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爹”背后的群演陷阱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2 22:49 2

摘要: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银发族与兼职群体成为“圆梦主力军”。然而,随热而来的还有套路:虚假剧组、假招聘、骗培训费、保底戏约无着落……有人为梦想交钱,有人梦碎在退款群。“一夜成名”听起来热血,实际是一场“剧本杀”。

《“霸总爹”背后的群演陷阱》

——当短剧梦想遇上“培训费”,谁在导演这出现实悲喜剧?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看到这条信息,你是不是心动了?

可在短剧行业的“造梦剧场”里,有些人还没开机,就先被导演成了“韭菜”。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银发族与兼职群体成为“圆梦主力军”。然而,随热而来的还有套路:虚假剧组、假招聘、骗培训费、保底戏约无着落……有人为梦想交钱,有人梦碎在退款群。“一夜成名”听起来热血,实际是一场“剧本杀”。

问题在于,群演多属零工经济,合同缺位、责任不清。剧组一“解散”,聊天群一“撤回”,维权就成了断片。解决之道,必须让制度补位:行业协会推出标准合同模板,平台建立实名备案机制,监管部门强化执法,打掉黑中介与假招聘的“灰产链”。

短剧火了,中国文化产业多了新活力,但梦想不能靠“套路”燃烧。

真正的好戏,不该从交钱开始,而该从签合同开始。

来源:剧情大侦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