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顶流大洗牌,铁打的柯淳,流水的榜一,前九居然全是老熟人!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21 22:58 1

摘要:刘萧旭的榜一椅子还没坐热,王皓祯已经带着民国少帅的大衣和雨伞杀到门口,猫眼后台把《岁岁怀安》标成S+,排播直接对标长剧,平台一次甩出8集,等于告诉市场:我不仅要抢日活,还要抢人。

刘萧旭的榜一椅子还没坐热,王皓祯已经带着民国少帅的大衣和雨伞杀到门口,猫眼后台把《岁岁怀安》标成S+,排播直接对标长剧,平台一次甩出8集,等于告诉市场:我不仅要抢日活,还要抢人。

10月28日上线,距离今天只剩七天,留给刘萧旭的安全时间只剩一个预告片长度。

预告里王皓祯雨中撑伞的镜头挂在热搜第7,阅读2.3亿,这个数字把刘萧旭近七天的个人话题量压到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

榜单算法只看增量,谁的新内容被搜得多,谁就能在第二天凌晨把名字往前挪一格,刘萧旭团队比谁都清楚,于是他们在21号中午紧急加拍了一组机场饭拍,试图用“生图”拉回搜索,可同一时段王皓祯的定档海报被芒果TV投放在开屏,流量入口大小悬殊,对冲效果肉眼可见。

柯淳更稳,他连剧都没拍,只靠私服街拍挂在热搜尾巴,一天涨粉三万。

平台需要“衣服架子”给秋冬新品带流量,品牌需要短剧顶流做转化,柯淳夹在中间,不拍戏反而成了稀缺,他越空,商务越好谈,报价反而比拍戏时高出一截。

团队现在把剧本全部压到11月以后,等别人打完了再上,坐收第二轮曝光,算盘打得响,榜单算法也吃这套——没有负面,没有空窗,数据平滑上升,第三名比第一名更让广告主放心。

王培延手里握着三部待播,其中《蓄毛已久的爱》正在冲榜,平台给他开的是“连更12集”特权,等于把热度曲线一次性拉满。

业内把这种做法叫“饱和攻击”,短时间砸完内容,让系统判定“高完播率”,随后算法自动加权,名字就能往前跳。

王培延需要这个跳升,因为他的粉丝年龄层比柯淳大,消费力强,品牌方看中的不是颜值,是带货转化率,转化率要靠榜单背书,榜单要靠排播,一环扣一环,他不得不把存货全押在10月底。

陈添祥选择连轴转拍戏,现代装造型被站姐拍到凌晨三点还在片场。

短剧拍摄周期短,七天一部,他一个月能拍四部,用数量换概率,只要其中一部人设出圈,就能反哺其他三部,等于自己给自己做矩阵。

这种做法拼的是体力,也是平台采买人员的记忆点——“天天都能刷到他”,采购在选片时更容易把名字写进A级项目,陈添祥赌的是“刷脸”带来的复利。

沉思走差异化,与余茵“二搭”打出身高差CP,平台把两人打包卖给广告商,报价按“对”计算,比单人价高出40%。

沉思需要这个差价,因为他身高191,戏路受限,古装长剧很难搭到合适女主,短剧可以定制剧本,直接把身高差写进人设,反向把短板变卖点。

团队测算过,只要CP话题持续一个月,商务报价就能翻一倍,这笔钱足够让他跳过传统剧组层层试镜,直接进短剧S级项目。

王凯沐、吴添豪、张翅各自守着一条垂直赛道:高级脸、奶狗脸、治愈笑,三条赛道互不侵犯,却共同吃掉品牌方“男友感”预算。

王凯沐被偶遇的照片流出,平台立刻推流,因为“高级脸”在美妆客户眼里等于“单价高”,他拍一条15秒短视频的报价已经摸到六位。

吴添豪在播的古装长剧给短剧导流,长剧弹幕里刷“奶狗”,顺手点进短剧,平台数据组发现这条路径转化高达18%,于是把吴添豪的短剧放在长剧下方做联动,免费给他加热。

张翅的笑被剪成表情包,姐姐粉自发传进家族群,带来一批40+新用户,平台发现“治愈笑”能拉来高年龄层,立刻给他推了保健品广告,单价不高,但复购率高,张翅稳赚不赔。

九个人都在算同一笔账:短剧生命周期只有两个月,热度必须在一周内冲到顶,否则就沉。

王皓祯的民国少帅定在10月28日,王培延的连更12集卡在11月1日,陈添祥的现代装新剧11月3日上线,三部作品把11月第一周挤成修罗场。

平台乐于看到这种“内卷”,因为排播密度越高,会员续费率越高,广告溢价也越高,榜单只是副产品,真正的收益在后台的ARPU值。

演员心里明白,却不得不跟着节奏跑,谁也不敢先松一口气,松一口就意味着从热搜掉下去,掉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

柯淳看得最透,所以他选择不跑。

别人拼命上新,他拼命“空档”,空档本身成了话题,品牌需要空档来植入,平台需要空档来测试新算法,观众需要空档来“催更”,三方合力把他钉在前三。

柯淳的团队把这种做法叫“暂停营销”,暂停不是停,是另一种加速,加速的是商务议价,加速的是观众期待值。

只要他在11月中旬放出进组消息,搜索峰值会直接把榜一拉下马,刘萧旭、王皓祯、王培延打生打死,最后可能只给柯淳做嫁衣。

10月21日的榜单像一张发令枪,子弹已经飞出,跑道却只剩七天的直道。

刘萧旭的椅背在晃,王皓祯的雨伞在滴水,王培延的鼠标在连点,陈添祥的吊瓶在滴答,沉思的鞋垫增高两厘米,王凯沐的粉底液厚了0.5毫米,吴添豪的睫毛夹多夹了三秒,张翅的嘴角上扬角度被剪辑师调到最大,柯淳在空荡的摄影棚里试下一件大衣。

九个人都在等11月第一天的凌晨榜单,那一刻谁的名字往前挪一格,谁就能多拿一个S+,谁往后掉一格,就要降价30%。

观众以为自己在看戏,其实戏也在算观众。

每一秒停留、每一次搜索、每一张截图都会被后台记成数据,数据再被卖给下一部剧,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短剧没有结局,只有下一集,演员没有下班,只有下一部,观众没有散场,只有下一个滑动。

榜单每天凌晨刷新,刷新的是名字,也是钱包。

你想清楚,到底是你挑他们,还是他们挑你?

来源:溪谷中欢畅的漂流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