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再看《潜伏》:余则成最大的失误,就是杀死谢若林?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3 20:44 1

摘要:作为剧情发展来看,余则成杀谢若林能够确保剧情上的冲突,能够吊起观众胃口,是很不错的看点。

作为剧情发展来看,余则成杀谢若林能够确保剧情上的冲突,能够吊起观众胃口,是很不错的看点。

毕竟好友之间矛盾的上升,突破个人情感,上升到家国利益层面,如何抉择,有看点,也更有益于后续剧情的推进。

但从战略、人性等方面来看,则显得有些不划算。

从全剧来看,谢若林是游走在多方势力之间的情报贩子,其情报系统服务多方势力,可以说情报价值杠杠的。

余则成也通过谢若林的情报系统获得很多重要的情报,化解了很多次危机。

从获取情报的角度来看,余则成杀谢若林无疑是断送了自己重要的获取情报的途径。

这条重要情报途径的缺失,自然给余则成作为卧底的身份暴露的风险就增加不少。

他想要了解天津站的情报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

若不是余则成偷走了谢若林的文件,加上谢若林的妻子晚秋对余则成倾慕带来的婚姻中的屈辱感,谢若林也不会跟与李涯合作来试探翠平,加速报复余则成,才有了后续的剧情。

可以这么说,谢若林与李涯合作的原因,也是余则成自身因素导致的。

余则成虽然通过灭口谢若林,暂时缓解了自己的危机,但如若谢若林的消失引起党通局的注意,引起李涯的怀疑,进而去调查原委,无疑会增加了余则成暴露的风险。

其实,剧中李涯不是没有怀疑,他在谢若林失踪后,就说:“谢若林刚交出录音带就失踪,未免太巧了?”

从这一点来看,他心中已然有怀疑,只是吴站长的袒护,才没有让余则成的嫌疑增加。

要不然一查,就真有暴露风险。

还有就是谢若林他看中的仅仅只是利益,无关政治。只要能够牟取利益,不管给哪一方提供情报服务,他都是愿意合作的。

因此,剧中他就算在知道余则成身份的情况下,也没有举报,主要还是考虑利益,并没有考虑政治立场问题。

他脑子里本质上还只是商人的思维,牟利才是第一位,其他是次要的,政治就更加谈不上了。

加上谢若林算得上是余则成为数不多的好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去杀害自己的好友,在人性角度上显得有些过意不去。

这也让人觉得余则成作为潜伏者局限的一面。

遇到问题时,并不是非黑即白,采用二元论的方式,有时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除了杀谢若林灭口外,他其实有很多方式解决危机的。

比如,他可以利用谢若林贪财的特性,毕竟谢若林信奉的是“两根金条不分高尚龌蹉”,在他与李涯合作的时候,伪造他背叛的证据,进而借助李涯之手,消灭谢若林,也算保全了他自己的名声。

这不比他亲自动手来得高明。

他还可以通过晚秋渠道来化解危机,毕竟谢若林与李涯合作,很大程度上是感情上出了问题。

这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余则成,那么余则成的出马,让谢若林打消对晚秋的执念,必然能够摆平这件事,还能让谢若林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提供情报。

用情感来绑架谢若林,通过打感情牌,既化解危机,又不影响情报获取。

这才是从全局考虑问题,这也才是利用人性弱点来解决问题。

不过,咱们以上也仅仅是从旁观者角度出发进行的思考,是站在上帝视角做出的判断。

如若从当时的背景角度出发,估计很多人会跟余则成一样那么做。

因为既然谢若林能够多方势力之间游走,自然保不准只要价格合适,会把余则成身份信息卖给李涯,让余则成处在危险之中,那代价就是非常大。

毕竟在利益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从这一点来看,余则成杀谢若林又没毛病,毕竟只有死人才能保守自己的秘密。

还有就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又有谁能够保持足够的冷静去做出判断。

大多数人面对危急时刻,都已然方寸大乱了,哪还有心思想脱身办法。

像余则成一样,能够快速想到处理方式—灭口来保护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也算是潜伏者老手了。

他杀谢若林灭口,虽显得不划算,但也是解决危机的一种方式,或许也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了。

毕竟余则成是从自己潜伏者身份角度出发,并没带私心。

来源:那个小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