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最近追完了《沉默的荣耀》,说真的,这剧没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全是实打实的真事,看的时候心里揪得慌,一会儿替他们捏把汗,一会儿又忍不住红了眼,毕竟这些人都是真真切切为了大伙能过好日子拼命的。
我最近追完了《沉默的荣耀》,说真的,这剧没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全是实打实的真事,看的时候心里揪得慌,一会儿替他们捏把汗,一会儿又忍不住红了眼,毕竟这些人都是真真切切为了大伙能过好日子拼命的。
我一开始不知道这剧里的人都是真有其人,后来跟朋友老周聊天,他说他年轻时看过相关的书,里面吴石、朱枫这些名字都能对上,我才敢确定这不是编出来的热闹,是真有人曾经这么活着、这么拼过。
我记得剧里吴石刚到台湾的时候,身上揣着组织给的暗号,手里拎着行李箱,心里还装着全家人的牵挂,可他没敢多跟家人说一句话,就怕连累他们。
他当时是国民党的国防部次长,官不算小,出门有车接,身边还有副官跟着,可没人知道他兜里藏着的小本子上,记着的全是对咱们有用的消息。
有一段演他在办公室里翻军事档案,翻的时候手都在抖,不是怕被发现,是怕漏了重要的内容,毕竟那些纸上写的,关系着多少人的生死,他得一字一句都记准了,再想办法传出去。
后来吴石找着了陈宝仓,陈宝仓是个老兵,手里的笔比枪还厉害,画出来的防御图连哪块石头后面有岗哨都标得清清楚楚,可他也知道这图危险,每次画完都要对着灯看半天,确认没有破绽才敢交给吴石。
还有个叫聂曦的副官,是吴石的手下,看着年轻,做事却特别稳,每次要传递情报的时候,都是他去跑外勤。
我记得有一段演聂曦去菜市场买鱼,那鱼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还活蹦乱跳,他跟水产摊老板聊了两句家常,就把鱼拎走了,走到没人的巷子口,才小心翼翼把鱼肚子划开一点,掏出里面卷得细细的纸条,那纸条上的字小得要眯着眼看,
还得用特殊的水擦一下才能显出来,生怕被旁人看见,这就是剧里说的“鱼腹藏图”,不是瞎编的,老周说以前确实有人用这种法子传消息,因为鱼肚子里湿乎乎的,不容易被搜出来,也不会引起怀疑。
朱枫是后来才去台湾的,她扮成药材商,包里装着草药,夹层里藏着暗号本,心里还记着跟组织约定的接头时间,没敢有半点马虎。
她第一次跟吴石接头的时候,是在一家茶馆里,她假装喝茶,把写着暗号的纸条放在茶杯底下,吴石喝完茶拿起杯子,纸条就跟着走了,全程没说一句多余的话,眼神都没敢多对视,就怕被旁边的特务看出来。
朱枫还负责把情报传回大陆,每次传消息都得绕好几个弯,有时候要坐好几天的船,有时候还得乔装成别的身份,有一次她把情报藏在旗袍的盘扣里,那盘扣做得跟普通的一样,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就这么一次次把重要的消息送了出去。
蔡孝乾叛变那一段,我看得牙痒痒,他被抓了之后没撑住,把情报小组的联络方式全说了,害得吴石他们一个个被盯上,特务跟在后面盯梢,连买个菜都有人跟着,想想都觉得吓人。
特务是谷正文领头的,这个人特别狠,审人的时候没少用坏招,可吴石他们谁都没松口。
后来特务在吴石家里搜出了陈宝仓画的防御图,那图是用特供的纸画的,笔迹跟陈宝仓平时写公文的一模一样,一下就把他们锁定了。陈宝仓被抓的时候,还把藏在怀里的另一张图撕了嚼碎咽下去,没给特务留下一点证据。
聂曦被抓的时候,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传递的情报,特务打他、骂他,他就是不说话,到最后也没把组织里的人供出来。
朱枫更了不起,她知道自己藏的密信可能会被发现,就趁特务不注意,把密信的残片吞进了肚子里,就算受再多罪,也没让消息泄露出去。
吴石在牢里的时候,还写了一首诗,我记得剧里演他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的是“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虽然我不全懂诗的意思,但能看出来他心里没后悔,就算知道要送死,也没觉得白活这一回。
1950年6月10号那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个人被带到了台北的马场町刑场,剧里演那天天气不好,灰蒙蒙的,他们四个人走得特别直,没一个弯腰的,到最后也没说一句软话。
后来我查了一下,这个日子是真的,不是编的,现在台北还有纪念他们的地方,只是知道的人不多。剧的最后,放了他们的雕像,跟剧里的人物影像叠在一起,看着特别让人心里不好受,明明是为了大伙好的人,却没能看到后来的好日子。
我看完这剧,好几天都没缓过来,不是觉得惨,是觉得这些人太实在了,明明知道前面是死路,还一步一步往前走,没半点含糊。以前总听老人说以前的人不容易,可没具体的感觉,看了这剧才知道,不是不容易,是真的在用命换。
现在咱们能安稳过日子,能让孩子安心上学,都是他们当年拼出来的。这剧没白拍,不像有些剧净是瞎编的爱情故事,这个剧能让咱们知道,还有这么一群人曾经为咱们拼过命,就算过了这么多年,也不能忘了他们。
来源:晓玉影视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