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让女兵在战场上涂口红,我就直接关电视!”——这句弹幕点赞3.7万,背后是观众被“伪军旅”伤透的心。
“再让女兵在战场上涂口红,我就直接关电视!”——这句弹幕点赞3.7万,背后是观众被“伪军旅”伤透的心。
11月14日要上线的《猎豹》,偏偏把女主交给了蒋璐霞,一个能把30斤机枪扛出花的女打星。
消息一出,军迷区先炸:这回终于不用看“战场走秀”了?
先补一刀数据。
去年某平台做了份“军旅剧最劝退元素”投票,78%的人把票投给“强行感情线”,第二名是“浓妆滤镜”,第三名“头发丝都不带乱的爆破戏”。
观众不是讨厌女主,是讨厌把军营当摄影棚。
蒋璐霞的出现,像给这股闷气开了个口子——她本人就是国家武英级运动员,相当于武术圈里的“健将级”,全国上下拿到这个头衔的女选手,一只手数得过来。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她,是《红海行动》里端着M249机枪的佟莉。
那场戏在摩洛哥拍,气温45℃,枪管烫到手起泡,她没让替身,一条一条冲,第二天肩膀紫成茄子。
导演林超贤后来放话:“找女演员扛真枪,第一个想到她。”再后来《特战荣耀》里演狙击手郭笑笑,她提前去云南某旅跟着女兵连住了一个月,练完枪回来,虎口全是老茧,化妆师遮都懒得遮,直接开机拍,反而成了角色最带感的细节。
这回《猎豹》的预告片里,她只有三句台词,剩下全是喘息声。
镜头跟着她爬泥塘、跳直升机、在沙漠里拖战友,脸上灰一块泥一块,弹幕却刷“顺眼多了”。
有人统计,24小时预告片播放量冲到5000万,其中91%的留言提到“因为女主想追”,这在近五年军旅剧里还是头一回。
剧组也学乖了。
导演五百,拍《扫黑风暴》出身,最擅长把“硬核”两个字写进画面。
开机前他拉来一位退役的特种部队狙击教官,给演员上“私教课”,蒋璐霞那组最惨:每天6公里负重、2小时据枪,子弹打满300发,晚上还要写狙击笔记。
三个月下来,男演员平均掉秤15斤,她掉了18斤,体脂降到14%,比很多男兵都低。
实拍时全部实景,拒绝绿幕,一场爆破戏在戈壁拍了八条,道具组炸掉价值30万的报废装甲车,就为抓0.5秒的镜头晃动。
市场也给出罕见反馈。
虎扑“军迷大院”把《猎豹》投成“年度最期待军旅剧”,豆瓣小组里有人开帖“如果这剧也翻车,我就彻底对女兵戏死心”,跟帖两千多条,清一色“+1”。
平台内部看片会结束后,原本排给古偶的S+级推荐位,临时让出一条给《猎豹》,理由很简单:预告片完播率92%,比同期甜宠剧高出一截。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接受女主,而是不接受“假”。
当蒋璐霞趴在沙坑里,用满是茧子的手压下扳机,镜头给到她的侧脸,晒得脱皮、沾着沙粒,却没人觉得“丑”,反而刷起“这才是兵”。
那一刻,屏幕前的男男女女都意识到:原来女兵不是非要披头散发谈恋爱,也能把敌人一枪爆头,把战友扛出火线。
《猎豹》能不能成为拐点,还得看正片。
但至少,它让行业看见:真练过、真能打的女主,观众舍得给十倍耐心。
下次谁再想拿“军装+口红”糊弄,先掂量一下能不能扛得动那30斤真铁。
来源:小小滑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