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晃击退关羽,成功解除樊城之围后,受到曹操的盛赞:“徐晃是谁啊?是我的白起、韩信、周亚夫,一个徐晃可抵十个曹彰! ”
在介绍青山依旧2.0的徐晃之前,先带大家欣赏一段新三国的神剧情:
徐晃击退关羽,成功解除樊城之围后,受到曹操的盛赞:“徐晃是谁啊?是我的白起、韩信、周亚夫,一个徐晃可抵十个曹彰! ”
这段堪称新三国改编的神来之笔,《三国演义》原著中曹操仅称赞徐晃“有周亚夫之风”,意在表彰其治军严谨。在此向我们伟大的朱编致敬
恕在下直言,如果我是徐晃,听到这句话,直接就自刎归天了。
头像:
311徐晃(这个装扮辨识度高些)
主属性:
统94武89智70政48魅47合348
枪神戟S弩A骑S工B水B
特技:断粮,一阶:治军,宝物:要击、长驱,备选:战将
【统率解】 统率94是五子良将第一,说到这个问题,我就不得不给出徐晃统高于张辽的理由了。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赤壁之战后徐晃的活跃度要远超过张辽。
【魅力解】 对待士卒严厉,士卒抱怨,然后不喜欢广交朋友招致不必要的麻烦,非常谨慎。
【适性解】 西北之矛,直入羽围,枪神;治军严整,不动如山,戟S;演义铜雀台比射里和夏侯渊水平接近;500骑破文丑,骑S
【特技解】
断粮主要是官渡破韩猛和毛城破尹楷。
治军不用多说。
要击契合点太多,文丑、韩猛、蒲坂津、关羽、上庸,都可以算要击的例子。
长驱其实只有名字匹配,效果是骑兵,和徐晃长驱直入不是一回事。
战将是备选,如果断粮换战将,徐晃强度会飞跃, 但是断粮和张辽的威风一个打粮一个打气,有对称性,就还是定断粮 。
接下来全面对比一下徐晃和张辽的战绩
首先看赤壁前,徐晃参加的战役有:
1.在杨奉手下,大概五年,可能先是跟着杨奉打家劫舍,后来跟着杨奉与李傕郭汜抢小皇帝,打的相当激烈
2.曹操偷袭杨奉大本营之后,徐晃投降了, 到官渡之战前,记载了四次战役
①讨伐卷、武原的贼徒,为渡河攻击河内郡做准备,这一片是徐晃摸爬滚打过的,自然派徐晃最合适
②跟随曹操东征吕布,徐晃别攻赵庶、李邹,吕布手下两个不知名的将军。吕布灭亡,张辽归顺曹操
③渡河北上河内郡,讨伐眭固,此战参与的将军有曹仁、史涣、于禁、徐晃。因为曹操东征吕布的时候,吕布好友张杨想要来支援吕布,内部意见不一,部下叛变,相互残杀后,张杨死,眭固接手张杨部队,投靠了袁绍,曹操只好提前打过去,算是彻底和袁绍撕破脸了
④跟随曹操攻打刘备,关羽暂时投降曹操,刘备北遁
3. 官渡之战,这是徐晃开始发光发热的时期 ,记载的战役四场
①从破颜良,主力是关羽,其次张辽,徐晃看起来是攻占白马之功
②从破文丑,大概是曹操荀攸徐晃三人组队,曹操提供统,荀攸提供智,徐晃提供武,五百多骑大破文丑刘备几千骑和不可胜数的步兵,是场漂亮的遭遇战。想必就是此战让荀攸看中了徐晃的能力
③南下攻打刘豫州,刘备是袁绍投放在曹操后方的炸弹,参与的有曹仁、曹洪、徐晃
④故市断粮,荀攸推荐徐晃,敌方运粮官是韩猛,参与此战的有徐晃、史涣、曹仁,徐晃功最大,因此此战后封侯
官渡之战,破文丑,破韩猛,徐晃与有力焉,在曹军诸将里,大概是功劳最大的
4.平定河北时期,大概有五场记载的战役
