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份拒绝,远非简单的赌气或试探,而是她内心深处三重矛盾的激烈碰撞——对自由的渴望与皇宫的禁锢、对四爷的爱意与帝王身份的割裂、对孩子的牵挂与自身命运的清醒,共同将她推到了抉择的悬崖边。
若曦发现自己怀孕时,正站在养心殿的廊下,手里攥着四爷刚送来的封号诏书。她盯着那抹明黄,指尖发白,最终还是将诏书轻轻放回了案几。
这份拒绝,远非简单的赌气或试探,而是她内心深处三重矛盾的激烈碰撞——对自由的渴望与皇宫的禁锢、对四爷的爱意与帝王身份的割裂、对孩子的牵挂与自身命运的清醒,共同将她推到了抉择的悬崖边。
她不是不爱四爷,恰恰相反,正因为爱得深切,才更无法接受这份爱被皇权彻底异化。作为穿越者,她始终记得自己叫张晓,记得二十一世纪那个可以自由呼吸、自由选择的自己。
而皇宫,于她而言,从来都不是归宿,而是一座用规矩、猜忌和权力堆砌的牢笼。太医曾说过,她因忧思过重,寿命恐不过十年。
这十年,她要在红墙内应对康熙的猜疑、后宫的倾轧、皇子间的明争暗斗,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若接受封号,成为妃嫔,便意味着永远失去离开的可能,余生只能困在这方寸之地,看着帝王的心思变幻,听着后宫的勾心斗角,直到油尽灯枯。
可封号于旁人而言是荣耀,于她却是枷锁。一旦接受,她便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张晓,而必须成为“雍正的女人”,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宫规,一颦一笑都要迎合帝王的心意。
她的喜怒哀乐,将不再属于自己,而是被皇权和身份彻底绑架。这种失去自我的恐惧,远比死亡更让她害怕。
至于腹中的孩子,她爱得深沉,却也怕得彻底。她见过太多皇子在权力漩涡中挣扎,见过太多母亲为了孩子的地位而机关算尽。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也重复这样的命运,不想他从小就被贴上“皇嗣”的标签,在猜忌和争斗中长大。
没有名分,孩子或许会艰难,但至少还有逃离的可能;可一旦有了名分,她和孩子都将被永远钉在皇权的十字架上,无法挣脱。她宁愿孩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活着,也不愿他成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所以,她拒绝了封号。这不是对四爷的否定,而是她作为穿越者,对封建皇权下婚姻与身份的最后反抗。
她知道,这一拒绝,可能会让她失去四爷的宠爱,甚至可能危及她和孩子的性命;但她更清楚,若不拒绝,她将永远失去作为“张晓”的灵魂,永远被困在这座金色的牢笼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若曦站在养心殿的窗边,手里攥着那卷还没展开的封号诏书,像压了块大石头。她爱的是那个会陪她坐在廊下看星星、会轻声说“既来之则安之”的四爷,可眼前这个登基为帝的雍正,却让她越来越陌生。
四爷变成雍正后,手段越来越狠。八爷、十爷、十四爷,这些曾和她有过交集的人,如今都成了他的打击对象。她亲眼见过雍正下令圈禁八爷,也见过他毫不留情地削夺十四爷的兵权。
那些人,有的是她的朋友,有的是她曾心动过的前恋人,还有的是她姐姐的丈夫。可雍正做起这些事来,眼神冰冷,毫无往日的温情。
她害怕,若接受了封号,就等于默认了雍正的这些行为,甚至可能成为他稳定后宫、安抚前朝的工具。她不想变成伤害朋友的帮凶,这份心理负担像一根刺,扎得她生疼。
更让她纠结的是,她不确定雍正对她的感情是否还如从前那般纯粹。没登基时,四爷的爱里只有她,会为她吃醋,会为她妥协。
可成了雍正后,他的爱里掺杂了太多东西——皇权、利益、猜忌。他会因为她和十四爷走得近而生气,会因为朝堂上的事忽略她的感受,甚至会用帝王的方式“掌控”她,比如迟迟不给她封号,却又要她随时陪在身边。
她忍不住想,雍正给她封号,到底是因为爱她,还是因为需要一个“雍正的女人”来完善他的帝王形象?
