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肖战那张脸一出现,书粉群里立刻炸成两派:一派尖叫“他就是从终焉之地走出来的齐夏”,另一派甩出九千字长文论证“肖战演不了900次轮回的沧桑”。
肖战那张脸一出现,书粉群里立刻炸成两派:一派尖叫“他就是从终焉之地走出来的齐夏”,另一派甩出九千字长文论证“肖战演不了900次轮回的沧桑”。
吵到热搜第一时,腾讯视频内部其实已经把《十日终焉》的PPT翻到第42页——那一页写着:如果男主定肖战,全球预售版权费能抬价30%。
别急着站队,先把时间线捋清。
2023年12月,这部剧在广电备案系统里悄悄领证,编号G440105202312016,像给原著盖了“准生证”。
柠萌影业随后把项目写进Q1财报,用24个月工期、S+预算、Netflix亚洲区探班三次的纪录,告诉股东:这不是普通悬疑,是“高概念悬疑”里的硬通货。
翻译成人话:我们要做一部让外国人看得懂、中国人爽翻的无限流,而且得在《开端》之后,再立一座天花板。
原著成绩已经摆在那儿:15亿点击、豆瓣9.2、实体书上市当月卖断50万册。
数据背后,是读者在评论区集体打卡“第527次轮回哭点”,是有人把“人羊”NPC的台词纹在手臂。
IP热到这种程度,选角就不再是“谁像谁”,而是“谁能扛住900次记忆不崩”。
肖战这边,行程表露出一条3个月空白,刚好卡在《藏海传》6月杀青之后。
团队对外只说“在挑本”,内部却已经把《十日终焉》人物小传翻到卷边。
他们算过:齐夏外表25岁,灵魂却堆满900次轮回的褶皱,要同时给出“少年感”和“被时间榨干的空洞”,演技跨度比《如梦之梦》的5号病人还狠。
演好了,直接跳出“古偶舒适圈”;演砸了,书粉能把微博骂到宕机。
风险收益比,五五开。
制作方更紧张。
柠萌把《开端》美术指导吕峰提前锁死,让他用“密室+废墟+莫比乌斯环”搭一个3万平方米的终焉之地;又把《天才基本法》的聂成帅拖来当“世界观守门员”,任务只有一个:轮回规则不能出BUG。
规则一崩,观众立刻出戏,再帅的男主也救不回来。
市场也在等结果。
艺恩给了一份“无限流报告”:2023年同类剧均播8.7亿,同比涨43%,但“顶流+高概念”的舆情风险值同步飙升27%。
翻译一下:观众越来越精,既想看你用流量抬制作,又怕你拿流量糊弄剧情。
官宣前任何一张路透,都可能成为“魔改”或“真香”的导火索。
Netflix亚洲内容部已经飞到上海看过布景,只提了一个条件:如果男主是肖战,必须保留原声台词,他们要做多语版同步上线。
这意味着肖战得在3个月内把“终焉黑话”啃到母语级别——那些词儿,连中文母语者都要暂停回放才能听懂。
书粉的超话里,有人用AI把肖战的脸代入“第447次轮回”名场面,弹幕飘过一行字:“他眼神里缺的那点死感,能不能用演技补?
”这条评论被点赞5.8万次,其实道出了核心矛盾:大家想看的不是肖战,也不是齐夏,而是“被900次轮回榨干后还剩一点人味”的齐夏。
谁能演出那点“人味”,谁就能让IP不破防,让流量不反噬。
制作方现在每天开4小时“保真会”,议题细到“人羊面具要不要留呼吸孔”。
他们清楚,官宣窗口期最多再拖45天,再长,物料会泄露,舆情会反噬,Netflix的价码也会缩。
肖战团队同样在倒计时:要不要提前进组封闭训练?
要不要请心理师陪练“轮回创伤”?
一旦签约,就没有中间地带——要么成为第一部登上全球主屏的国产无限流,要么成为“顶流毁IP”的年度反面教材。
终焉之地的大门已经推开一条缝,门后是15亿次点击垒出的高台,也是900次轮回挖下的深坑。
肖战要不要跨这一步,答案不在粉丝吵架,而在他能不能在镜头里让观众相信:如果记忆真的会杀人,他就是那个被杀900次还选择第901次推门的人。
官宣那天,热搜词条其实早就写好——
来源:柔柳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