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提到国产古装剧,尤其是明朝相关题材,许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当年那部经典的《大明王朝1566》。
一提到国产古装剧,尤其是明朝相关题材,许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当年那部经典的《大明王朝1566》。
说实话,这部剧可以说在国产历史正剧里树立了一个很高的门槛,算是很多人眼中最难被超越的巅峰之作。
那时候的导演张黎,就靠这部戏彻底站稳了脚跟,后来大家提到什么正剧、权谋剧、古装大戏,都会绕不开他。
没想到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张黎导演又回来了,而且还是继续搞明朝的大剧,名字叫《两京十五日》。
听说这个剧集是根据马伯庸的小说改编的,马伯庸近几年在影视圈的影响力不用多说了,什么《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这些热门剧,基本都有他小说的影子。
马伯庸最大特点就是特别会从历史里挑点有意思的事儿出来,加点戏,挖点深意,最后让剧看着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人能共情的情绪。
这次《两京十五日》说的事儿其实离大家并不远,虽然是明朝的老黄历,但故事本身相当紧凑,也很有那种“限时完成任务”的悬念感。
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这个人其实在历史课本里也挺有名气的。
按照史书的说法,他是明仁宗的儿子,原本只是去南京帮忙迁都,结果半道上出了大事。
他老爸突然生病,他的叔叔朱高煦又在背后搞事情,想趁机夺权。
朱瞻基这一路,从南京到北京,十五天时间,前有追兵,后有政治漩涡,简直就是一部古代版的“极限生存大片”。
这事儿本来在历史上就够惊险刺激了,马伯庸又加了点江湖侠气和奇险剧情进去,这不,电视剧的悬念和看头就出来了。
其实说白了,这种历史题材剧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除了本身故事有意思,更多还是因为它能让现代观众看到点现实的影子。
你看,朱瞻基这一路,不就是一场职场、家庭、友情、权谋的综合考试吗?
你得应付上司(父亲),还要防小人(叔叔),身边还有一帮忠诚的伙伴,有人仗义、有人成事、有点江湖气,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现代社会里各种人际关系、职场关系的缩影吗?
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故事里找到点自己生活的影子。
《两京十五日》这个剧名也挺有意思。
两京说的是南京和北京,十五日说的是朱瞻基必须在十五天内赶回去,否则一切都可能变天。
这个时间压力给剧情加了很大的紧张感。
其实这也是马伯庸小说的一个标签,《长安十二时辰》里也是把所有的危机压缩在二十四小时内,强行制造悬念,让观众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限时任务的设定,不管是东方的古装剧,还是西方的谍战片、动作片,其实都很吃香,原因很简单,人天生就喜欢看别人“打怪升级”“绝地反击”的故事,总觉得“时间快要用完了”,就会很紧张,很容易被带入进去。
从主创阵容来看,这部剧也挺让人期待的。
张黎本身就是老牌大导演,拍过《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些剧都是有口皆碑的,拍历史、拍战争、拍人心,他的功力很深。
和他搭档的是安巍,两个人都是业内很有名的,经验丰富。
演员方面,这次找的成毅和林更新,一个演朱瞻基,一个演吴定缘。
成毅最近几年在古装剧里很活跃,演技有提升,林更新这几年虽然作品不多,但演技一直比较稳,而且他的性格挺适合演大气、仗义的角色。
再加上一些新面孔,比如姜佩瑶、吴幸键、王和,这些演员看着虽然没那么有名,但其实在行业内口碑不错,肯定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其实说到底,国产古装剧这几年一直在变化,观众的审美也在提升。
以前可能大家觉得古装剧就是宫斗、儿女情长、皇位争夺这些老套路,但现在观众想看的不只是这些。
人们更想看到人物的成长,想看到历史的厚重感,也想看到一些社会现实的映射。
《两京十五日》这部剧,正好踩中了这几年的观众需求。
剧情紧凑,人物有成长,情感有深度,历史有厚度,这样的剧如果拍得用心,播出来肯定是口碑、热度都不会差。
现在看国产剧,尤其是古装大剧,大家最怕的其实还是套路化。
很多剧一看就知道接下来剧情怎么发展,谁好人谁坏人,谁最后能赢,一眼就透了,没有悬念,也没有共鸣。
但像《两京十五日》这样,虽然背景是明朝,但他其实讲的是人性和命运博弈。
朱瞻基一路逃亡、一路成长,不光是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他在一次次危机中做出选择。
这个选择,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还影响着王朝的未来,这种责任感和命运感,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的地方。
再说说主角身边的这些人,比如剧里朱瞻基的护送小队,里面有南京总捕头的儿子吴定缘,有小吏于谦,还有女医师苏荆溪。
这几个人物设定看着不复杂,但其实各有各的性格和故事。
吴定缘是那种很讲义气、很重感情的人,于谦历史上是个能臣,这次在剧里估计还会有不少智谋担当的戏份。
苏荆溪则是唯一的女性角色,估计会承担一些情感线和医疗救援的任务。
几个人一路上,既有配合,也有矛盾,既有信任,也有怀疑,这种群像戏,其实是最考验编剧和导演功力的。
如果能把人物关系写得自然、有层次,肯定会让观众有“入戏”的感觉。
另外,我觉得这部剧选择水路冒险作为主线特别聪明。
以前大部分明朝剧都是在宫殿里斗来斗去,很少有人把镜头对准大运河、对准沿途的民间百态。
其实,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态,皇帝和皇子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和各地的官员、百姓、帮派、地头蛇打交道。
朱瞻基这次水路北上,沿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比如扬州水牢、淮安堤坝、济南幕后黑手这些地方危机,不仅考验主角的勇气和智慧,也让观众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
这种“走江湖”的感觉,其实比单纯的宫廷权谋更有意思,也更能让人有代入感。
其实大家看古装剧,最想看的还是中国古代那种厚重历史感和人性复杂感。
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能把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其实并不多。
现在《两京十五日》有张黎导演,有马伯庸的故事,再加上一众实力演员,如果能把历史、悬疑、情感、成长这些元素结合好,不仅能让老观众满意,也能吸引不少年轻人追剧。
当然,任何一部剧想要成为爆款,光有好故事和好演员还不够,关键还是得用心制作。
现在观众的眼睛都很尖,假大空、抠图、五毛特效早就被大家吐槽烂了。
这次《两京十五日》的概念海报一出来,大家就觉得质感不错,画面有电影感,故事线一目了然,说明剧组在前期策划、视觉设计上下了功夫。
如果后期的剧情、特效、服装道具都能保持高水准,那这部剧基本就不愁没人看。
再说说这个剧播出后的影响。
我个人觉得,如果播得好,很可能会带动明朝题材新一轮的热潮。
毕竟明朝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朝代,各种故事、人物都特别多,朱元璋、永乐大帝、郑和下西洋、土木堡之变、明末东林党,随便挑一段都能拍成一部大剧。
而且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输出,好的国产古装剧,不仅是国内观众的精神享受,也完全有实力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两京十五日》这部40集古装大剧,无论从导演、编剧、演员还是题材、故事上看,都非常值得期待。
如果能保持高水准,有张黎这样的大导演把关,马伯庸的故事做基底,演员有演技,制作用心,播出来肯定会引发新一轮的追剧狂潮。
大家都在等着看,明朝这段不为人知但极富戏剧性的历史,到底会被演绎成什么样。
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权谋、喜欢悬疑成长故事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久违的视听盛宴。
咱们就拭目以待,看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国产剧的新标杆。
来源:西里有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