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知贺涵是唐晶爱了十年的男朋友,罗子君还是陷进了心动的漩涡。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从不是她主动选择,而是贺涵在她人生每一个断崖处,都铺好了唯一能走的路,让心动成了必然。
明知贺涵是唐晶爱了十年的男朋友,罗子君还是陷进了心动的漩涡。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从不是她主动选择,而是贺涵在她人生每一个断崖处,都铺好了唯一能走的路,让心动成了必然。
曾经的罗子君,有多讨厌贺涵,如今就有多难掩心动。她曾嫌弃贺涵车上的坐垫都透着精英的酸腐味,曾在唐晶家楼下指着他鼻子骂虚伪,曾听见他说话就想翻白眼,觉得这个男人只懂算计、没有人情冷暖——尤其是贺涵那句“谁娶了罗子君,没有外遇才是奇迹”,更让她把对方归为“最不堪的存在”。
可就是这个她最反感的人,成了她落魄时的救赎。为了平儿的抚养权,罗子君在法庭上手足无措,是贺涵像侦探般搜集关键证据,像军师般教她应对技巧,递到她手里的不只是几张纸,更是她能继续做母亲的底气;在职场被同事排挤、被领导质疑时,是贺涵一字一句教她“职场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帮她把委屈转化成反击的力量;最难忘那场南京的大雨,罗子君调研时车坏在高架上,手机没电、孤立无援,像被世界遗忘的孤岛,是贺涵扔下几百万的生意,冒雨开车奔向她——那辆车对罗子君而言,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斩破暴雨的避难所,是把她从绝望里捞上岸的依靠。
唐晶总劝罗子君要坚强,那声音像岸上的灯塔,温暖却遥远;贺涵从不说教,而是用行动替她扛住风浪——他从批判她的娇气,到帮她重塑职场能力;从嫌弃她的依赖,到心疼她的逞强。陈俊生把罗子君当花瓶养在温室,贺涵却亲手打碎花瓶,把她塑造成能独当一面的战士。
罗子君比谁都清楚“贺涵是唐晶男友”这层底线。每一次接受贺涵的帮助,她心里都有两个声音在拉扯:一个庆幸“得救了”,一个恐慌“你在犯罪”。那次她喝醉,贺涵来接她,两人之间想说却不敢说的氛围几乎窒息,“唐晶男朋友”五个字像透明的墙,看得见彼此的心意,却谁也不敢触碰。可人心的悖论往往如此,越是明令禁止的事,越容易激发靠近的欲望——道德边缘的刺激感混着巨大的负罪感,像一团越烧越旺的邪火,让她在痛苦的拉扯里越陷越深。
后来罗子君才明白,她对贺涵的心动,是一场由贺涵主导、在她人生废墟上必然发生的人性事故——里面混合着极致的依赖、自我价值的重塑,还有禁忌的诱惑。这场心动最残酷的警示,是她终于看清:永远不要在人生最低谷时爱上拯救你的人,因为你看到的从不是爱情,只是内心缺口投射出的幻影。最终罗子君选择离开,不是不爱了,而是懂了:这场以“拯救”开始的心动,注定要以摧毁她和唐晶最珍贵的友情为代价。
来源:洒脱麻酱mj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