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圆房第二天,明意亲手砸碎灵犀井,纪伯宰站在井边一句话没说,这段高甜CP瞬间血崩,比任何一场大战都狠。
圆房第二天,明意亲手砸碎灵犀井,纪伯宰站在井边一句话没说,这段高甜CP瞬间血崩,比任何一场大战都狠。
很多人以为,同心阵都结了,血也融了,身体也交付了,就该锁死。
现实却啪啪打脸。
明意醒来第一件事,是偷偷潜回灵犀井,想独自解掉血咒。
纪伯宰发现后,没有质问,没有挽留,直接一掌震碎井壁。
碎石飞溅那一刻,两人之间的信任也跟着碎成渣。
外人看来,这就是作。
好不容易走到亲密无间,偏要互相捅刀。
可站在明意的角度,她怕纪伯宰为难。
血咒牵连整个天下,妖兽军随时可能冲破封印,她舍不得让爱人背锅,于是选择先斩后奏。
她以为牺牲自己,就能保对方周全。
结果纪伯宰只收到一个信号:你还是把我当外人。
纪伯宰的愤怒同样合理。
他掏心掏肺,连最私人的法器都递出去,换来的却是枕边人再次单飞。
那种被排除在决策外的无力感,比敌人万箭穿心还难受。
他砸井,不是恨明意,是恨自己依旧被挡在心门之外。
井碎了,至少不用再猜,不用再等半夜偷偷溜走的消息。
这种剧情,古早虐文里一抓一大把。
男主女主各自扛着天下苍生,把情话咽进肚子,把误会留给对方。
读者边看边骂,边骂边哭,哭完继续追。
为什么?
因为真实生活里,太多情侣就是这么散的。
一个朋友,和女友相恋五年,走到谈婚论嫁。
男方家里突然欠债,他怕拖累对方,悄悄把房子抵押,准备独自扛。
女友从别人嘴里知道后,当场分手。
她哭:你要苦自己,我尊重,可至少告诉我,让我选要不要陪你。
男方也哭:我怕你受苦。
结果两个人抱着各自的善良,一拍两散。
感情里最怕的,从来不是争吵,而是把沉默当体贴。
一方拼命演苦情,另一方拼命猜心思。
猜对了是幸运,猜错了就是错过。
明意和纪伯宰拥有同心阵,能感知彼此心跳,却读不出那句没说出口的为你好。
可见再高级的法术,也替代不了张嘴说话。
有人觉得,明意至少该给纪伯宰留张字条。
可大战在即,她怕一写字就会哭,怕看见纪伯宰的名字就舍不得走。
时间不允许她温存,她只能选最快最狠的方式。
这种心态,像极了很多职场人:项目截止前,加班到凌晨,回家面对伴侣的关心,只甩一句我没事。
第二天分手信息发到手机,对方一脸懵:昨晚不是还好好的?
其实那一刻,当事人已经在心里演完一场生离死别,只是没给观众票。
纪伯宰砸井,也是情绪顶到临界点。
他从小被教育:护不住身边人,算什么男人。
明意再次单干,等于当众扇他耳光。
他只能用毁灭来止血。
井毁了,明意就再也解不开血咒,只能回头找他。
这个算盘,他打得狠,也打空了。
明意站在碎石上,只说一句:你终于还是不信我。
两人背向离开,谁也没看见谁瞬间红了的眼。
故事到这里,没有赢家。
明意拿到余烬,却失去最懂她的后盾;纪伯宰守住尊严,却守不住爱人。
观众在弹幕里刷:快解释啊,亲一口就好了。
现实哪来那么多按头甜。
成年人崩溃,往往就在一句算了。
有人把责任推给天下大义,说如果没妖兽军,两人就能好好过日子。
可外部压力只是放大镜,照出原本就存在的裂缝。
真正让关系崩塌的,是双方对牺牲二字的不同理解。
明意觉得,爱就是不给对方添麻烦;纪伯宰觉得,爱就是一起扛麻烦。
两种逻辑撞在一起,火花带闪电。
想破局,其实不难。
把怕耽误换成我需要,把为你好换成一起想。
明意若能在动手前告诉纪伯宰:解咒风险九成,我可能会死,你愿不愿陪我赌?
纪伯宰大概率会答:愿。
就算结局一样,至少过程并肩。
人这辈子,最怕的不是输,而是本该一起输的局,最后只剩一个人回忆。
很多情侣吵架后喜欢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其实真正该问的是:你愿不愿意把最难堪的部分告诉我。
爱不是替对方做决定,而是把选择权交到对方手里,再一起承担后果。
明意和纪伯宰缺的,不是同心阵,是这样一次坦诚。
灵犀井碎了,可以再修。
信任碎了,补起来麻烦。
观众追剧,可以等编剧发糖。
真实生活,没人给你反转。
下一次遇到大事,先开口,再行动。
别让为你好,变成最伤人的武器。
来源:巷尾听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