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酷云刚出的第三周数据把这句话坐实:《入青云》收视率卡在0.78%不动,网络播放量虽然破了8亿,但豆瓣跌到6.2,吐槽“五毛特效”的高赞贴一天就攒了上万赞;另一边,《宴遇永安》用一道“煎饼果子”把话题炒到15.3亿,评分稳在7.8,连Netflix都连夜买下海外
“仙侠剧正在退烧,穿越剧却偷偷加了把火。
”
酷云刚出的第三周数据把这句话坐实:《入青云》收视率卡在0.78%不动,网络播放量虽然破了8亿,但豆瓣跌到6.2,吐槽“五毛特效”的高赞贴一天就攒了上万赞;另一边,《宴遇永安》用一道“煎饼果子”把话题炒到15.3亿,评分稳在7.8,连Netflix都连夜买下海外版权——国产古装在同一档期里,第一次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清晰裂缝。
裂缝不是偶然,是观众用钱和时间投票的结果。
先把镜头拉近,看两部剧到底差在哪。
《入青云》走的是“仙侠流水线”老路:男主白衣、女主轻纱、反派烟熏妆,特效预算80%花在“漫天飞剑”,剧情用“几生几世”当万能胶,哪里漏补哪里。
观众已经审美疲劳,数据最诚实——24岁以下女性贡献63%热度,却带不动评分,相当于“人来了,心没带”。
《宴遇永安》反着来:穿越只是入口,内核是“美食创业+家庭轻喜剧”。
女主穿越到长安,第一天不是谈恋爱,而是支起小摊卖煎饼果子,用现代餐饮思维降维打击古代酒楼。
观众一边看剧一边点外卖,美团AR套餐上线7天,200万人“云打卡”,连闲鱼上的道具煎饼都拍出8888元——情绪价值直接变现。
一句话总结:前者还在“造梦”,后者已经“造市”。
再把镜头拉远,看行业水温。
广电总局二季度备案显示,古装总量同比砍了23%,穿越题材却逆势涨到42%。
横店同期31个剧组里,仙侠占65%,但穿越剧组数量翻了一倍。
资本不傻,观众用脚投票,平台用钱包投票——“老套路”产能过剩,“新配方”才配拿融资。
成本端也给出信号:《入青云》2.8亿,特效烧掉一半,观众却嫌“游戏画质”;《宴遇永安》3.5亿,大头花在1:1长安街景和“能吃的道具”,豆瓣高赞短评第一条写“看饿了”。
同样一块钱,前者砸在像素,后者砸在嗅觉和味觉,ROI立判高下。
更关键的是“观众画像”移位。
《入青云》的核心受众是“学生党”,时间多、钱包薄,话题热度靠“打戏cut”和“颜值混剪”硬撑;《宴遇永安》却把25-35岁“家庭观众”拉回客厅,占比45%,收视场景32%是“陪爸妈一起看”。
别小看“陪爸妈”,这意味着会员拉新、外卖联动、文创买单,一条商业长尾被激活。
巴黎欧莱雅立刻签下李昀锐当品牌大使,看中的正是“消费力+家庭话语权”。
所以,古装剧的下一个赛点,不是“谁更仙”,而是“谁能把观众从沙发拽进生活场景”。
道具盲盒已经给出答案:故宫文创给《宴遇永安》做的“御膳房”盲盒,预售10万套,均价99元,一晚销售额顶《入青云》汉服联名首日500万的五分之一,但成本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
轻周边、高复购、强社交,平台一看财报就懂——“美食+穿越”的IP货架更深,更好拆。
当然,仙侠不会一夜消失,它只会“缩圈”。
未来两年,大制作仙侠会缩减到“年番”级别,留给S+级项目,其余让位给“古装+”杂糅:美食、创业、律政、轻悬疑,全是穿越的新皮肤。
观众要的不只是“逃离现实”,而是“把现实搬到古代再爽一遍”。
最后一句话收拢——
当“飞天”不再让人心动,那就让“煎饼”带你落地。
谁能把老题材炒出新味道,谁就能在下一轮洗牌里,提前上桌。
来源:奋发香瓜3VD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