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电21条”里关于压缩三大题材立项比例的信号,让行业里不少依赖传统热门题材的公司都开始重新规划。
刚过去的 8 月,某影视公司团队转头扎进了一部讲述社区网格员的现实题材剧本创作中。
这不是个例。自“广电21条”发布以来,影视行业的题材风向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曾经的“香饽饽”涉案剧、现偶剧、古偶剧的立项预期大幅收紧。
而现实题材及其多元融合类型,则成了各大平台和制作公司积极探讨的“新方向”。
政策发布后,公司之前重点推进的古偶项目不确定性增加了,团队需要迅速调整方向。
“广电21条”里关于压缩三大题材立项比例的信号,让行业里不少依赖传统热门题材的公司都开始重新规划。
从行业交流来看,涉案、现偶、古偶三大题材过去的“安全选项”地位已不复存在。
曾经靠古偶剧出圈的某头部制作公司,其新公布的片单中现实题材比重大幅增加,其中短剧《老巷人家》已进入孵化阶段,备受关注。
不仅立项预期改变,市场对套路化创作的反馈也已不佳。
此前一些有流量明星主演的现偶、古偶剧,就曾因剧情老套、脱离现实,播出后未能达到预期。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像《烟火小店》这样聚焦普通人奋斗经历的现实题材剧,没有流量明星加持,却凭借真实的生活细节,多次登上收视榜单前列,证明了扎实内容的潜力。
现实题材并非只有“苦情”一种模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在细分领域进行探索,既有展现时代变迁的大叙事,也有关注小人物日常的小温暖。
二十四格文化传媒在成功制作《风吹半夏》后,其创始人高金玺强调了对社会语境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目前他们正基于类似的现实主义方法论,开发新的项目。
除了厚重的时代剧,轻松幽默的现实题材作品也受到观众期待。
新力量文化制作的《漂洋过海来送你》,旨在以“新京味”融合“公路片”的轻松幽默方式描摹生活真相。
还有些现实题材作品尝试融合新元素。承皓影视在成功推出《目之所及》后,其创始人巫天旭强调创新必须从现实里来。
他们正在探索的类型融合项目,也体现了将现实基因与类型片结合的趋势。
IP开发作为影视行业的重要环节,也在“广电21条”的影响下发生前瞻性转变。
过去过度依赖古偶、现偶IP的模式正在被审视,“现实+”类型的IP价值显著提升。
阅文集团版权业务负责人惠敏提出了“现实+”的逻辑,她认为现实题材已成为所有创作的底层母体。
例如“现实+科幻”的《剖天》、“现实+奇幻”的《野鹿便利店》、“现实+传统文化”的《家业》《惊山歌》等IP,构成了更具创造力的内容源头,受到影视公司关注。
知乎盐言故事里的热门作品,也显示出从早期的虐恋古偶向志怪、大女主和悬疑等更具现实关照类型转向的趋势。
就连曾经以古偶IP为主的晋江文学城,也有不少作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在创作中融入现实关照。
某晋江签约作者表示,现在笔下的都市职场故事,在开发阶段就收到了影视公司关于如何增强现实质感的探讨。
“广电21条”带来的不只是题材比例的调整,更是影视行业创作思路的转变信号。
从依赖热门题材到深耕内容本身,从追求流量效应到注重故事质量,国产剧正在回归“讲好中国故事”的本质。
未来随着更多优质现实题材作品的孵化和涌现,影视行业有望迎来更健康、更有活力的发展局面。
来源:聆听娱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