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沉默的荣耀》里,林义良从牢里逃出来好一阵子,把前前后后捋顺了,才搞明白蔡孝乾这叛徒叛变的背后,藏着这么一档子事——根本不是突然反水,是这小子本身就软骨头,再加上自己获救这事儿,正好给了他卖人的把柄。
在《沉默的荣耀》里,林义良从牢里逃出来好一阵子,把前前后后捋顺了,才搞明白蔡孝乾这叛徒叛变的背后,藏着这么一档子事——根本不是突然反水,是这小子本身就软骨头,再加上自己获救这事儿,正好给了他卖人的把柄。
说林义良咋被抓的。他是基隆台工委的头头,管着地下情报的事儿。有回他去老茶馆递机密文件,哪知道内部早有叛徒把接头的时间地点捅出去了。他刚进门,国民党特务就围上来了,好歹他把藏衣领里的密信吞了,但人还是被抓走了。
这消息传到吴石耳朵里,吴石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半个月前,林义良的哥哥林义伟,为了掩护他从军火库运情报,假装挑夫引开追兵,最后中枪死了,临死前就说让吴石“照顾好我弟弟”。这份情吴石不能不还,当下就拍板:“就算把命搭上,也得把林义良救出来!”
接着就开始琢磨救人的法子。吴石熬了两个通宵,把监狱的地形、特务换岗的时间都摸得门儿清,还找了三个靠谱的人搭伙:第一个是跟了他多年的聂曦,这小子枪法准,还会装样子,吴石让他穿成修鞋匠,蹲在监狱门口的巷子里,记特务啥时候换班、咋巡逻;第二个是陈宝仓将军,这人在国民党里有点权力,能以“提审犯人”的名义,把监狱门口的守卫调开一会儿,给救人留时间;第三个是朱枫,她负责准备假衣服、假通行证,还联系了城外的人,确保救出来能顺利跑路。
可谁也没留意,这里头藏了个岔子。按地下工作的规矩,吴石这一组(叫“吴石线”)和蔡孝乾那一组(“蔡孝乾线”)是各干各的,互相不认识、不搭边,这样就算一组出事,另一组也不会被连累。但这次救人,聂曦蹲点的时候,没注意跑到蔡孝乾负责的地界儿了。巧的是,蔡孝乾那会儿正在附近的烟馆里躲着偷懒——这小子本就没什么革命的劲头,总借着“执行任务”的名义瞎混。他正好看见聂曦鬼鬼祟祟盯着监狱,还跟陈宝仓的手下递了个眼色,虽然没搞懂咋回事,但还是把聂曦长啥样记下来了,心里琢磨“说不定以后能用得上”。
救人定在一个雨夜,雨声能盖过脚步声。聂曦翻进监狱后院,用特制的钥匙打开林义良的牢门。正要从后门溜,一个特务突然折回来,聂曦为了让林义良先跑,开枪打伤了特务,可这一枪也让特务看清了他的侧脸,还记住了他穿的蓝色短褂。最后林义良是坐上朱枫安排的马车逃出去了,但聂曦的模样,在特务那儿留了个印象。
没几天,蔡孝乾自己也栽了。他在赌场跟人打架,被巡逻的特务抓了。一开始还想撑撑面子,结果敌人就把他关小黑屋饿了两天,再把刑具摆他面前晃了晃,他立马就吓瘫了,啥都往外说。一开始说的都是自己组里的小喽啰,等敌人问“还有没有别的线索”,他突然想起烟馆看见的聂曦,赶紧说:“我见过个穿蓝短褂的,在监狱门口转悠,还跟陈宝仓的人搭话!”敌人一听陈宝仓的名字,眼睛都亮了,接着追问。蔡孝乾又想起自己的笔记本,忙说:“我本子上还记了个‘吴次长’,之前听人说他跟陈宝仓走得近!”
就这么着,敌人顺着蔡孝乾的话,先抓了聂曦。聂曦是条硬汉子,怎么打都不招,但敌人已经从蔡孝乾那儿锁定了吴石。没过多久,吴石、陈宝仓、朱枫全被抓了,不管敌人咋折磨,他们一个字都没吐露,最后都被害死了。
林义良在城外的安全屋听到这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他坐在油灯下,一遍遍地想:聂曦咋就暴露了?敌人咋知道吴石和陈宝仓的关系?后来地下组织传来信,说蔡孝乾叛变了,还供出了聂曦和“吴次长”的事儿,林义良这才把所有事儿串起来——原来蔡孝乾早看见聂曦了,早记下这些线索了;原来蔡孝乾叛变,不是一时脑热,是他本来就贪生怕死,就想靠卖人保命;原来自己能逃出来,是大家拼命的结果,可偏偏就因为这,让蔡孝乾抓住了聂曦和吴石的联系,成了害死他们的导火索。这时候林义良才彻底明白,蔡孝乾叛变背后的真相,比他想的还难受——既是这叛徒本身不是东西,也是因为自己获救这事儿,意外凑成了这场悲剧。
来源:xx幸运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