这份不确定,让她不敢轻易接受,她怕一旦接受了,连最后一点“四爷的爱”都会被皇权消磨得干干净净。
其实,若曦心里也曾有过妥协的念头,尤其是想到腹中的孩子。她虽抗拒封号,可想到孩子出生后没有名分,会面临诸多困境,也曾动摇过——或许,为了孩子,她可以留在宫里,接受这一切。可命运弄人,八福晋的一次刺激,让她失去了孩子。
那一刻,她只觉得天旋地转,所有的牵挂和犹豫都随着孩子的离去而烟消云散。
失去孩子的痛,像一把刀,割开了她对皇宫的最后一点留恋。她想起在宫里的这些年,应对康熙的猜忌、后宫的倾轧、皇子间的争斗,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今,雍正对兄弟的狠辣、皇宫的压抑,都让她彻底绝望。
她意识到,就算为了孩子妥协,皇宫也给不了她和孩子安稳,反而会带来更多的伤害。
流产后,若曦的身体越来越差,她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她不想再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皇宫的内耗里,她想为自己活最后几年。
于是,她找到了十四爷,用康熙曾经的赐婚诏书,离开了这个让她窒息的地方。离开时,她没有回头,因为她知道,这里没有她想要的未来。
对她而言,离开皇宫不是不爱四爷了,而是想用仅剩的生命,守住最后一点“爱四爷”的纯粹。在十四爷府里,她不用面对“雍正”,不用做“帝王的妃嫔”,她可以只是“爱四爷的若曦”,可以安安静静地回忆和四爷在一起的时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若曦站在那道朱红的宫墙下,手里紧紧攥着四爷派人送来的封号诏书,指节都泛白了,可最终还是缓缓松开了手,任那诏书飘落在地。
旁人或许会觉得她这是不识抬举,放着好好的妃嫔不做,非要拒绝这旁人求都求不来的荣耀。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拒绝背后,藏着一个现代灵魂对封建皇权无声却坚定的反抗。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女孩,意外穿越到这清朝,成了马尔泰·若曦。在这个时代,女性的命运似乎从出生就被注定,尤其是入了这皇宫,更是身不由己。
可她不一样,她的骨子里带着现代人的自由与平等观念,她渴望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妃嫔的荣耀,不是那高高在上的地位和虚名。
她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能和自己爱的人相伴一生,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不用被这皇宫的规矩束缚,不用在这勾心斗角中耗尽一生。
四爷没登基前,他们之间的感情纯粹而美好。他会陪她坐在廊下看星星,会在她难过时轻声安慰,会在她犹豫时给她坚定的支持。
那时的她,以为这份感情能超越一切,包括这封建的皇权。可当四爷变成雍正,一切都变了。
他为了巩固皇权,手段越来越狠辣,对兄弟的打压毫不留情。若曦看着那些曾经和她有过交集的人,一个个被雍正收拾,心里五味杂陈。
她害怕,如果接受了封号,就意味着她要站在雍正这边,默认他的这些行为,甚至可能成为他稳定后宫、安抚前朝的工具。到那时,她连自己都做不了,更别说守护这份纯粹的爱情了。
她更害怕的是,在这皇权的笼罩下,爱情会变得面目全非。雍正登基后,他们的相处中多了太多权力和利益的考量。他会因为她和十四爷的亲近而吃醋,会因为朝堂上的事忽略她的感受,甚至会用帝王的方式“掌控”她。
她不确定,雍正给她的封号,到底是因为爱她,还是因为需要一个“雍正的女人”来完善他的帝王形象。她不想自己的爱情被这些世俗的东西玷污,她想要的是一份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感情。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她开玩笑。尽管她拼尽全力反抗,可最终还是被推着往前走。孩子的流产,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一刻,她对这皇宫彻底死了心,只想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地方。她找到了十四爷,用康熙曾经的赐婚诏书,离开了皇宫。
离开后的她,确实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在十四爷府里,她不用再面对那些勾心斗角,不用再被这皇宫的规矩束缚。
她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安静地回忆和四爷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这份自由,却是以失去四爷为代价的。她没能再见四爷最后一面,这份“相爱却不能相守”的遗憾,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她的心里。
她终于明白,在这封建的皇权面前,她的反抗是那么的无力。皇宫给不了她想要的幸福,因为那里充满了权力和利益的争斗,爱情在这里根本无处安身。而离开皇宫,虽然得到了自由,却也留不住她想要的爱情。
这份无奈和遗憾,就像她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宿命,无法改变,也无法逃避。
来源:龙吟R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