恶的距离》《影后》、《零日风暴》等,拿来跟美国艾美奖戏剧,或欧洲的戏剧如《纸房子》比,也能看出台剧的水准,能否与其相提并论。通常是根本不行。

大概只有爱情偶像剧,由于台湾演员的外貌,是足以跟日剧、韩剧抗衡,并风行亚洲的类型。

但无论乡土剧,或类型剧,由于很讲究美术、编导、动作、预算规模,就很难与亚洲、欧美大剧比肩。

即使台湾剧组意识到,台剧若要振兴,不能单靠卖脸、卖浪漫的偶像剧(不是说这种类型不好,而是影视工作者会想追求其他),也所以在Netflix资金投入开发后,台剧出现政治、刑案类的《模仿犯》、《谁是被害者》等,过去片商怕投资无法回收,制作经费又高的类型剧,也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编导、美术的细节,自然不如欧美已经形成产业规模的精致。

但的确也做出台湾风格、技术面及格的类型剧。

这也是后来又出了一部野心较大,只是过度强调意识形态,而惨遭滑铁卢的《零日风暴》。

《零日风暴》虽然恶评不断,但恶评都集中在编导的水平,还有过度简化并幼稚的政治素材的处理,不过以技术来说,并不逊日韩的政治剧,并不算差。而就在过去几年这些台剧前仆后继的挑战下,在刚播映的《回魂计》,就让人看到台剧可以跟美剧、日剧、韩剧一决高下的可能。因为做出了一流水准。

就《回魂计》的总体成就来看,这是一部不输欧美刑侦剧,编导虽还有缺点。

但演员、美术等专业上,已可堪与韩剧《女王制造者》、日剧《全裸导演》比肩的优秀台剧,就我自己看过的台剧来说(非专业看法,只是乡民看法)。

《回魂计》是目前台剧的天花板,总体水平比《八尺门的辩护人》还好(虽然编导较差)。

《回魂计》就类型来说,是一部悬疑犯罪剧,由曾执导《盛夏光年》的陈正道、《有生之年》的许肇任,双导演携手共同执导。

演员则找来由舒淇、李心洁主演,而配角部分,泰剧一哥苏格拉瓦·卡那诺、钟欣凌的表现更是吸睛,把颇具瑕疵的剧情,给救回不少,使本剧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本剧的故事,说简单很简单,但9集的内容,放入过多转折,元素很多。

不能说过多元素不必要,只是翻转了又再翻转,容易让人失去焦点。

就《回魂计》的故事,大设定极佳,描述台湾省发生一则东南亚诈骗案,影射台湾之前发生的柬埔寨诈骗事件,台湾年轻人被骗去东南亚诈骗园区,进行诈骗并被虐待的真实事件。

要写这样的故事,弄成单纯的刑侦剧就很够看。

但编导的野心不仅如此,而是设计成案件已经破案。

而女主角李心洁、舒淇各自的女儿都在园区遇难,一个被虐死,一个成了植物人。

而两位妈妈找上马来西亚的灵媒,灵媒具有让死者复生的能力。

两个妈妈因女儿一个没有尸体(火化)、一个还没死,就选择让死刑身亡的犯罪者复活,然后两位妈妈决定虐待犯罪者,才寻求复仇。

光这个设定,不但结合台湾冠绝亚洲的灵异主题,又跟诈骗案刑侦剧母题结合,怎样都不会踩雷。

只是编导的野心过大,把一个单纯可以拍成电影的设定,放入更多复杂的细节,既要处理两位妈妈怎么面对犯人,要处理诈骗案的幕后黑手,还要处理被拐骗去东南亚的三名年轻女生(两名是两位妈妈的女儿)。

然后处理犯罪者的家庭因素,让他进行人设的翻转(让观众同情)。

各种主线、支线弄得有点复杂,但又丝丝入扣,其实全都合理的解决。

总得来说,编剧并无问题。

但这个没问题,却又凸显出制作方的商业思考,而且还颇符合Netflix的投资心态。

众多复杂的主线附线,带出一堆人物,还有剧情发展的可能,诈骗案背后本有黑手,黑手之后又有要黑吃黑的黑手。

而三名被骗去东南亚的少女,谁是跟诈骗集团的串谋者?

