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吓哭小孩的丑猴子”——身高不足一米三,七高八低的孤拐脸,黄眼睛配外露的獠牙,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妖怪模样。但比起长相,这只“妖王之王”藏着的门道才真叫耐人寻味,看懂他的人,其实都看懂了生活里的自己。
提起《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吓哭小孩的丑猴子”——身高不足一米三,七高八低的孤拐脸,黄眼睛配外露的獠牙,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妖怪模样。但比起长相,这只“妖王之王”藏着的门道才真叫耐人寻味,看懂他的人,其实都看懂了生活里的自己。
先说说这只孙悟空到底是啥来头。和传统里威风凛凛的美猴王不同,周星驰直接把他打回了“原型”——原著里本就是妖怪的悟空,性格里满是狡诈与凶狠,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攒了一肚子的怨恨和戾气。电影里他出场时装乖卖巧,骗陈玄奘解开封印,转头就露出真面目:收拾猪妖不费吹灰之力,戏耍三大驱魔人如同玩闹,甚至对着玄奘叫嚣“你的佛究竟能为你做什么”。这哪是齐天大圣,分明是个被“执念”困住的恶魔。
而这正是周星驰的深意:孙悟空根本不是“妖”,是每个人心里的“我执”。就像有人说的“心猿意马”,这只猴子就代表着我们脑子里那些停不下来的执念——想要的必须得到,不顺心就发火,受了委屈就记恨,日子就在这些纠结里过得鸡飞狗跳。他被如来压了五百年,其实就是“执念”被现实困住的样子;他拼命想挣脱封印搞破坏,就是我们被执念裹挟时,做出的那些冲动傻事。
电影里最戳人的一幕,是孙悟空打死段小姐后,逼着玄奘放下合十的手。玄奘痛到极致才突然醒悟:佛不是救苦救难的偶像,而是能让人放下执念的本心。当他终于明白“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儿歌三百首》变成《大日如来真经》,漫天星辰里现出大佛,孙悟空瞬间被降服。这哪里是降妖,分明是告诉我们:困住自己的从来不是别人,是不肯放下的执念。
至于“谁能看懂”?其实就是那些在生活里摔过跤、受过伤的普通人。
是为了一段没结果的感情要死要活,后来才懂“放下不是认输”的人;是为了一句旁人的评价耿耿于怀,最终明白“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人;是为了得不到的名利焦虑失眠,某天突然想开“平淡也挺好”的人。就像孙悟空再凶,也敌不过玄奘放下执念后的真心本性,我们再执拗,也终会被生活教会“放过自己”。
很多人骂这只孙悟空太丑、太凶,可细想下来,谁没在他身上看到过自己的影子?那些因执念生出的愤怒、不甘、痛苦,不正是这只“妖王”的模样吗?周星驰没拍一只完美的猴子,却拍透了不完美的人生——所谓成长,就是降服心里那只“孙悟空”的过程。
所以下次再看《西游降魔篇》,别再纠结悟空的长相了。看看他从嚣张跋扈到被降服的模样,或许你会突然想通:那些让你辗转难眠的执念,其实早该像解开封印的符咒一样,轻轻放下了。
来源:春天好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