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聂曦在“自白书”中写下了履历:“毕业于海军陆战队讲武堂学生队第二期,毕业后在陆战队担任排长两年,其后历任粤桂江防司令部上尉队长、第四战区少校副官少校科员、军政部总务厅交际科中校科员、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福州绥靖公署上校专员等职。”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 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是一段封存了60余年的秘密。
《沉默的荣耀》东海小组四人中,吴石、陈宝仓、朱枫的生平事迹都很详尽,唯聂曦的情况留存于世的资料太少,语焉不详。
聂曦, 原名聂能辉, 福建省福州市人, 1917年出生。
从台湾吴石案的解密档案中,我们发现了聂曦的亲笔手迹。
聂曦在“自白书”中写下了履历:“毕业于海军陆战队讲武堂学生队第二期,毕业后在陆战队担任排长两年,其后历任粤桂江防司令部上尉队长、第四战区少校副官少校科员、军政部总务厅交际科中校科员、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福州绥靖公署上校专员等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聂曦被调到了第四战区参谋长,担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吴石的副官,这吴石不仅与聂曦是老乡,更是与聂曦拥有着同样理想的革命战士。
吴石非常欣赏聂曦的才干,对其十分倚重和信任,而聂曦也没有辜负吴石的信任和器重,做事认真周全,十分有担当,因而逐步成为了吴石身边的“左膀右臂”。
1949年福州解放前夕,吴石前往福州正式就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时,国民党当局电促速将存放在福州的档案运台。吴石命令聂曦和随从参谋王强把298箱绝密档案全部转移。福州解放后,这批军事绝密档案被王强移交给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部。
聂曦随吴石赴台后,朱枫前往台湾与吴石会面,聂曦充当了二人之间的信使,将大量绝密情报,通过朱枫转给大陆。聂曦还按吴石指示,利用其特殊身份,将重要情报亲自送往香港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蔡孝乾叛变后, 吴石、聂曦被捕。
谷正文对聂曦进行了威逼利诱,要求他供出吴石,进行交代,就能够给他一条生路。
聂曦则对此不为所动,同时为了能够竭尽全力保护吴石,聂曦不仅坦然承认自己是地下党,还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说那些情报统统都是自己安排传递出去的,与他人无关。
军统局特务头子谷正文见聂曦还是不妥协,便又使出“美人计”,安排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特务来接近聂曦,想要以此来攻破聂曦的心理防线,但是聂曦始终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说情报是他传递出去的。
军统局特务头子谷正文见其始终不肯屈服,便动用酷刑,还以他的夫人对他进行威胁,但是聂曦已经报了必死之心,无论谷正文如何施展阴狠的手段,他始终守口如瓶,甚至主动揽下所有责任,以"与别人无关"的决绝守护同志与机密。
1950年6月10日,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英勇就义。聂曦时年仅33岁, 是四位烈士中最年轻的。台湾媒体在报纸上报道时, 还配发了一张聂曦临刑前被押赴刑场的照片。聂曦身穿白衬衫, 下半截扎在军裤内, 脚穿马靴, 两手被反绑在背后, 表情自然, 面露微笑。他临刑前的那张照片, 堪称舍生取义的经典瞬间, 令后人惊叹不已。
在聂曦牺牲后,他的遗体被送到了台北六张犁的“乱葬岗”。
翻阅台湾保密局的档案,仅有几行简短的记录:“聂曦,上校,福建闽清人,因拒不招供,已被执行死刑。”至于他的婚姻和子女情况,档案中却只字未提。
在台北“国史馆”的档案中,一份1950年7月的呈文揭示了聂曦的遗物由其亲友代领的情况,其中明确提到聂曦的遗孀高秀娟因病委托领取骨灰、手表等遗物,并转交给其幼子聂国梁。此外,福州市档案馆也找到了1951年的《外侨户口变动表》,记录了高秀娟携子国梁迁回南门兜48号的情况。
聂曦,这个名字和他永恒的微笑,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提醒着我们:有些理想,值得用生命去捍卫;有些信念,能够超越生死的界限。
来源:清風明月逍遥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