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3年,嘉琳郊外那堆火里,本该是倪向东的骨头,最后却验成了包德盛——身份证没换,只是肉被烤糊了。
“烧错人”三个字,比任何恐怖片都冷。
2003年,嘉琳郊外那堆火里,本该是倪向东的骨头,最后却验成了包德盛——身份证没换,只是肉被烤糊了。
二十年后,真凶在剧里自爆,剧外还有人照抄,连焚尸角度都一模一样。
先别骂编剧脑洞大,现实比剧本更离谱。
去年8月,嘉琳刑警逮到一个姓王的,他喝完酒吹牛:当年就是看了《命悬一生》才想到“互换身份”这招,把仇人推进砖窑,自己顶名领了三年低保。
警察听完背脊发凉——剧里曹小军和徐庆利斗法,剧外王某照抄答案,连“砍手指防指纹”都学全套。
广电一听坐不住了,今年新规直接点名:烧尸特写不许给近景,反派不能活到彩蛋。
于是现在播出版本里,曹小军刚点着火,镜头就切到黑屏字幕——“依法伏法”。
观众一脸懵:我会员都充了,你就给我看个PPT?
更憋屈的是演员张昊。
他偷偷说,原剧本里曹小军压根不是天生坏种,是老婆吴细妹抱着白血病儿子跪在门口:“你不弄钱,明天孩子就停药。
”
那场戏拍完了,剪没了,只剩一个眼神——曹小军看儿子病房的方向,像看一口井。
张昊自己看片时都嘟囔:“我演的是杀人犯还是冤种?
连我自己都说不清。
”
技术宅也有瓜吃。
剧里2003年警察一句“DNA对上”就结案,被法医大V在线怼:县级市哪有STR?
得打包送省厅,一来一回半个月。
剧组连夜加字幕:“当年技术有限,现已升级。
”
行吧,认错速度比反派跑路还快。
说到底,大家追这部剧,就是想看“人怎么一步步把自个儿活成假人”。
徐庆利冒名倪向东,曹小军冒名受害者,王某冒名低保户——身份证像传票,谁接谁死。
最讽刺的是,真倪向东的尸骨至今没找全,剧外那桩2005年的案子也还缺一块骨头。
现在弹幕里有人许愿:“求导演剪个未删减版,我想看曹小军到底被老婆逼到啥份上。
”
也有人冷嘲:“别剪了,再剪真有人学怎么完美烧尸。
”
屏幕一亮一暗,人脸映成蓝色,像等着下一张身份证掉在地上。
要是你,敢捡吗?
来源:影视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