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沉默的荣耀》播得挺火,但看的时候总让人有点矛盾,一边觉得这剧够正,剧情不拖泥带水,逻辑也在线,完全是正剧该有的样子,一边又被某些演员的演技搞得频频出戏,这种又爱又恨的感觉,估计不少观众都有。
最近《沉默的荣耀》播得挺火,但看的时候总让人有点矛盾,一边觉得这剧够正,剧情不拖泥带水,逻辑也在线,完全是正剧该有的样子,一边又被某些演员的演技搞得频频出戏,这种又爱又恨的感觉,估计不少观众都有。
这剧不是瞎编的,是照着吴石、朱枫这些革命烈士的故事改的。
他们当年在隐秘战线工作,每一步都提着心,剧里尽量还原了那种危险又压抑的年代感。
撑起这份质感的,主要是于和伟、吴越这群老戏骨。
于和伟演的吴石,没什么夸张的台词和动作,就靠一个微皱眉的表情,就能把角色在关键决策时的挣扎传递出来。
你不用他说什么,就知道他心里在权衡利弊,这种“无声的演技”,比喊口号管用多了。
吴越演的朱枫也一样,取情报时动作利落,想起牺牲的战友时,就轻轻抿下嘴角,那种藏在骨子里的坚韧,一下子就出来了。
还有余皑磊和郝平,余皑磊演的谷正文,前一秒对领导还谄媚笑着,下一秒眼神就变得狠辣,情绪切换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郝平更有意思,给角色加了个“喝水前先吹气”的小动作,就这么一个细节,“段退之”这个人物立马就立体了。
我觉得老戏骨厉害的地方,就是他们演的不是自己,是真的把角色“装”进了身体里,每个细节都站得住脚。
本来老戏骨们撑着,这剧稳得很,可偏偏有些演员的表现,一下子就把这份质感打乱了。
先说说曾黎,她演的将军夫人王碧奎,设定是优雅又有格局的女性。
但看她的戏总觉得不对味,哭的时候眼泪是有了,可你感受不到她为啥哭,像提前算好要掉几滴泪,走个流程似的。
而且她的妆感太重,苹果肌看着有点明显,本来是年代剧,愣是看出了时尚大片的感觉,老实讲,这和剧的氛围真的不搭,也难怪观众吐槽“这哪是将军夫人,像来客串时尚节目的”。
魏晨呢,外形是符合副官聂曦的,干净又端正,没什么可挑的。
但他的问题在情绪上,说话总是平平的,就算遇到生死关头,表情也跟念稿子似的,没什么起伏。
不过说实话,他能在老戏骨堆里撑下来也不容易,看得出来是努力了,就是没完全沉进角色里,差了点能让观众共情的“劲儿”。
最让观众想快进的,得是隆妮演的黎晴。
这角色该是聪明又危险的特工,结果她一出场,走路扭腰又眨眼,跟拍偶像剧似的,观众都忍不住说“这不是特工,是拍时尚广告”。
更尴尬的是和于和伟搭戏,于和伟一个眼神就暗示“有人盯梢”,她愣是没接住,就机械地念台词,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后来有场争执戏,于和伟语气都加重了,她就只是提高音量,完全没对上节奏,难怪网友说她是“于和伟的情绪黑洞”。
这剧豆瓣评了7.2分,不算低,但弹幕里全是“快进隆妮”的话。
有人还纳闷,隆妮之前在《狂飙》演高启兰就不算突出,这次咋还能拿到这么好的资源,甚至猜她是不是有背景。
其实观众不是苛刻,是觉得好剧本不能这么浪费,老戏骨们在琢磨怎么让角色“活”过来,有些演员却像来完成任务,只在意镜头里好不好看,这差别也太大了。
《沉默的荣耀》本来有机会成经典的,剧本扎实,制作也用心,老戏骨们更是扛住了大梁。
可惜就差在几个演员身上,让整部剧留了遗憾。
我觉得吧,观众不是不包容年轻演员,是怕他们只盯着皮囊,忘了演技才是根本。
毕竟看剧看的是角色,不是谁长得好看。
要是哪天年轻演员也能像于和伟他们那样,一个眼神就有戏,不用靠夸张动作就能传递情绪,那这部剧才算真的完整了。
说到底,皮囊会过期,演技才是演员永不过时的底气,这点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
来源:历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