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丽嫔被太监架着送进冷宫时,嘴里还在喊“我没疯”,可宫里人都知道,这个曾经跟着华妃耀武扬威的嫔位娘娘,是自己把自己折腾疯的。
丽嫔被太监架着送进冷宫时,嘴里还在喊“我没疯”,可宫里人都知道,这个曾经跟着华妃耀武扬威的嫔位娘娘,是自己把自己折腾疯的。
她从能在华妃宫里坐着喝茶的中级妃嫔,落到这个地步,不是别人害她,是她每一步都踩错了地方。
先说她老在华妃面前提甄嬛受宠的事。
华妃天天琢磨的是怎么让皇上多来翊坤宫,怎么压过其他妃嫔,保住手里的权力。
丽嫔呢?
见天儿说“皇上又去碎玉轩了”“甄嬛那狐媚样子”,这不是帮华妃,是往华妃心窝子里扎——华妃最怕的就是皇上恩宠少了,权力跟着掉。
丽嫔以为多说几遍能让华妃“重视”,可华妃要的是办法,不是听她念叨“问题有多严重”。
就像职场里,领导问“项目进度落后了怎么办”,你光说“落后好多天了”,不说“我去催供应商”,领导能不烦吗?
再看皇后宫里开会那次,她突然冒出一句“四阿哥在圆明园养着,皇上也不常去看”。
这话犯了大忌——四阿哥是皇上的庶子,出身低,皇后最忌讳有人提这个,怕庶子争皇位。
丽嫔要么是不知道这事不能说,要么是知道了也没管住嘴。
清代后宫说话有规矩,尤其是在皇后跟前,哪句能说哪句不能说,都是宫里的“职场手册”。
曹贵人就从来不犯这错,她跟着华妃那么久,知道啥时候该闭嘴,啥时候该递话,所以华妃倒了她还能活着,丽嫔却先栽了。
最要命的是闹鬼那回。
甄嬛她们装神弄鬼吓富察贵人,丽嫔自己先吓破了胆,跪在地上喊“是华妃让我干的!推芳贵人落水的是我!”这话一出口,等于把华妃卖了。
她以为坦白能保命,可宫里的事哪有“坦白从宽”?
华妃需要的是能扛事的人,不是一吓就把主子供出来的软蛋。
这就像职场里出了篓子,你先把老板卖了,老板能留你吗?
清代后宫嫔位是中级,往上走得“记名”,就是皇上觉得你还行,记在心里,才有机会升。
丽嫔没这个机会,因为她性格太愣。
历史上她的原型谦妃刘氏,虽然也没大富大贵,但平安活到乾隆年间,就是因为人家不惹事,知道啥时候该低头。
丽嫔呢?
把“愣”当“直爽”,把“管不住嘴”当“心直口快”,最后把自己的路堵死了。
现在上班也一样,跟领导说话,得先想领导要啥。
领导愁销量,你就说“我去跑三个客户”,别说“销量又降了”;开会别瞎插话,敏感的事装没听见;出事了别慌,先想怎么解决,不是先喊“我完了”。
丽嫔要是早明白这些,哪怕改一点,也不至于在冷宫里疯疯癫癫。
你说,要是丽嫔说话前先想想华妃要啥,开会时不乱说,闹鬼时不慌,她还会进冷宫吗?
来源:悦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