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在攻城时,第一个登上城墙并插上己方旗帜的士兵,能立下赫赫战功,收获极为丰厚的奖赏。这一壮举被称为 “先登”,其难度极大,死亡率常常超过七成 。
在古代的战争岁月里,一场攻城战往往是决定战局走向的关键节点。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在攻城时,第一个登上城墙并插上己方旗帜的士兵,能立下赫赫战功,收获极为丰厚的奖赏。这一壮举被称为 “先登”,其难度极大,死亡率常常超过七成 。
但一旦成功,不仅能让个人荣耀加身,还能极大地鼓舞己方士气,对敌军的心理防线造成毁灭性打击,为最终破城奠定基础。
像秦末巨鹿之战时,樊哙就率敢死队以云梯强攻城墙,他身中数箭仍奋勇登城斩关,为刘邦军打开城门,也因这 “先登” 之功,被司马迁记载为 “先登,赐爵列侯,食杜平乡” 。
说到攻城,就不得不提云梯这一重要的攻城器械。
在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攻城士兵扛着梯子往城墙上靠,试图攀爬攻城。但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守城的士兵不直接把梯子推倒呢?要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云梯又怎么会长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呢?
其实,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种简单梯子模样的云梯,和真实的相差甚远。
最早的云梯雏形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由鲁班发明的 。它可不是单纯的梯子,毕竟城墙动辄数米高,若是用人力扛着长长的梯子去攻城,一旦有士兵被战场上的流矢击中,梯子就难以继续前进了。
所以,最初的云梯底部设有轮子,士兵推着云梯车就能前行,减轻了人力负担,而且云梯底部还有坚实的底座,这让城上的士兵很难轻易将其推走 。
在架设云梯时,攻城方往往会用投石机和弓箭手提供火力掩护,守城士兵在这种压制下,很难有机会靠近云梯并将其推倒。
就算偶尔有合适的时机,云梯上方也设有坚固的铁质钩子,能紧紧钩住城墙,进一步增大了推倒的难度 。
而且,古代的云梯都是实木打造,没有现代的轻型材料和伸缩结构,其重量相当惊人。现代人根据史料还原出来的云梯,重量接近 1 吨 ,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将其推倒。
那么派些士兵去推总可以吧?但在战场上,每一个士兵都有重要作用,若是抽调十几名士兵去推一架云梯,会严重分散守城兵力。这边刚把一个云梯推倒,其他方向的敌人可能已经顺着云梯爬上城墙了,战机瞬息万变,没人敢冒这个险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梯也在不断改进。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
来源:大力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