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默的荣耀》我弃剧,不是演员不努力,也不是剧情不真实。正因为演员卖力了,反映的历史也真实,才让人有种已知道结果,还眼睁睁看这些烈士殉国一样。感觉早知道了结果,也就失去对事物好奇和神秘。所以影视剧不能按真实历史去拍,拍出了片子,不是拔高就是降低历史人物,艺术创
《沉默的荣耀》我弃剧,不是演员不努力,也不是剧情不真实。正因为演员卖力了,反映的历史也真实,才让人有种已知道结果,还眼睁睁看这些烈士殉国一样。感觉早知道了结果,也就失去对事物好奇和神秘。所以影视剧不能按真实历史去拍,拍出了片子,不是拔高就是降低历史人物,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就要高于生活,否则不如拍张照片。
《潜伏》为什么能这么些年,还是谍战剧的天花板,就是如此。如果你违犯了艺术规律,非要按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来拍,不是人物脸谱化,就是假大空。比如吴石将军和特务头子谷正文,明显地脸谱化了,正面人物性格你无法改动,可谷正文你就刻意改动丑化。可真实历史人物是剧中这样吗,我想也不是吧,最起码谷正文的真人照片就是笑面虎,而剧中余皑磊饰演谷正文是个猥琐卑劣,长相丑陋的小人。我想请问导演,你怎么不把小蒋经国丑化一下呢,毛人凤,周至柔,包括老蒋也丑化一下呢,他们才是分裂祖国,残害忠良的历史罪人。
吴石将军的事迹,十几年就有听说,只不过这几年外界把台海危机炒作的兵凶战危,好像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样,大家又重新关注台湾的过往。吴石将军应该是1947年才开始倾向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传递军事情报的,直到1950年6月在台湾马厂町牺牲,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东海小组,只有女交通员朱枫是中共党员。我们可以说吴石将军有颗倾向共产主义的心,但是对我党在对敌,尤其隐蔽战线的同志对敌经验和策略,是欠缺的。他的牺牲跟在二战时活跃于日德之间的苏联传奇特工佐尔格有相同点,忽略了敌人的阴险和毒辣,对即将到来的危险缺少必要的避险措施,都有点大意了,隐蔽战线是刀尖上舔血,稍有不慎就会带灭顶之灾。
还有这个剧中把吴石将军爱喝工夫茶的事,当成剧情发展的必然需要,几乎每场吴石将军在场,必有正规高档的茶台及茶具在场,我想请问一下导演,你有什么历史根据说明吴石将军餐前必喝茶,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段厅长都投其所好来与吴石将军聊茶艺。一个忧国忧民,为新中国筹划统一大业的吴将军,整天不是喝茶就是掂记美食,我相信吴石将军在那样白色恐怖下,有时可能逢场作戏。但情况如此危急,还有心情茗茶聊闲天,吴石将军可能爱喝茶但没有剧中这么讲究。记得淮海战役中国民党总参谋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将军,被杜聿明认定郭为共产党人。问他为什么,说这个人不赌不嫖不喝酒,艰苦朴素,连家中沙发包布破损,都用针线缝补,这在国民党将军极为少见。果真,郭汝瑰就是中共特工。难道不赌不嫖不跳舞吴石将军不应该是这样人吗,起码生活中要有所体现,剧中有过一点生活简朴,吃喝简单的台词吗。吴石将军没看见旧中国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现实吗。
反过来中共台工委的同志,每天生活很艰苦,斗争很凶险,有人说都怪台工委书记蔡孝乾爱享受,娶小姨子为妻。说不是他爱吃牛排,就不会再次被捕,不是他喜欢小姨子,就不会叛变。反正我们现在人只要你错误,什么屎盆子都要往你头上扣,叛变是可耻的,对我党损失是巨大的,但我们也要清楚这些错误出现也是我们自己对敌斗争残酷的轻视方法欠缺造成的。常说穷寇未追,当时龟缩于台湾蒋介石残余力量,就是穷寇,他们要做垂死挣扎,肯定会不遗余力的。不是一个谷正文就聪明透顶,凶残无比。而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固守台湾,反扑是前所未有的。1949年撤离大陆,蒋对渣滓洞集中营囚禁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杨虎城一家进行了大屠杀,就能看出他们疯狂程度。对于他们不能心怀侥幸和同情,他们是一群失去人性的野兽。难道1949年叶飞将军所部的九千解放军将士在金门古宁头的失利,不就是很好的的例子吗。你以为是胡链指挥有方,是国民党6万匪军在被上司叫哮下,如果打不胜就会被赶下海的穷寇心理起了作用。当年项羽率军队与秦军统帅章邯率领的虎狼之师对决,项羽只有采用破釜沉舟,使军队看到毫无退路,只有奋勇拚杀,才会有活路,终于战胜了强大的秦军。台湾蒋匪军也如此。没有人厉害不厉害,人只有被逼死路,才有可能劫后余生,这样例子很多。台湾工委同志及密使一号吴石将军的牺牲,有自身革命斗争不足原因,也有特殊历史时代原因,尤其是面对敌人困兽犹斗的特点,所以说党中央对台湾全岛解放,采取的政策还是正确的,和平统一,不到万不得已不放弃武力解决。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