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宋思明与海藻交欢后安抚宋太太的举动,藏着中年婚姻最现实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9 23:50 1

摘要:中年婚姻,往往图的是现实,图的是利益,唯独图爱,却是在有了一定阅历后,最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的。

宋太太与宋思明之间的交锋,便是如此。

可她却真正忘记了:

能够退让的,从来都不叫底线。

成年后才懂:

中年婚姻,往往图的是现实,图的是利益,唯独图爱,却是在有了一定阅历后,最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的。

现实往往残忍,也正是因其残忍性,最终的结果,归于其写实性。

故意透露的真相

原著里,宋思明与海藻在一起后,甚至带着她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同学会上。

所有人都以为他做得密不透风,以为他能把海藻带到宴会上,其实是做好了准备的。

但回家后,他对宋太太的摊牌,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宋思明是故意把海藻带到同学会上,借着宋太太朋友的嘴,透消息给对方的。

对此,他给出的理由是:

这个圈子里其他人都有,我没有,就很快会被排除在外。

“我在这个圈子里,如果这个有,那个有,我没有,很快我就给排出去了。慢慢地,我就被边缘化了。你在这里干,就要遵守这里的潜规则。你不遵守这个潜规则,别人就不会视你为知己,会防着你,背着你。这也是我必须要收钱的原因。我始终认为,钱只是一种途径,却不能作为最终的目标。做/清/官/容易,不过博得个死后的好名声。而做/好/官/难,因为你的职责,不是为了博个后世好听的名声,而是要切切实实做点事情。你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迂回前进。”

对于带着情人出现在同学会散这件事,宋思明对妻子的解释是:

“我相信,去的那么多同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踏入浑水。可如果你已经身处浑水之中,就只能任鞋子被浑水沾湿。当大家出来的时候,都是泥沫子,那么互相之间谁都不会鄙视谁,并会传递信息,这个人是我族类。这就是我要的结果。你知道了,别人也会知道,这样我才安全。

无关自身的欲望,只是利益团体中,心照不宣的习惯。

同学会上,宋思明的同学“葫芦”,甚至先于所有人说出了实话:

“我到这来,又不是为了宣传孔教的。跟大家加强一点横向联系,对自己以后也是有好处的。这社会,谁知道自己哪天要求到谁呢?你现在这样不给人家面子,等以后要用到人家的时候,怎么办?”葫芦跟老婆讲道理。

人情社会里,没有关系,没有利益联结,又没有情分的情况下,不加强点连接,到时候有需要人家的对方,连面或许都见不上。

往往是需要先上桌,才能有在桌上发言的资格,而后才能留在桌子上吃肉。

宋太太听后无言。

因为: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王伦问他投名状的事情,无论是放到古代还是现代,稍微了解一下其实也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是什么。

宋太太作为这个圈子里的人,其实一定程度上也了解这个所谓的潜规则。

但她没有想到的是:

她以为宋思明没有,是洁身自好,却没想到,对方居然是一直在压抑忍耐。

婚姻的本质

国人一向将恋爱和婚姻两件事分得很清楚。

恋爱中可以图浪漫,图情绪价值,但在婚姻中,首先需要图的就是实际。

恋爱过程中的责任很少,但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却是纳入法律规定的。

何况,放在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默认婚姻的本质就是通力合作,以“一加一大于二”的方式来进行资源再分配,互相理清自己究竟有多少,而后双方再进行合作,而后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许多人能够趁着恋爱那股新鲜劲儿还有的时候,步入婚姻,大多也都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书里,宋思明是典型的凤凰男上位,他心里清楚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离不了岳父一家的托举,却一直对宋太太在结婚的时候,对方不是第一次这件事而耿耿于怀。

更何况,他心中还有一位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白月光,简直可以说是buff叠满了。

所以他才会一直都在功成名就后,感觉到自己的人生中缺了点什么,逐渐利用身边的一切,将海藻算计到自己的身边,而海藻也因为太年轻糊涂,没有自己的形状和坚定的想法,一步步被对方的糖衣炮弹和实际利益所诱惑。

回到江州后,宋思明与海藻同床共枕后,又去安慰宋太太。

正常来说,在得知丈夫出轨后,又怎么会容忍对方的背叛呢?

