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让历史深处的英雄可感可敬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3 18:33 1

摘要:近日,备受关注的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圆满收官。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尘封于历史深处的真实潜伏事迹,得到世人的关注,他们对信仰的忠诚、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近日,备受关注的谍战大剧《沉默的荣耀》圆满收官。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尘封于历史深处的真实潜伏事迹,得到世人的关注,他们对信仰的忠诚、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

这部剧之所以能在大小屏热播并引发热议,除了精良的制作,还在于它使用历史人物真实姓名、讲述真实事件,让冰冷的史料和历史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引发当下观众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

《沉默的荣耀》中,隐蔽战线工作者吴石将军甘冒奇险去台湾,不顾个人安危,与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组成“东海情报小组”,继续为新中国提供重要军事情报,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传奇。这一传奇故事中,最令人动容的,是创作者们以细腻的表现手法塑造的一个个英雄人物。

以往的大多谍战剧主角,无论如何在刀尖上行走,最终都能因算无遗策而功成身退,取得潜伏的胜利。而吴石、朱枫、聂曦等先烈的真实故事,最感动人的是他们的理想信念与意志品质,是他们明知可能要牺牲却主动这么做的人生抉择过程、拼尽全力奋斗的过程。这些闪光的人物,带领观众走近那段历史,去真正理解什么是生命的抉择,什么是以热血践行的信仰。

吴石一出场,一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慷慨悲壮之语,便抓住了观众的心。他的家国情怀、为信仰和国家赴死的决心,从未改变,且体现在一举一动之中。临行前,他深情咏唱“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改换素衣回中原”,英雄豪情与柔情交织,尽在不变的乡音中。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吴石与不同人的对话中,观众更加理解他为何主动走上这条荆棘之路。因为他早已看清了国民党政权内部的贪腐、尔虞我诈和派系林立,“人人心中有自己,大多心中有派系,少数心中有党国,唯独无人心中有人民”,而他坚信共产党才会让中国繁荣富强,他向往的是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坚定的信仰和知识分子的家国深情,让吴石周身散发着光芒。他纯粹、智慧、儒雅、坚韧,无论是作为坚定的战斗英雄,还是作为师长、父亲、丈夫,每一面形象都堪称完美。在战场上,他是足智多谋的斗士,在台湾迅速扛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的重担;在组织失去联络通道后,又冒着巨大风险亲自到香港传递情报;在斗争过程中,他通过菜单、《金刚经》等传递绝密情报;在与劲敌周旋中,以谋略揪出内部奸细;在被捕的时刻,依旧绕过敌人将最后一份情报完整传递出去。惊心动魄的较量中,吴石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智慧。除了为家国和信仰而战,吴石也有生活化、烟火气的一面,剧中着重刻画了他有情有义的一面,他对妻子和儿女、对下属聂曦、对每一位一起战斗过的战友都关怀备至,在最为危急的时候,依旧事无巨细地关注到每个人,安排好大家的去路。他为司机小钱和妹妹的死而洒下热泪,他甘愿冒险、千方百计去救下战友的弟弟,这种伟大的情义和担当,令人赞叹。

剧中,另一个人物朱枫,是一个柔中带刚、重情重义的女性革命者形象。她毅然决然、主动要求赴台接任交通员,无论是整理母亲遗物时的落泪,还是对养女一家的关照、与吴石妻子王碧奎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都让人感觉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朋的柔情。朱枫爱美、爱花,在牺牲前,有一朵被她捧在手心里的花朵陪伴着她。这部剧对每个人物琐碎生活细节的塑造,让角色可触可摸、可感可敬。

《沉默的荣耀》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感染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唤起可贵的民族集体记忆。这部剧既是对隐匿于历史的英雄的回望,也让观众透过这些英雄,重新审视何为家国情怀,何为忠诚与信仰。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本可以过自己安稳的日子,却为了让战争停止、让百姓生活安稳,走上了这条隐蔽、艰难又孤独的道路,这正是传统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体现。观众看到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而步步惊心的潜伏历程,在极端困境中的坚守,用生命和热血书写的忠诚,无不为之动容。他们追寻信仰与甘愿牺牲带来的震撼与感召,在每个人心间久久回荡。

这部剧播出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的雕像、故居迎来了参观热潮,大家自发前去悼念隐蔽战线上的英雄,给他们送去鲜花、照片、高粱酒,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敬仰与缅怀。大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英雄的事迹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知晓他们的奉献与牺牲。这部剧让观众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是真正的信仰。这种英雄精神,将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