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明青达有多狠?勒死母亲成了他对抗范闲的最强一步棋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7 10:06 2

摘要:江南,总叫人心生向往。烟雨朦胧,水巷深深,怎么偏偏一提到明家,原本温润的气息一下子变了调。总有那么点阴冷劲儿,不只是房间里光线晦暗,更像是那对满肚子算计的母子,硬生生把整个画面染上了灰色。好地方,坏人家,谁说不是一桩人间奇案呢?

江南,总叫人心生向往。烟雨朦胧,水巷深深,怎么偏偏一提到明家,原本温润的气息一下子变了调。总有那么点阴冷劲儿,不只是房间里光线晦暗,更像是那对满肚子算计的母子,硬生生把整个画面染上了灰色。好地方,坏人家,谁说不是一桩人间奇案呢?

说是“明老太太”,镇上一提起来,都说她笑吟吟、嘴角慈善,遇事还常帮人,活像一尊观音像,谁看都觉得她厚道。可谁跟她真有点瓜葛,心里就打鼓。尤其那亲儿子明青达,提起这位娘亲,脸上时常挂着一层无奈夹着斜嘴的苦笑。听说她给儿子缝衣服,手指头灵巧,绣花针落在布上轻巧极了。天知道,上一刻说是母子情深,下一刻,冷不防针尖就扎进了儿子的指缝——既快又狠,像是“教训”里带着点平静的狠绝。

老太太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该是慈母的温柔,可眼神一冷,完全没把儿子当人看。明青达虽说跟外头人打交道一套一套,回了家,还是对这位老太君七分怕三分敬,剩下那一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怼。邻里偶尔闲聊,说明青达都快五十了吧,有时候也琢磨:“我这算什么命?我能不能熬过她啊?她怎么还没老到需要人照看呢?”可老太太总像那旧宅子里的藤蔓,怎么都撕不掉。

明家这些年风头正劲,地位高得能顶破江南的天。那老太太呢,眼里只认自家这片地盘,京都来的贵人、二皇子、范闲,她都不太放在眼里。李承泽有些心急,前脚刚赶到明家,还没跟范闲碰头,屁股快磨破了才见到老太君。结果老太太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左一句“要给儿子缝衣服”,右一句“午饭时间快到了”,场面上看着人畜无害,谁知道心里翻着什么算盘。

范闲头一次来江南,遇到的就是这位老太太在码头当众下跪请罪,论场面堪称“江南三绝”了。这一跪,外界看着是谦卑恭顺,范闲心里却都明白,明老太太这是给他下马威——明面上柔弱,暗地里巧劲。后面更绝,明老太太干脆过继了个“假儿子”当替罪羊,逼着这孩子为了明家自杀,割腕洒血,把范闲直接推到风口浪尖:你看,是你逼得我们家破人亡。这股狠劲儿,不像寻常农村老太,无论对儿孙还是外人,总要算得精明绝顶。

那母子脸上总带着一团笑,明明是带血的笑,范闲看着就发凉。他才刚在江南落脚,就被人当众挑衅,满是无赖和狡诈。明家多年富甲一方,到底是想安稳过日子,还是另有盘算?人人都说他们是江南的脊梁,但谁看得见背后的黑水?

老太太其实心里门清:江南水多,鱼也多,可得看京都的天怎么变。朝局未定,她不敢轻举妄动,长公主的风头、二皇子的心思,哪一样不是刀口舔血。只要上头能把范建、户部搞得鸡飞狗跳,范闲自顾不暇,那明家便继续安稳赚钱,捏着江南的脉。

老话讲,富不过三代。可明家偏偏靠着内库走私这些年,钱没少挣,还能供着个秘密组织“君山会”,大半资金其实就是用来养这些动静不小的势力。范闲如今下江南,心里其实门儿清,他要做的不是风风火火闹明家,而是一点点让老账“吐”出来。国库空了,灾民要救,官商债要兑,一桩桩堵在心头,范闲不得不按住矜持,步步为营。

可明家也是老油条,用退让、装可怜,表一出悲情,看上去屈服,暗地里却借机收拾范闲的名声。老太太那跪,是给官宦看的,假儿子的死,是给黎民看的。他们要让江南民心倒向自己,反袭范闲,铺好台子拖延时间。谁能看穿明家背后那些手腕呢?穷人吃了他们一口饭,就把他们当菩萨,殊不知自己不过是换了条救命绳索。

明青达在母亲跟前一副孝子样,嘴里咬着“三大坊”,“要为明家争气”。可这人是个墙头草,外头跟二皇子勾结,背后又想趁乱踩掉老太太,自己好独掌家业。争内库招标时,低头认输,跪着向范闲喊冤,转手烧掉半个家产才把标抢到。范闲在外一贯强势,可真要拿明家动手,却不得不忍住火气——黑骑进城,血洗明家?那不过是一句气话,真做了,整个江南也会跟着乱套,皇帝也未必会给他撑腰。

老太太手腕一再越线,暗指使君山会刺杀范闲的好友夏子栖,连鉴查院都折了几条命。这仗不是你死我活的明刀明枪,而是浸满暗流,谁狠谁熬得住。范闲只好使招,安插自家人,拉拢明家老四,甚至同明青达搭桥,总归要一点点吃掉明家。

而明青达也不算省油的灯,察觉明家跟范闲斗不过,早做打算。表面是孝子,心里盘算尽量保住族人饭碗,不至于一夜间死光光。母亲偏向戏多悲情,扑腾着要舍子救家,却又惦记撤掉他的家主之位。明青达摸了摸自己心口,心念电转:“命都快没了,还惦记那张椅子,娘你到底想护大家还是护自己?”于是他暗暗弄了个双保险,把局翻了个底朝天。

他找准机会,主动告诉范闲——你要找的那个君山会周管家,就藏在明园。我带你搜。检院大队人马一进园,明青达亲自动手,把老太太勒死了。一石二鸟:对外说老太太是被范闲逼死的,悬梁自尽,黄泉路上一脚两命。

整个江南一片哗然,老太太死后,明青达如愿变成明家主人。百姓听了风声,只觉得范闲是个毒官,都赶来园子门口骂街。范闲这下进退两难,民心丢了,朝廷也收到万人请愿的“血书”,皇帝随手罚他一年俸禄。明家终于争取到“喘口气”的机会,范闲的步伐被拖住。

范闲心里虽说有气,其实结果他也不太在意。老太太死了,天不塌地不陷,他也握住了明青达的软肋。坟头昼夜守着,明青达若敢翻脸,范闲自有法子让他全家陪葬。这种“黑锅换利益”,你说亏不亏?范闲自有盘算,江南的民心是风,是水,丢了还能捡回来。生意嘛,风评好坏,不都在一念之间。

说到底,江南这个地方,明家和范闲、甚至背后的朝廷,都像是在湿漉漉的水巷里互相试探。是巧的是狠的,是拖延是进攻,每个人都在打一份自己的算盘。谁对谁错?没有明面答案。

可能老太太去世那夜,明青达对着关上的门发了一会儿呆。范闲同样站在窗前看雨,心里清楚,这场好戏还没完。江南的水能淹死人,也能洗净人心。可洗了,再脏的泥也都藏在水底下,谁捞得到呢?

来源:旷野中自由的风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