①攻打易阳县,剪除邺城周边的武装,结果直接劝降县令成功(官渡之战过去三年了,这三年徐晃真空期,无记载)
②攻打毛城的尹楷,徐晃设伏兵大胜,断绝上党高干对袁尚的粮草支援
③跟随曹操攻打南皮的袁谭,此战袁谭覆灭,曹纯虎豹骑斩杀袁谭,功最大
④讨伐平原叛贼
⑤北上攻打乌桓,参与白狼山之战,此战张辽功最大
以上是徐晃到曹操统一北方为止的战功,接下来转换视角到张辽,看看他的战功:
1.在丁原董卓吕布手下,大概十年,主要还是在吕布手下,肯定是经历了大多数吕布的重要战役,见于记载的是和高顺破刘备,这个阶段,应该说比徐晃在杨奉手下混精彩点
2.投降曹操,到官渡之战前,没有见于记载的战绩,眭固应该是没份,不知道有没有从征刘备,三国演义是有的,毕竟还要劝降关羽
3.官渡之战,也只有一个记载,就是和关羽破颜良(不知道为什么本传都不写),按将军号和爵位来看,到这个阶段,依旧是徐晃占优
4. 平河北时期,这段时间张辽大放异彩 ,记载的战役十个
①重新招抚鲁国,张辽之前在吕布手下是鲁相。至于为什么要招抚,估计是因为官渡之战后,为了补充前线军粮,曹操让夏侯渊从兖豫徐三州调度粮食,应该是把没收服彻底的小军阀们又惹恼了
②和夏侯渊围东海昌豨,围城数月,粮食要尽,张辽却成功劝降昌豨,只是他日后又反叛了
③跟随曹操攻打袁谭、袁尚于黎阳,胜
④跟随曹操围攻退守邺城的二袁,邺城坚固,没有攻下,在郭嘉的建议下,大军撤退,等二袁发动传统艺能兄弟内讧。张辽和乐进则在撤退时攻打阴安县,抢老百姓削对方人口
⑤再次跟随曹操攻打邺城,这次已经是内讧过的邺城,于是顺利攻破。顺带一提,这一战,徐晃掉线三年多终于找回密码重新登录了
⑥招抚赵国常山国的山贼
⑦跟随曹操攻打南皮袁谭,曹纯功最大,徐晃也有参加
⑧向东招抚山东半岛,那里是袁谭的老本营,有残余势力,在何夔的帮助下,击破了从钱
⑨攻破辽东柳毅,就是311玩家非常喜欢的襄平偷北海,公孙度也派大将柳毅来偷山东半岛了,被张辽打败。这时的徐晃大概在打平原贼。
⑩白狼山之战,曹操把旗帜交给了张辽,此战战果颇丰,说是张辽军事生涯最亮眼战绩不为过。
可以看到按照记载,两人到南征前,各有一段真空期,张辽在加入曹操前战绩算是优于徐晃,之后的东抚海滨,北破乌桓是亮点。而徐晃官渡之战功劳甚大,消灭袁尚贡献大于诸将,而且大多数战役都没落下,很扎实。 综合而言算是不分伯仲,爵位和将军号也相当。接着就要到曹操南征之后的战绩了,两人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一个为矛,西北之矛,一个为盾,东南之盾。
张辽大家是熟悉的,此后十几年的他主要就是屯驻东南(只是将军,不是一方大员),有人造反就扑灭,曹军南征就做先锋,孙将军来袭就暴揍。见于记载的战绩不多
①跟随曹操南征荆州,毕竟是曹军的败仗,所以张辽这也没有记载什么战果,只记载了屯兵时侯和于禁乐进不和睦。也可能在此时期进攻过江夏
②天柱山之战。赤壁之后,平定庐江中部叛乱,贼人陈兰梅成占据险山,曹军这边于禁被山贼伪报,张辽替他擦屁股,曹操派臧霸策应张辽,击败了想要救援的东吴韩当,又吓跑了孙权(所谓臧传说),其实就是判断形势不利,臧霸占据要道,孙权前去救援徒耗兵力,本来陈兰梅成也不是他手下,所以就不去救了。此战张辽再次展现一身是胆的勇将本色,铸成大功
