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黄埔出身又装备精良的楚云飞,为什么最后却败给了李云龙?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1 07:23 2

摘要:当时双方在赵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李云龙的部队损失惨重,被司令员下令撤防,换其他部队上。当然,楚云飞的部队也没好到哪里去,派出去的军官敢死队无一生还,在权衡再三后选择了撤退。

接上回,李云龙跟楚云飞在安化县城一别之后,再“碰面”,已经是几年后的解放战争时期了。

当时双方在赵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最终李云龙的部队损失惨重,被司令员下令撤防,换其他部队上。当然,楚云飞的部队也没好到哪里去,派出去的军官敢死队无一生还,在权衡再三后选择了撤退。

但李云龙不甘心就这样放过楚云飞,在补充了俘虏兵员后,让大部队继续前进,自己则率领一支小部队深入敌后,要去插楚云飞的屁眼。

就这样,便有了李云龙跟楚云飞的最后一次会面,随后双方均身负重伤退出了战场。当然,这次徐蚌会战的结果,也以楚云飞的失败而告终……

杨角风谈《亮剑》系列文章第22期:黄埔出身又装备精良的楚云飞,为什么最后却败给了李云龙?

一、

剧中,楚云飞跟李云龙有过多次较量,但除了在赵庄战役上勉强算打个平手以外,其余较量其实都是以李云龙小胜告一段落。

一开始楚云飞并没有把李云龙放在眼里,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人物,直到远距离观摩了李云龙的新一团跟坂田联队的对战后,才对李云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按照方参谋长的说法,他们双方都跟坂田联队交过手,但显然小鬼子要厉害一些:

“上次咱们团在路野与他交过手,只一个小时我们就伤亡了三百人,要不是咱们撤得快,三五八团恐怕早就被他全部吃掉了。”

是啊,楚云飞也评价说,这伙八路军的装备太差,弹药又不足,人家坂田联队又是有备而来,并将其围困在一个小山头上,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听完楚云飞的分析,方参谋长深表赞同,并给李云龙的新一团下了定论:

“对,这伙八路肯定是要完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甚至,楚云飞可怜李云龙,想炮火支援一下,都被方参谋长以没有上级命令为由拒绝了,任由李云龙部自生自灭。

可就是这么一支在他们看来必死无疑的八路军队伍,硬是冲出了重围,还端掉了鬼子指挥部。楚云飞得到这个消息后,简直不可思议,在得知指挥官是李云龙后,更是惊呆了:

“黄埔前五期肯定没有这个人,保定军校呢,或者是哪个讲武堂毕业的?”

二、

在楚云飞看来,能打出这么漂亮仗的人物,肯定是上过军校的人,若是对方真是泥腿子出身,那他必须得会会这个李云龙。

也就是说,他们俩的第一次较量,李云龙就赢了。因为同样情况下,若是换成楚云飞的部队被坂田联队围困,他是无论如何也冲不出来的,至少从他跟方参谋长的谈话中,他就已经认输了。

当然,楚云飞服坂田联队,不代表他就服李云龙。等到李云龙又干掉了鬼子山崎大队后,他就更坐不住了。于是利用跟八路军交流的机会,特意点名去了李云龙的独立团,既有学习的初衷,也有摸底的目的,更有较量一番的打算:

一到独立团,双方互相吹捧一番后,楚云飞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李云龙带去训练场,他要看看八路军平时是怎么训练的。

看到大刀队训练,楚云飞眉头一皱,点出该训练方式跟他西北二十九军刀法路数一致啊?

李云龙倒也不藏着掖着,直言训练大刀队的一营长张大彪,原本在二十九军当排长,在得到楚云飞夸奖之后,还反将一军:

“楚团长也不会专收废物吧?”

这谁受得了?

楚云飞马上给副官使了个眼色,让他当场表演了一个插沙袋绝技——大力金刚指。

好家伙,敢跑到李云龙主场砸场子,他是那种能吃亏的主吗?

当然不是!

所以,李云龙马上就派出和尚迎战,也使出了一招踹墙绝技——大力金刚脚。

三、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大力金刚指肯定也打不过大力金刚脚,所以这轮比武的结局是李云龙胜。

但是,毕竟楚云飞是客,你当场打人家脸,也不是待客之道。所以,赵刚一看情况不对,大家都在叫好,马上出来和稀泥给和尚扣了个破坏群众财产的帽子:

“好什么好?这是破坏群众财产!”

