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VB把摄影机直接架在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堂,开机那一刻,连广播都临时换成剧组定制的“航班延误”提示音——这不是噱头,而是《飞常日志2》的常态:真飞机、真跑道、真塔台,连消防车的水带都是机场应急队日常用的那一卷。
TVB把摄影机直接架在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堂,开机那一刻,连广播都临时换成剧组定制的“航班延误”提示音——这不是噱头,而是《飞常日志2》的常态:真飞机、真跑道、真塔台,连消防车的水带都是机场应急队日常用的那一卷。
观众想看的“港剧烟火气”,这次被换成了航空燃油味。
上一部播完才四个月,续集就火速上马,原因很简单:TVB今年只拍完了三部自制剧,库存亮红灯。
外购剧填时段被观众骂“无港味”,管理层干脆把去年口碑最好的《飞常日志》当成救命索,一口气续订,顺带把《法证先锋6》《白色强人3》也提上日程——三条生产线同时点火,只为证明“港剧还没断气”。
演员名单里,马国明、高海宁、洪永城一个不少,唯独少了第一部的女机师蔡思贝。
官方口径是“剧情需要”,小道消息却更直白:蔡思贝正跟ViuTV谈一部新剧,TVB不想替对手做免费宣传,直接“被消失”。
马国明在群访时被追问,只笑着甩一句“她飞去更远的地方”,留足悬念——到底是角色调职,还是现实跳槽,戏里戏外都成彩蛋。
新加入的面孔同样自带话题。
周嘉洛把“废青”气质带进机场地勤,第一天拍摄就推着200斤的行李车在滑行道上狂奔,NG八条,笑称“比拍武打还累”。
港姐冠军倪乐琳第一次拍剧就穿上空姐制服,她偷偷爆料:制服是真品,但为了镜头显瘦,腰线被裁缝偷偷收紧两厘米,“呼吸全靠意志力”。
最拼的是郭柏妍,提前一个月考进民航处认可的模拟舱,每天下班后加练三小时起降,只为镜头扫过仪表盘时,手指能准确按对按钮——观众未必看得出区别,但她赌的是“专业两个字”。
本季最大的升级是“机场紧急救援”独立线。
TVB罕见地请香港机场管理局真顾问坐镇,从飞机火警到跑道爆胎,每一步都按真实SOP走。
编剧室墙上贴着一张“黄金十五分钟”流程图,顾问要求:从警报响到关闭跑道,必须分秒不差。
导演组原本想加一段“英雄机长独自冲进火场”的爽戏,被顾问一票否决:“真火场连消防队长都不能单兵作战,何况机长。
”专业面前,港剧惯有的“主角光环”第一次让位给“标准作业”。
感情戏反而被刻意压缩。
监制罗永贤在开机饭上放话:“要谈恋爱回家谈,机场每分钟都在烧钱。
”高海宁和洪永城的CP被拆成“前男女友”——同一机场,不同航班,擦肩三次,台词不到十句。
高海宁自嘲:“这次连手都没牵,观众要是嗑糖,只能靠自己脑补。
”马国明更直接:“我们卖的是危机,不是狗粮。
”
幕后故事比剧本更精彩。
刘颖镟为了演韩籍副驾,把韩语老师带进剧组,每天收工再练两小时发音,只为一句“안녕하시오”能让韩国观众不出戏。
洪永城当起“红娘”,把摄影组灯光组各撮合一对,被同事笑称“机场月老”。
开机当天,他拿着对讲机喊“cut”后,现场真的响起求婚广播——男主角是场务,女主角是化妆助理,洪永城偷偷把求婚词写进行李牌,一路从值机柜台传到登机口,全场旅客一起鼓掌,机场保安差点以为“非法拍摄”。
TVB算盘打得响:用真场景省布景费,用专业顾问省特效钱,再用“港剧速度”抢市场——从立项到播出,计划八个月完成,比流媒体同类剧快一倍。
但风险也摆在台面:一旦停飞或天气突变,拍摄计划全部打乱;顾问严格把关,意味着编剧不能随意“开挂”;演员档期要配合机场凌晨清跑道的时间,比拍夜班医生更折磨。
罗永贤却说:“港剧以前靠‘飞纸仔’救场,现在靠‘飞机’救收视,一样是飞,不如飞得真一点。
”
观众能不能买账,三个月后见分晓。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下一班夜航起飞,跑道尽头的摄影机还会亮着红灯——TVB把最后的筹码押在一条跑道上,赌的是:真火、真飞机、真汗水,能让港剧再次离地。
来源:小陈侃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