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观众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后,在网上写下这样的留言:“明知是虚构,却依然泪流满面。”
银幕上的光影交错,藏着多少不能言说的真实
一位观众在《沉默的荣耀》大结局后,在网上写下这样的留言:“明知是虚构,却依然泪流满面。”
就在大结局播出的那晚,无数人为黎晴的命运揪心不已。那个美丽、坚韧、在乱世中坚守信仰的女子,最终倒在了解放的前夜。
而历史的真相,远比电视剧呈现的更加残酷。
01. 那个从台大走出的女孩,走上了不归路
《沉默的荣耀》大结局里,黎晴背叛谷正文这一情节,堪称一大爆点。
黎晴本是谷正文极为看重的手下。即便她渗透聂曦失败,谷正文依然任命她为侦防组分量最重的行动1队队长。
而化名庄阿臣、为谷正文渗透台工委险些丧命的翁连旺,却只能担任行动2队队长。
谷正文怎么也没想到,黎晴会背叛自己。她不仅在搜捕中掩护朱枫逃走,透露侦防组审讯蔡孝乾等台工委领导的讯息,还在朱枫被捕后,想尽办法送出朱枫没能送出的情报。
黎晴是谷正文从台大挖掘出的好苗子。在谷正文看来,颜值出众、演技高超的她,去接近与妻子分居的聂曦再合适不过。
而且,黎晴与我方有着所谓的“血海深仇”,这成了她执行任务的最大动力。
她听闻聂曦有通共嫌疑,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百般纠缠聂曦。
02. 一个谎言背后的“血海深仇”
黎晴之所以心甘情愿为谷正文卖命,是因为她一直相信——她身为王牌飞行员的哥哥林风,是被我方军机击落丧命的。
这所谓的“血海深仇”,成了驱动她行动的最大动力。
但谷正文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黎晴本质上是正义善良之人。
在谷正文设计的一场“英雄救美”戏码中,他派枪手在黎晴走在街上时进行无差别扫射,让聂曦“碰巧”救下她。
事后,黎晴却关心那个被打伤的无辜路人怎么样了。
谷正文随口骗她说已经妥善处置,但黎晴不放心,循着血迹,看到那人躺在偏僻角落的一张破席上,早已没有了声息。
那一刻,以谷正文为代表的保密局草菅人命的印象,深深地刻入了黎晴的脑海。
03. 真相大白,信仰顷刻崩塌
黎晴渗透聂曦时,我党正在寻找烈士林风的家人。
聂曦从黎晴处得知她哥哥曾是王牌飞行员,便猜到了她的身世。
林风被击落的确切时间,证明他绝不可能被我方击落——因为我方当时没有空军,不可能有空对空作战。
最终,吴石给黎晴看的那封信,彻底唤醒了她。
林风在信中表明,自己不愿轰炸同胞,为实现保家卫国理想决定起义北飞。
黎晴泪流满面,婉拒组织送她回家乡的安排,决定继承哥哥遗志,做内线协助东海情报小组工作。
从那一刻起,她不再是谷正文的棋子,而是有了自己信仰的战士。
04. 真实的历史,比剧情更残酷
《沉默的荣耀》中,黎晴最终暴露了,被谷正文杀害,令人泪目。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有太多像黎晴这样的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甚至没有被记录下来。
吴石将军在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享年56岁。
根据海外报纸报道,吴石将军临刑前,曾经从容吟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唯有致敬!
与他们一同牺牲的,还有陈宝仓将军、聂曦上校等人。他们没能看到黎晴在剧中的“高光时刻”,却用生命点亮了历史的天空。
05. 大结局的那个“谎言”,观众都懂了
《沉默的荣耀》大结局,让黎晴在观众心中活了下来。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对历史和当代观众的双重慰藉。
弹幕上飘过一句话:“感谢编剧手下留情。”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观众的回复:“不是编剧慈悲,是我们需要一点希望。”
确实,建立在虚假之上的关系,终究无法长久。
但建立在真诚信仰之上的牺牲,却值得永远铭记。
《沉默的荣耀》通过黎晴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火焰,即使在最深的黑夜中,也不会熄灭。
在我看来:看《沉默的荣耀》大结局,我想起朱媛媛生前最后一条微博里写的话:“烫着最靓的波浪头,经营着最牛的生意。高雪梅的人生永远潇洒!”其实,黎晴也好,朱媛媛也罢,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每一天。看破谎言,选择信仰,坚守至最后一刻,这便是《沉默的荣耀》大结局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来源:雨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