与此同时,还不忘强调警卫排,一定要给老乡重新打一堵墙,必须要结实,言外之意就是这堵墙不结实,被和尚一脚踢翻纯属运气,不是实力象征。

当然,楚云飞也不傻,既然单打独斗不行,那就比一下射击本领吧?

可是,他又不能直接提出来,那样会显得自己小肚鸡肠。既然赵刚政委这么给自己面子,那他楚云飞也不能不识好歹,毕竟晋绥军财大气粗,不表示一下实在说不过去,况且还要在这住段时间,哪有不带礼物的。

于是楚云飞顺势掏出两把比利时手枪,介绍一番后,打算把雌的那把送给李云龙。在送之前还特意秀了一把枪法,双枪齐发,直接击落两只麻雀。

这一次李云龙没办法展示,毕竟神枪手赵刚就在旁边站着呢,而且,别人送的礼物能不能收,也不是李云龙说的算。直接拒绝,有显得小家子气,不拒绝又有纪律要求。所以,李云龙才来一句,自己是大丈夫,怎么可以用雌的呢,不要,不要!

四、

楚云飞也确实大度,既然雌的不要,那就把雄的给你,怎么样,收不收?

李云龙瞅了赵刚一眼,赵刚一看,这时候不收也不行了,于是一句“宝剑赠英雄”就顺势收下了。只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收了人家礼物,就得留人家在这里小住,还得想办法还个等价值的礼物才行。

总而言之,楚云飞在李云龙的独立团住着的这几日,俩人的较量一直没停过。

比如楚云飞找到机会劝赵刚,说文人死谏,武将死战,哪有文人上战场的。李云龙就接话,告诉楚云飞,这个赵刚可不是书呆子,人家枪法超级好。

比如楚云飞嘴皮子说不过李云龙,最后来一句,希望你不要纸上谈兵,让我楚云飞能亲眼看到李团长的排兵布阵。

再比如,李云龙为了圆自己的牛,真就不顾上级命令,硬是带了一个营去伏击鬼子。见鬼子越来越多,楚云飞还挖苦他,说贵军向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呗?

好家伙,这句话一出,李云龙直接冲楚云飞白了一眼珠子,外加撇了撇嘴,对,就是这一节后面的配图那样。意思就是说,小样儿,你也太小瞧我老李了,待会儿让你开开眼。

所以,后来鬼子明明已经被围困了,提出的所谓单挑也只是单纯拖延时间,李云龙为什么不用枪突突了他们,非要接受冷兵器单挑呢?

就是因为楚云飞在旁边看着呢,让他明白,排兵布阵老李不差,用枪用炮也不落下风,就算拼刺刀,依然能赢小鬼子。

五、

最终,李云龙将缴获的日本军刀赠送给了楚云飞,算是还了对方赠送手枪的情谊。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奇妙的经历,让楚云飞跟李云龙一下子成了好朋友,俩人的关系也进入到了“蜜月期”。

李云龙帮楚云飞清理门户,从钱伯钧手里救了楚云飞一命,并给了对方手刃叛徒的机会。楚云飞也在后来炮轰山本特工队,以及帮李云龙挡住了支援平安县城的鬼子。中间时间,俩人还肩并肩潜入县城,干掉了鬼子宪兵队的军官们。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由于楚云飞跟李云龙毕竟不是一个阵营,等到共同的敌人势力越来越弱后,俩人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强烈了。

先是楚云飞将一个步兵营和炮兵营进驻大孤镇,直接对李云龙的团部构成威胁,最终反被李云龙包围,无奈撤军;不久后,楚云飞更是摆下鸿门宴,打算在安化县城内扣押李云龙,最终导致俩人矛盾的彻底公开;再后来,楚云飞跟李云龙急了眼,直接玩了个偷袭干了一架,双方均损失惨重……

可以说,楚云飞跟李云龙正式成为敌人之前,俩人既有合作,也有较量,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李云龙小胜而告终。

但就像暂七师师长常乃超被俘后向李云龙抱怨的那样,自己输的不甘心,有能耐拉开架势打一架:

“有能耐咱们拉开架势,摆兵布阵,真枪真刀的干一场,怎么样?”

