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银行流水显示,林涛入职妍衣坊第三个月就把公司可动用现金的62%转进一家空壳钢材贸易公司。
被老实人逼到辞职那天,乔琳才知道最毒的刀总藏在最钝的鞘里。
银行流水显示,林涛入职妍衣坊第三个月就把公司可动用现金的62%转进一家空壳钢材贸易公司。
手法老套:先虚增供应商、再伪造出库单,最后让钢材厂把回扣打进他表弟的私人账户。
整套流程他在上家银行练过,只是当时被内部警告压了下来,没进征信。
乔琳第一次想分手,是林涛妈妈把她的职业装扔进垃圾袋,说穿成这样就是招男人。
林涛站在厨房门口没吭声,事后解释:老人思想旧,忍忍就过去。
第二次是深夜加班回家,林涛把她的手机通话记录打印出来,用红笔圈出所有男同事的名字,说既然要结婚就得避嫌。
乔琳提出搬出去住,林涛跪下磕头,额头撞破皮,血滴在地板上像盖章。
很多人把控制欲错当成在乎。
真正的信号是:对方从不对自己的行为抱歉,却要求你反复证明忠诚。
林涛把结婚份子钱直接交给他妈保管,理由是父母养他不容易。
乔琳问那我们的小家呢,他反问:你是不是嫌弃我家里穷?
一句话把经济问题升级成道德审判,瞬间让女方闭嘴。
这种话术在心理学里叫 guilt trip,专门用来模糊边界。
分手后林涛每天六点准时出现在公司楼下,手里提着早餐,不吵不闹,只是跟着。
乔琳打车,他记车牌;乔琳点外卖,他守在取餐口。
持续四十天,警察说没有肢体冲突只能劝导。
直到乔琳辞职搬去京州,他才把目标换成许姸——妍衣坊最沉默的财务助理。
林涛算得很精:许姸在乔家没靠山,闹大了也不会有人替她出头。
于是他在许姸原单位散播挪用公款的谣言,逼得小姑娘提前离职,顺势推荐她进妍衣坊,方便自己掌控账目。
最狠的一步是林涛用公司名义向民间资本平台借款800万,年化利率18%,再把钱分批洗出去。
合同上签的是乔琳的英文名,章是许姸盖的。
一旦暴雷,第一个进派出所的就是这两个女人。
林涛算过,只要公司账上现金流断掉,乔琳只能回头求他,因为整个贷款流程只有他能解释清楚。
那时候他再提复合,就是救世主姿态。
算盘打得响,败在细节。
许姸发现钢材厂出库单编号连号,偷偷去税务局网站比对,查到那家公司去年销售额为零。
她连夜把证据交给乔琳,两人带着U盘直接经侦报案。
警方冻结账户那天,林涛还在朋友圈晒读书笔记,封面是《孙子兵法》。
案子拖了七个月,最后以骗取贷款罪判三年半。
庭审视频里,林涛最后一句是:我付出了感情,却没人看见。
这句话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像在说别人辜负了他。
旁听席上的乔琳当场干呕,医生诊断为焦虑引发的躯体化反应。
她后来回忆,最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对方永远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让你连反抗都觉得理亏。
很多人以为渣男会动手,其实不动手的更难识别。
他们擅长用社会规则卡你:报警够不上立案,辞职又舍不得年终奖,想曝光还怕你名誉受损。
每一步都踩在灰色地带,耗到你精疲力尽。
最好的自救是相信身体信号:当你开始频繁胃痛、失眠、看见微信红点就心慌,就是系统在提醒你快跑。
别犹豫,跑慢一点,代价都是利滚利。
现在妍衣坊把财务复核改成双人双岗,公章锁进保险柜,钥匙分别由行政和财务保管。
乔琳在新公司做风控,面试只问一句:你能接受背景调查到前男友吗?
她说这话时语气平静,像在问天气。
经历过的人才懂,那不是矫情,是死里逃生后的本能。
来源:山上看落日的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