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吴石与友人说出“若一去不回”的誓言时,我们听见了信仰最纯粹的回响。《沉默的荣耀》这部剧作,以史诗般的气魄与细腻入微的笔触,为我们重现/了那段暗夜行路的历史,更让我们窥见了信仰如何在一个个平凡之躯中燃起,又如何照亮他们通往不朽的道路。
《沉默的荣耀》剧照。于和伟饰吴石
《沉默的荣耀》剧照一吴越饰朱枫
在无声的战场上,有一种信仰比生命更重,有一种沉默比呐喊更响。
当吴石与友人说出“若一去不回”的誓言时,我们听见了信仰最纯粹的回响。《沉默的荣耀》这部剧作,以史诗般的气魄与细腻入微的笔触,为我们重现/了那段暗夜行路的历史,更让我们窥见了信仰如何在一个个平凡之躯中燃起,又如何照亮他们通往不朽的道路。
信仰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扎根于每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之中。该剧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让英雄从神坛走向人间——吴石会在街头失声痛哭,展现重压之下人性的脆弱;他会与女儿有着无法言说的牵挂,在深夜的办公室里,这位运筹帷幄的特工,也只是一位无法陪伴女儿成长的普通父亲。
历史照片一一吴石烈士
历史照片一一朱枫烈士
朱枫在生死抉择关头,想到的仍是保护战友与养女。这些平凡瞬间的情感流露,非但没有削弱信仰的光芒,反而让它更加真实可贵。正因为他们是会痛、会怕、会思念的普通人,他们的选择才如此震撼人心——信仰,不是让人无所畏惧,而是让人心怀恐惧却依然前行。
《沉默的荣耀》采用了独特的“向死而生”叙事手法。剧情伊始,我们便已知晓这些英雄的结局。这种已知结局的叙事,使得观剧过程变成了一场与注定的悲剧的对视。当我们看到吴石与同志们在刑场前整装列队,从容赴死时,那一刻的平静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力量。信仰的极致,不是轰轰烈烈的牺牲,而是明知道路的尽头是死亡,却依然迈出的每一个脚步。
烈士魂归故里
剧中有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小钱妹妹天真地说要“游回家”,而吴石为之动容地怒吼“她只是想回家”。这句朴素的渴望,恰恰揭示了信仰最深厚的根基——对故土与家园最深沉的爱。信仰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最终凝结为对千万个“小钱妹妹”能平安回家的守护。
历史照片一一聂曦烈士
硝烟散尽的和平年代,我们或许难以完全体会那种需要以生命为代价的抉择。但《沉默的荣耀》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生活中的信仰与坚持。当我们为工作中的不公而发声,为弱者的权益而奔走,为真理的追求而坚守时,我们同样在点燃属于自己的信仰微光。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这穿越时空的问答,在今天依然回响。信仰之光从未熄灭,它只是变换了形式,继续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沉默的荣耀》告诉我们:真正的荣耀,不在于是否被时代铭记,而在于是否忠于自己内心的光明。
当片尾曲响起,英雄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他们留下的不是悲伤的挽歌,而是希望的晨光。在这晨光中,我们看见——信仰,是黑暗中最为坚韧的光,它微弱却不灭,它沉默却震耳欲聋。
文/谢咏 图/据网络
相关链接一一沉默的荣耀:除吴石等4位英烈,史料上有事迹的牺牲者,还有12人
"他们虽不及吴石等人知名,却在史料中留下小小一方简介,同样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敌人的严刑与利诱,他们视死如归,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这些沉默的英雄,不该被历史遗忘。"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热播。吴石、朱枫、陈宝仓和聂曦四位著名英烈,网上描述他们生平事迹的文章已经太多,不再过多的赘述,我今天想要补充的他们,他们同样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些人同样不该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忘记,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查找了很多史料,但有事迹的牺牲者我必然无法全部囊括在内(近代史的史料太多了,查也查不完),我只就我查到的12个人物给大家做分享。
张志忠烈士
张志忠
担任中共台湾工委武装部部长的张志忠,他在被捕后经过国民党四年多“感化”仍坚贞不屈。蒋经国曾两次到监狱对张志忠进行劝降。国民党用尽一切手段无效后,于1954年3月16日将张志忠(夫妇)杀害。
林英杰烈士
林英杰
担任中共台湾工委委员、负责领导工委机关报《光明报》的林英杰,1946年受中共华东局的指派,到台湾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6月,《光明报》发表林英杰起草的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二十八周年》的社论,震撼全岛,也惊动了蒋介石。
国民党特务开始追查《光明报》,林英杰当机立断,通知与案件有直接关联的地下党员陈仲豪、王致远、陈少麟、方乔然等人尽快撤退到大陆。林英杰把一批批同志送回大陆,自己却留在台湾,继续同敌人作斗争。1950年3月,林英杰被抓获。7月22日,林英杰被枪杀,年仅37岁。
简吉烈士
简吉
担任中共台湾工委山地工作委员会书记的简吉,是名“老台共”。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时,简吉与张志忠在嘉义组织台湾自治联军。1950年,简吉被捕,视死如归。1951年3月7日,简吉在台北马场町被枪杀。
钟浩东烈士
钟浩东
中共台湾地下党员、台湾基隆中学校长钟浩东被捕后视死如归。其夫人蒋碧玉也是地下党,面对来势汹汹的保密局特务大义凛然:“这次我们失败了,我们难逃一死,但是,我们能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在台湾流第一滴血,我们将光荣地死去!”夫妇双双英勇就义(蒋被判刑,未死)。
刘晋钰烈士
刘晋钰
中共地下党员、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刘晋钰,福建闽侯人。(毕业于震旦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留学,毕业于格鲁诺伯大学机电工程系,获工程师学位。1923年回国任震旦大学教授,不久即兼任当时中国最大的供电企业——上海闸北水电公司总工程师。)
台湾光复后,刘晋钰是第一批到台湾接收电力设施的专业人员。后来,台湾电力公司成立,刘晋钰被委任为台湾电力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950年1月下旬被捕)1950年7月17日,刘晋钰被枪杀。(期间,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多次为其开说)
王正均烈士
王正均
王正均和聂曦一样同为吴石副官,因协助吴石为中共搜集、传递情报,被捕后面对严刑与利诱拒不承认犯罪,于1950年8月10日英勇就义。
烈土:安学林、苏艺林、陈平、葛仲卿
安学林、苏艺林、陈平、葛仲卿
四人具体信息不详。1950年,台北刑场,国民党记者给四名即将执行死刑的烈士,拍下了这一组照片,镜头中的人,分别是安学林、苏艺林、陈平、葛仲卿,面对敌人的镜头他们毫无畏惧,一副视死如归的气魄,让人敬仰万分。
罗天贺烈士
罗天贺
此人信息也不详,他之所以被记住也是因为赴死前留下的照片。
这张拍摄于 1950 年 6 月的照片,记录了罗天贺烈士在英勇就义前的情景。镜头中的他被五花大绑,胸前挂着姓名牌,虽然经历了严刑拷打,但他依然露出了视死如归的微笑。
刘光典
刘光典曾是当年台湾“中共间谍案”的重要人物,他与吴石、朱枫一起被后人称为中共在台情报工作的“三杰”。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刘光典接受了中共的主张,参加中共领导的地下组织。他多次出生入死,搜集、传递情报,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及东北全境的解放贡献了力量。被叛徒出卖后,英勇就义。
来源:达子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