③参与濡须之战,作为东南战区常驻将领,张辽臧霸做了先锋。不过由于曹操发动的濡须之战太多,因此也搞不清是哪次做了先锋。但众所周知曹军的濡须之战和孙权合肥之战一样,双方都刷不动对方的军事重镇,基本全是无功而返,甚至还有前锋被吕蒙射爆的记载,如果张辽是那次就不光彩了。
④救援皖城,没赶上。孙权带吕蒙甘宁偷袭皖城朱光,张辽没赶上救援,修了个工事回去了
⑤合肥之战,以少胜多,张辽最经典战役,大家都熟不用多解释,总之就是非常可怕
⑥救援襄樊,没赶上。徐晃的经典战役
⑦洞口之战。大背景是曹丕上位,趁着夷陵之战刚结束,发起规模巨大的三路伐吴,一副想要一战灭吴的气势,结果大家都知道,曹魏疯狂丢人,东吴在防御上从来不让人失望。西线曹真夏侯尚带徐晃张郃,被朱然死死守住,全体丢人。中线曹仁蒋济,被朱桓暴打一顿,很快曹仁就死了,估计忧郁成疾,临死丢一波人。东线曹休带张辽臧霸王凌,对线吕范,臧霸部先是过江打了点战果,又反被全琮徐盛追杀,死了副将,不算胜,张辽这边有胜果,还是因为大风刮跑了吕范的船,落入了敌阵,曹军靠运气获胜了
看完这几条,大概能称道的也就是天柱山之战和合肥之战,由于张辽的任务是枯燥的驻守,导致这十几年张辽在履历上不如徐晃,只有刷刷孙将军才能聊以慰藉的样子,这不是一个能力问题,而是机遇不同 。张辽一般人都比较熟,徐晃了解度可能就差一点,曹操南征后的十几年,他的身影活跃在各个主要战场上,见于记载的战绩十几处:
1.赤壁之战后,在荆州大概有三次战役:
①屯兵樊城,讨伐中庐、临沮、宜城贼寇,不清楚是赤壁前还是后
②与满宠讨关羽于汉津,记载不明,不知道具体情况,大概还是把关羽打退了,不然怎么南下南郡呢
③救援被周瑜攻打的曹仁,当然最终结果很清楚,就是周瑜夺下南郡
这三次战役,一个不重要,一个不清晰,一个没效果,但是在襄樊地区作战的经历,和关羽交手的经历,起码是涨了经验值,日后派上了用场。
2.并州平商曜。南郡失守后,徐晃被调回离他老家比较近的太原去平叛了,太原商曜的叛乱,规模不小,曹操派出夏侯渊督徐晃去平叛,可能因为围城时间比较久,破城后使用了惩罚性的屠城。此战后,徐晃屯老家河东,提防马韩叛军渡河攻击。
3.从定关中。虽然主帅是曹操,但是徐晃肯定是将领里功劳最大的那个,比官渡之战的功劳更大。马韩和隗嚣一样,一旦要借他道征汉中,他马上就装不下去忠臣了,曹操对高柔的提醒没有采纳,还是派钟繇征张鲁,这样的行动让马韩直接叛变(也不排除曹操故意的),关西兵勇猛精悍,曹仁又打不过,只能隔着潼关尴尬的对峙,直到曹操赶来救火。
①偷渡蒲坂津。曹操赶来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怎么破局,打破这个尴尬的对峙的,就是徐晃献策的夜渡蒲坂津,为曹操军打开缺口。然后徐晃朱灵的先锋队伍击退了同样来夜袭的梁兴,站住了阵脚,保证了一个安全的渡口,能让曹操军源源不断进入关中。这里顺带一提,曹操主力部队在转移的时候遭到了马超的追击,许褚力战,丁斐放牛,情况非常凶险才得以渡河,不过这实在算不上什么败仗,反倒是马超,没追到曹操阻拦曹操,他才是在战略上输掉的那个
②平定隃糜、汧氐。没有记载徐晃在渭南之战的表现,大概是曹操、贾诩、许褚、娄圭这些人的秀场,总之马韩联军溃败,大军分头追杀,曹操北路,夏侯渊带着徐晃朱灵南路,最后会于安定。
