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车中那双无处安放的大手,早已注定了顾侯爷的悲剧终局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8 16:41 2

摘要:顾侯爷和小秦氏一同坐马车去看榜,若有人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位驰骋疆场,见惯了刀光剑影与生死离别的侯爷,此刻正无意识地双手交握、不停地摩擦着。

顾侯爷和小秦氏一同坐马车去看榜,若有人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位驰骋疆场,见惯了刀光剑影与生死离别的侯爷,此刻正无意识地双手交握、不停地摩擦着。

那不是武将惯有的沉稳,反倒像个等待稚子启蒙考试结果的寻常父亲,藏着难以言说的紧张与忐忑。

坐在他身侧的小秦氏,却仿佛丝毫未察觉这份异样。

她妆容精致,语气轻柔,字字句句却都像淬了冰的针,不动声色地往顾偃开心上扎。

她先是说自古就有“榜前择婿”的说法,表面上是担心顾廷烨被人拉走成亲,实际上是暗讽顾廷烨的母亲出生商贾这事。

然后又明里暗里提起顾廷烨还没有娶正妻,就有了外室,还生了私生子,表面上是为顾廷烨担忧,实际上是提醒侯爷,他这个儿子有多么的不成器,多么的不靠谱。

顾偃开的脸色愈发难看,胸中怒气翻涌,他成功地被被小秦氏挑拨了,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命人打道回府。

反而是他那双粗糙的、握过兵器的手,依旧在不停地搓着。

甚至连网友都戏谑:这侯爷怕不是手上涂多了护手霜,要不然为何一刻不停地在那搓啊搓啊。

其实,这无意识的搓手,暗示着侯爷内心那种深入骨髓的焦虑,那是他藏在坚硬外壳下的父爱。

虽然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但是他的肢体语言,早就把他的内心暴露无遗。

不过也是,他怎能不紧张?

三个儿子中,大郎自小汤药不断,别说光耀门楣,能平安长大已是万幸;三郎资质驽钝,指望他科举成名,无异于痴人说梦。

唯有顾廷烨,自小就展露了过人的天赋,骑射不输自己,读书也颇有灵气,是顾家唯一的希望。

这份期望,顾偃开从未宣之于口。

他是武将出身,习惯了用严厉甚至粗暴的方式表达关心,加上顾廷烨生母早逝,小秦氏又从中作梗,父子俩之间的隔阂早已深如鸿沟。

他看不惯儿子的桀骜不驯,却又忍不住在暗处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常常对儿子疾言厉色,内心却早已将侯府的未来,寄托在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身上。

放榜日的这份紧张,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都能镇定自若的侯爷,此刻却因为儿子的科举成绩,紧张到双手都不知道怎么安放。

这份笨拙的关心,若能及早地被顾廷烨察觉,或许父子俩的关系还有转圜余地。可偏偏,小秦氏的捧杀与挑拨,成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壑。

小秦氏深谙顾偃开的性格,也摸透了顾廷烨的脾气,在她的步步为营下,父子俩的矛盾不断激化。

顾偃开以为儿子顽劣不堪,辜负了自己的期望;顾廷烨则觉得父亲偏心刻薄,从未真正理解过自己。

这种相互的误解,最终在曼娘的事情上彻底爆发。

当顾偃开为了儿子的前途,也为了顾家的颜面,强令顾廷烨送走曼娘,重新为他择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时。

顾廷烨怒了,在他看来,这是父亲对自己感情的漠视。

他积压多年的不满彻底爆发,与顾偃开激烈争执,言语间尽是冲撞与叛逆。

顾偃开从未想过,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竟然会如此忤逆自己。

他心中的失望、愤怒与痛心交织在一起,一口气没上来,当场呕出鲜血,不久便撒手人寰。

这位一生威严的侯爷,最终被自己最关心、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活活气死。

回望放榜那日马车内的场景,顾偃开那双不停搓动的手,其实早已预示了这场悲剧的必然。

他有父爱,却不懂表达;有期望,却被偏见与挑拨蒙蔽。

他始终在为儿子的前途操心,从紧张探榜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亲自出场为儿子查卷,再到为他精心挑选亲事的良苦用心,桩桩件件,都藏着他对顾廷烨深沉的爱与期待。

可这份爱,终究没能敌过小秦氏的阴谋算计,也没能跨越父子间缺少沟通的鸿沟。

顾偃开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对儿子的关心,从未被真正感知。

马车内那不停搓着的手,是父爱最真实的流露,也是悲剧最隐晦的伏笔。

顾侯爷的一生,荣耀过,也遗憾过,最终却以这样惨烈的方式落幕。

他的故事,提醒着世人:亲情之间,最可怕的从不是距离,而是沉默与误解。

那些被有心人利用的隔阂,最终将最亲近的人,推向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来源:小于独爱看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