谁是真凶,即使在第9集真相露出之后,故事也还没完结。

两名女主角李心洁跟舒淇,各种情绪转折的处理,本就十分吸引人,钟欣凌角色设定的狠毒劲,更让她展现国际级的演技。

加上每位演员的演出都很出色,毫无瑕疵,使得每个情节连环套的状态下,让原本可以聚焦的情绪,就散掉了。

剧中李心洁每个表情的投入感,展现出世界级影后的水准。

她的角色设定跟钟欣凌一样,较好发挥,也可毫不保留的表现在画面中。

而舒淇的角色设计得更佳,且非常具有台湾味。

就是那种典型的,善良好心的阿姨,但背后有台湾妇女特有的固执跟坚韧感。当这种人物被卷入灵异、刑侦的情节中,她真正的情绪是不能被直接表现出来的,都是每到关键时刻,就爆出台湾人的勇武与坚韧性,必须用内敛的演技才能表现。

舒淇在这方面的演出,不愧是影后级的水准。

这角色很不好演,但她却能精准地演出那种,表面上毫不显眼,实则深具个性的台湾阿姨的特性。

乍看之下她的演技好像被李心洁盖过去,实则舒淇的部分更是难演。

就整体演出来说,舒淇的表现跟一堆欧洲影后一样杰出,让观众看了情绪被她牵着走。

虽少了李心洁那种单靠一张脸就勾心的杰出表现,舒淇的演出更符合传统电影艺术要求的内敛与自然。

就在众多配角无瑕疵的演技,还有钟欣凌、李心洁、舒淇等国际级的演技表现下,剧情的过度转折、伏笔一堆的设计,就不至于让节奏与情绪过度分散。

总体上还能维持一个稳定的气氛,让人看得下去。

而为何编导要把情节弄得如此复杂,还藏一些伏笔?

原因是导演陈正道曾说,说《回魂计》一开始就设定要拍成三季。

制作人杨庭恺还补充,这部作品的重点不是单纯的善恶对立,而是人在压力环境下,如何在道德边界之间挣扎。

所以第一季聚焦于个人复仇,后续的第二与第三季,将把焦点拉到更大的权力结构,探讨制度如何默许罪恶发生,让观众看见体制层面的黑暗与腐蚀。

这当然是非常商业的思考,但相对来说,就让第一季几乎成为介绍故事的开场,张力与凝聚力,就变得分散。

如果不是演员的表现太好,有把张力维持,很可能会让本剧失败。这跟资方的投资考量有关。

当制作方拿了Netflix的资金,自然想把本剧弄成一个最少可发展成3季,甚至还可以有外传的IP,所以把设定弄得过于宏大。

这反而让原本可以好好说一个故事的戏剧原则,被资本思考给减弱。

像韩剧《鱿鱼游戏》一开始没想过要拍续集,所以戏剧结构完整,设定较为集中,情节与演员表现就可以更聚焦,让戏剧成就更高。

后来《鱿鱼游戏》因为全球爆红后,弄出了第二季与第三季。

虽然一样维持编导水平,但给观众的情绪渲染力跟张力也就跟着变弱,导致后两季的负评不断。

而《回魂计》一开始就想要拍三季,等于是第一季原本该聚焦的张力,就已经被减弱。

随着第一季陆续领便当的优秀配角,如钟欣凌等纷纷退场,李心洁跟舒淇的爆点已被用掉。

若真有后面第二季与第三季,《回魂计》能否维持第一季的张力与成就,也就很难说。

这种把一个完整故事变成IP的思考,是现在的商业准则,无可厚非。

只是让本来可弄得更好的作品,变成只是一部序曲,让人有点可惜罢了。

来源:波老师看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