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八套的《依依向北风》首播收视率冲到了3.1,成为央八历史上“最快破3”的剧集之一。 但高开低走,第二集收视就开始下跌。 观众吐槽的焦点之一,落在了张凯丽女儿张可盈的脸上。
央视八套的《依依向北风》首播收视率冲到了3.1,成为央八历史上“最快破3”的剧集之一。 但高开低走,第二集收视就开始下跌。 观众吐槽的焦点之一,落在了张凯丽女儿张可盈的脸上。
张可盈在剧中饰演女二号曲芳菲,是一位知青。 然而,她的亮相让很多观众直呼出戏:细长精致的眉毛、玫红色眼影、粗黑眼线和假睫毛,再配上口红和白嫩的皮肤,这身装扮与上世纪70年代知青的形象相去甚远。有观众调侃:“顶着一脸现代时髦的妆容,穿那个年代的衣服就算演年代剧了吗? ”
这已经不是张可盈第一次因年代剧妆容被吐槽。早在2019年陈宝国主演的《老酒馆》中,她饰演的小棉袄就已经是“描眉画眼”,与颠沛流离的剧情格格不入。 六年过去,类似的问题在《依依向北风》中再次出现。
除了张可盈,剧中其他女演员也被指“太浓妆艳抹”,一个个细皮嫩肉,大眉毛画得很出戏。 有观众在弹幕里吐槽:“你告诉我这是插队的装扮? ” 这种失真感让整部剧的时代氛围大打折扣。
《依依向北风》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知识青年的人生轨迹。 然而,剧中演员的整体年龄偏大,被指根本不符合那个年代知青普遍十七八岁的设定,看起来“老气横秋”,缺乏年轻人应有的朝气蓬勃。有观众直言:“明明该是朝气蓬勃的少年,结果个个看着比我爸妈还老。 ”
具体到演员,男主俞乐山的扮演者何明翰45岁,男二乔正君的扮演者鲁诺38岁,女主盛雪竹的扮演者菅纫姿34岁。让三四十岁的演员去演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即便演技再好,也难免让观众感到违和。
张可盈作为星二代,自出道以来就备受关注。 她是公认的老戏骨张凯丽的女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在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 这个身份给她带来了天然的关注度,但也让她承受着更严苛的审视。
在《依依向北风》中,她饰演的曲芳菲是女主盛雪竹的妹妹,两姐妹都爱上了男主角乔正君。 随着剧集播出,观众对她的演技评价也很直接。 有网友说:“个人认为剧中曲芳菲的扮演最不贴近那个年代了。 ”还有网友直言:“要突出的是张凯丽的女儿吧! 太不适合做演员了。”甚至有人表示:“看见有张凯丽的女儿就没兴趣看下去了。 ”
不过,张可盈并非没有受到过认可。 她曾凭借在《幸福到万家》中饰演的“何幸运”一角提名金鹰奖最佳女配角。 在《温暖的,甜蜜的》中,她饰演的顾晓曼也展现了反差,被网友称为“换脸式演技”。 这两个角色同时入围金鹰奖女配评选,成为她演技的一份证明。
为了演好《依依向北风》中的知青,张可盈也确实做过努力:她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提前去农村体验农活,晒黑皮肤,目的是“让观众看到角色,而不是我张可盈”。 剧中有一场戏是知青们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她站在人群末尾,没有夸张的动作,仅靠眼神完成了从愣神、酸涩到坚定的情绪递进,这场戏还得到了导演的肯定。
《依依向北风》暴露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个演员的妆容或演技,更是整个年代剧创作面临的困境。 观众指出,剧中的服化道细节也存在问题,比如道具和服装过于新潮,甚至出现了“瓶盖不对”、“舞台背景一眼喷绘”等穿帮。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累积起来严重破坏了剧集的真实感。
剧情方面,该剧开场就将“下乡、坐牢、三角恋”等情节密集抛出,虽然冲突激烈,但被批评“编的痕迹”过于明显。尤其是“军警抓知青”的桥段,引发了不少当年插过队的老知青质疑,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回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年代剧的魅力在于真实感,但《依依向北风》被指试图用“极端冲突”替代“历史的复杂性”。 有评论尖锐地指出,这部剧把现代偶像剧的套路硬套在年代剧的壳子里,刻意放大知青生活的“阴暗面”,却忽略了那段岁月中同样存在的温暖细节。
回顾以往成功的知青题材作品,如《北风那个吹》、《知青》等,其成功之处在于既展现了时代的艰辛,也捕捉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光辉。 有观众在对比《知青》时提到:“不管是黑龙江农场还是西北山区,剧里的知青都晒得黑黢黢,真的有了劳动人民的样子。”这种在外形上贴近角色的努力,是营造真实感的第一步。
对于演员来说,不管是不是星二代,最终能证明自己的只有角色和演技。 张可盈曾说过一句颇能反映其心态的话:“舞台上没人管你是谁的女儿,演砸了观众当场就会离场,这比任何骂声都管用。 ” 在《依依向北风》这部央视大戏中,她面临的正是广大观众最直接的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张可盈不仅是《依依向北风》的女二号,还演唱了该剧的片尾曲《亲爱的》。 可惜,目前看来,又演又唱的她,尚未能凭借此剧征服大部分观众。 对于张可盈和《依依向北风》剧组而言,观众的这些“一针见血”的评价,或许比收视率数字更值得深思。
来源:逆袭中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