③韩遂马超退守凉州之后,曹操就留下夏侯渊等人回去了,徐晃此后就在关中和夏侯渊继续清扫马韩等人,比如和郑浑击杀梁兴,没有记载表明他和夏侯渊一起消灭韩遂宋建等人
4.汉中巴蜀。 虽说最终汉中是刘备的,但徐晃还是有可圈可点的战绩的
①跟随曹操攻张鲁。徐晃前去讨伐椟、仇夷的山氐
②解将军张顺之围,击破敌军陈福三十多屯,不知道这位张顺是谁
③被夏侯渊督,与张郃入侵巴郡,徐晃不知道怎么样了,肯定没什么收获,张郃倒是收获了一生最耻辱的败仗
④刘备来攻汉中,徐晃破陈式于马鸣阁,防止了汉中被刘备包饺子,虽然是局部战役,但对曹操军来说还是很关键的,曹操非常高兴,假节徐晃。汉中最终还是丢了,但如果是包饺子丢的,那曹操没法迁走汉中人口,也没法引出汉中诸军,没这部分部队,又怎么支援襄樊
⑤被曹真督,击败高翔,夺回阳平关
5.襄樊。 徐晃在襄樊的活跃,可能比你想象得多些
①击败关羽。没什么好说的吧,就是堂堂正正击败了,是徐晃一生最耀眼的战功,曹操曹丕吹,后世人吹
②和夏侯尚攻上庸,刘封跑路,上庸攻克
③和曹仁攻襄阳,破陈邵,襄阳攻克
④曹丕三路伐吴的西路,一堆名将围着朱然,没打下
⑤曹丕去世,孙权趁机派诸葛瑾攻襄阳,被司马懿徐晃打败,斩杀吴将张霸。
足足列出了十六条战绩, 总结一下,大亮点有夜渡蒲坂津,力保马鸣阁,襄樊败关羽,小亮点也不少 。而且是最好用的工具人,夏侯渊无襄樊之功,曹仁无关中巴蜀之劳,张辽更不说了,宅在东南,徐晃则不辞辛劳的四处奔波,不仅是西北之矛,还是襄樊救星,和张郃这个存在感低的辅助相比,有突出的亮点,没丢人的败仗,作为工具人,效率不可谓不高。 观其一生,徐晃经常扮演一个关键先生,打出漂亮仗,破文丑、袭韩猛、伏尹楷、斩商曜、退梁兴、败陈式、破高翔、退关羽,从攻虽多,但一直有独当一面的表现,这一点是张郃乐进所不能比拟的,战功赫赫,又比起张辽要活跃 (最终的户数也比张辽高五百户就是一个佐证),曹操军打过的地方,基本都有徐晃的身影。因此,我的结论是,徐晃当为五子第一统。
次属性:
性格(慎重),汉室(无视),义理(2),野心(3)
话题(时节),话术(辩、无)
【性格解】 徐晃用兵谨慎,为人处世也谨慎,所以取慎重
【汉室解】 有人觉得徐晃是汉室忠臣,志在保护皇帝。但是这样的人会投身白波贼,投身李傕郭汜吗,在我看来,他想要东迁献帝是出于杨奉的利益,想要杨奉控制天子。更何况他后来又劝杨奉把天子交给曹操,就更不是为了天子谋独立了。因此有过杨奉手下打工履历的徐晃,应该拿到汉室无视。
【话术解】 徐晃是杠精,士兵说在他手下太辛苦了,经常吃不到饭,结果他说他又没锤了士卒的锅碗,这个段子可能是徐晃开玩笑。我给诡辩也就当我开玩笑。( 徐晃性严,驱使将士不得闲息。于军中为之语曰:“不得饷,属徐晃。”晃闻此语,笑曰:“我槌破汝钨錥邪?” )
生卒人际:
???-227(游戏设定160-227)
关羽呼徐晃为大兄,那比关羽年龄应该是大,至于关羽,还是按比刘备小处理,后世说的关羽比刘备大其实比较扯淡。所以徐晃这里定比刘备大一岁
出生地: 司隶,洛阳(河东杨县)
父亲: ??
亲爱: 关羽
被亲: 关羽
厌恶: 王平(演义)
被厌: 王平
来源:阿布训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