可宋太太却在半推半就中,接受了他的这种安抚。

毕竟:

人到中年的婚姻,大部分都因为无力的现实而选择妥协,是常态。

往往情感大于理智,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宋太太的困境

本质上,宋太太不愿离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在这段婚姻中,纪要又要,她既想要对方的情分,也想要对方的尊重。

但对于这样一对关系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奢求。

中年婚姻走到这一步,无论是宋思明还是宋太太,其实都在认为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委曲求全。

宋太太觉得宋思明出轨,自己的容忍是在委曲求全,宋思明则认为自己忍耐多年,自己付出了许多,如今的享受是应该的,两个人都认为如今的生活是自我委屈,自我牺牲换来的。

更何况:

既要又要是人性,却也是大部分人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所以,这两个人一直心有愤懑,但表达出来的时候,却是各自以更为畸形的方式表达。

只是宋太太在这段关系中更顾念情分和家庭的实际利益,而宋思明则为了自己的私欲,选择了出轨。

可宋太太如果真的做到宋思明如今的位置,有家庭为其提供的资源,有着他如今的权势,又真的还会稀罕这样的情分吗?

或许会有,但唯独不会的,是她如今自缚的结局。

事实上:

宋太太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因为她并没有处理利益,站在台前的能力。

无论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都是如此。

作为妻子,她只能站在幕后做替宋思明收钱这些事情,但站在台前展现自身的能力这件事,她的家庭并没有培养她,而是选择为他找一位合适的女婿,在对方身上投资。

真正面对危机的时候,作为既得利益者,宋太太的做法是准备把那些钱还回去,甚至还卖掉了自己妈妈和弟弟的房子,是没有一点敏感性的。

可她没有想过的是:

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沉船的时候,是拉着一起同归于尽,还是慷慨的给同伙一条生路呢?何况,就算她愿意还,对方就愿意要吗?

更可悲的是:

当初宋思明的这种逢场作戏都已经让海藻登堂入室了,宋太太还在问对方有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可一旦迈出了这一步,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婆还在哭,不过声音明显小了。“那你和她到底有没有实质关系?”

“唉!我不过是当场做戏。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有人能够取代你。

人在心里清楚那个答案的时候,第一反应总是自欺欺人,先是去逃避,等到无法避开的时候,才只能被迫接受。

宋太太曾经有三次想过离婚,但每一次,她都无法坚定,不为别的,因为:

婚姻是现实的,可以谈利益谈资源谈情分,却唯独不能只谈情分。

宋太太问女儿离婚意见,可女儿冷漠到极致的回答,也让她一下清醒了,有血缘关系的人,又真的能划清关系吗?何况,离了婚就真的有幸福了?

原著里,宋太太多次想过要离婚,但每一次,都是情感大于理智,将她的决心拉回去。

就连父亲去世,她都认为,这是天意不想让他们两个离婚。

老婆挂了电话,想起当年两个人在恋爱时,也是爸爸中风,宋午夜狂奔送去医院,一直陪伴。爸爸还在病床上,就把她的手交付在宋思明的手中。爸爸还坐在轮椅上的时候,宋思明就按老人的意思把她娶回家中。而今夜,一定又是天意。在她下定决心要与宋思明分离的时候,爸爸再次病倒,还是那样的午夜,还是那样的狂奔,也许,是父亲心中知道了,再次用生命来化解女儿的困境。

何况,此时的宋太太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是有娘家的人,但最大的靠山,也是自己最大的保障,已经没有了,她所能留住的,所能图的,除了情分,也只剩那些最实际的东西了。

所以,后期她才会在破釜沉舟为宋思明攒够那些钱后,看到海藻那里的那些东西,如此愤懑,如此不甘。

她细细抚摸着实木的纹路,那种哑光的暗红色,散发着贵族气质,是她多少次经过橱窗想买而抑制住冲动的款式。这张停留在她梦里的桌子,现在就在她的手下散发着幽幽雅雅的光。她梦中宽敞的客厅,和梦中陪伴她的男人,一直在享受着侵略着剥夺着她的梦。 而这里,这个女人,住着这样豪华的屋子,是她卖了自己妈的房子自己弟弟的房子换来的!

宋太又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住那种刺伤。这简直像案板上垂死的鱼一样,被人将鳞片一片一片剥掉,露出血淋淋的皮肉。痛不堪忍。

所以,最后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懑,将所有的不甘都砸向了同样的既得利益者的海藻,选择了共毁,选择一起走向深渊。

直至坠入谷底。

来源:温纾言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