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主任的女儿瑶瑶早已看上乔正君。 她在公交车上就注意到他会给老人让座,后来在家中相遇,更是主动展开追求。
乔正君从狱中出来后,刘主任为他安排了一份在粮油副食品店的工作。
这份工作看似普通,却是刘主任在自身刚平反后尽力为他争取的结果。
乔正君的母亲表面感谢这份安排,内心却充满不甘。
她认为儿子有学识有长相,不该屈才于卖货的岗位。
这种不满促使她更想借助刘主任的权势为儿子谋未来,而联姻成了最直接的途径。
刘主任的女儿瑶瑶早已看上乔正君。 她在公交车上就注意到他会给老人让座,后来在家中相遇,更是主动展开追求。
然而乔正君内心并不认可瑶瑶,他曾目睹她因小事与顾客争吵,对其任性刁蛮的性格暗自摇头。
乔正君同意娶瑶瑶,背后有几个现实原因。
他曾经真心喜欢的曲芳菲已难产去世,这对他打击很大。
同时瑶瑶的死缠烂打让他难以招架,而他本人也并非意志坚定之人,过去对盛雪竹的示好就曾态度模糊。
最关键的是,乔母看中刘主任的权力,认为联姻能换来儿子未来的提拔。
在副食品店工作时,俞乐山偶遇乔正君,告诉了他曲芳菲离世并留下女儿暖暖的消息。
乔正君本想接回孩子,但乔母坚决反对,担心带孩子会影响儿子再婚和前途。 乔母甚至提出将孩子送走。
曲芳菲的离世背后是一段心酸往事。 她与乔正君曾秘密交往,乔正君却以事业关键期为由不愿公开关系。
当曲芳菲怀孕后,乔正君又因冒领功劳被卷入政治风波而入狱。 曲芳菲一度想放弃孩子,深夜跳绳导致晕倒送医,但最终决定生下孩子。
俞乐山得知曲芳菲的困境后,提出与她假结婚,以便让孩子有名分,使曲芳菲免受“流氓罪”的批判。 然而曲芳菲在分娩时不幸大出血去世。
俞乐山在处理孩子问题上内心充满矛盾。 他自家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多病,妹妹也不省心,不愿拖累家人。
同时他担心盛雪竹会因为孩子放弃回城当医生的机会,事实上盛雪竹已经为了照顾孩子拒绝了去赫山医院实习。
尽管俞乐山名声不佳,但他宁愿自己承担骂名,也要让盛雪竹无牵挂地回城发展。 于是他选择偷偷送走孩子,并对盛雪竹谎称是将孩子送到奶奶家。
盛雪竹发现孩子被送走后,毅然决定将孩子接回自己抚养。
她含着泪抱过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坚定地表示“芳菲不在了,我就是孩子的妈妈”。
这一决定对于一个未婚姑娘而言并不容易,但她勇敢地扛起了这个责任。
乔正君的形象在故事中呈现出多面性。
他曾周旋于曲芳菲和盛雪竹之间,面对盛雪竹的表白,他既未接受也不拒绝,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回到与曲芳菲共同生活的小木屋,他又会装作无辜向曲芳菲表白,声称两年前第一次登台表演时就喜欢上她。
而在组织调查时,乔正君向领导隐瞒恋情,谎称自己单身,期待能通过领导介绍获得仕途上的捷径。
这种精于算计的性格也体现在他冒领功劳上,当初俞乐山设计救出被冤枉的盛雪竹,乔正君却趁机揽功,最终因此遭到肖主任二姐夫的报复而入狱。
俞乐山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投机倒把”,但他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担当。
他记得对曲芳菲的承诺,用钱和粮票疏通关系帮助盛雪竹调离背水泥的重活。
当盛雪竹被肖主任冤枉关进看守所时,他策划冒险行动,故意“碰瓷”知青办一把手刘主任,间接举报了肖主任。
盛雪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以为是乔正君救了自己。 这个误会影响了她对身边人的判断。
当她得知俞乐山送走孩子的真相后,拼尽全力找回孩子,并逐渐理解了俞乐山背后的苦心。
在生活的艰难抉择中,不同人物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品格。
乔正君的母亲劝阻儿子认回亲生骨肉,而盛雪竹则毅然承担起抚养责任。
俞乐山默默承受误解,只为保护逝去之人的名誉和生者的未来。
那些藏在日记本里的真心话与公开场合的言不由衷,折射出特殊年代里人性的复杂面貌。
曲芳菲至死都不知道,她深爱的乔正君从未真正为她着想;而看似滑头的俞乐山,却始终铭记着她早年给过的一枚救命的窝头。
来源:天涯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