六、

而楚云飞跟李云龙的最终对决,就是拉开架势,双方摆兵布阵,在赵庄真刀真枪的干了一场,最终以李云龙略占优势惨胜。

随后,又在碾庄遭遇战中,李云龙追着楚云飞跑,并抢先一步击中了对方,若不是楚云飞下面的小炮兵比较给力,也击中李云龙,他们俩的胜败已定。

当然,在剧中,俩人的交锋就此结束,最终以李云龙胜利,楚云飞败退终结。但是,在书中,他们俩的恩怨并未结束,并在后来的金门战役中,以楚云飞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只是那场金门战役,虽是李云龙的部队,但并非李云龙指挥的,并不能算到李云龙的败绩里面。

至此,也就回到咱们的问题了,为什么楚云飞跟李云龙的多次交手,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从个人能力来讲,楚云飞跟李云龙可谓势均力敌,各有千秋:

从出身来看,俩人都是根正苗红,一个是正规黄埔军校生,一个是正规泥腿子出身。楚云飞大局观很清晰,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甭管是对敌人还是友军,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含糊。李云龙这方面也一样,但比楚云飞要猛,即便是不该出手的时候,他也敢出手。

从晋升速度来看,楚云飞属于稳扎稳打的类型,军校一毕业就是连长,当时钱伯钧是排长,后来一路升到了师长。

李云龙就坎坷了一些,长征的时候就是团长了,一直升升降降的,直到抗战胜利时,还是个团长,后来才升的师长。

七、

就军事个人素养来看,楚云飞跟李云龙也是各有千秋,不相仲伯。

楚云飞练就了一手好枪法,在李云龙面前就表演过双手持枪击落麻雀,在跟钱伯钧单挑时更是将其是神枪手、快枪手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李云龙虽然枪法上略逊一筹,但舞了一把好大刀,近战除了和尚和段鹏,李云龙在独立团得排第三。在刀劈黑云寨二当家山猫子时,书中特意描述了一番,连训练大刀队的张大彪都惊讶万分,称赞其刀法之猛。

俩人的胆识也是不分胜负,楚云飞敢带着一个警卫班就去敲打钱伯钧,李云龙敢带着一个警卫员就闯安化县城。楚云飞跟李云龙要是合体,这俩家伙都敢闯鬼子大本营,直接干掉几十个鬼子精英。

再有,双方的属下忠诚度都比较高,楚云飞部下虽出现一个钱伯钧,但钱伯钧的部下却不敢对长官开火。李云龙的部下虽没有带队伍叛变的情况,但也出现了一个朱子明,由其造成的损失比钱伯钧都要大。

最后,从民族大义上讲,楚云飞曾经说过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李云龙一开始藏得比较深,但是负伤住院之后,他也跟那个被俘的上校团长聊过:

“大家都是中国军人,政见不合可以战场上拔刀相向,可坐下来能握手交朋友。要是有一天再和日本人开战,中国军人还会共同对敌的,那才是中国军人的气节。”

八、

楚云飞跟李云龙除了具备这些共同特征以外,还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也造成了人物结局的差异。

首先是战略眼光,楚云飞要比李云龙看得更远一些,后来常乃超都评价老蒋若是听楚云飞的话,蜗居海岛,痛定思痛,忍性吞声,励精图治,那么,像楚云飞这样的精英,其能力也未可限量。

还是楚云飞那句话,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换言之,就算跟北方大国意识形态相同,也不能弃国家利益于不顾。这一点,李云龙就差了一些,后来跟老丈人田墨轩辩论的时候,他就不认可要对北方大国有所防备。

但也不能说李云龙就错了,毕竟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还真不能随便说,丁伟就是因为写了那么一篇论国土防御的论文,就挨整了。

但楚云飞的战略眼光长久,并不能代表跟李云龙的战役能打赢,主要还是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情报能力,楚云飞虽然装备精良,各种无线电设施都具备,但是情报收集能力总是差李云龙一截。

比如当初钱伯钧要率众叛变的事,就是李云龙先察觉到不对劲,从而做好了作战准备;再比如楚云飞派了两个营进军大孤镇,也是吃了情报不准的亏,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李云龙已经扩张到八个营了;包括李云龙跟楚云飞在徐蚌战场上相遇,李云龙是知道对面是楚云飞,可楚云飞却不知道对面是李云龙,直到军官敢死队死光了才想起来调查对方将领。

九、

二是李云龙跟楚云飞带兵的方式也不同,一个是平易近人,一个则是高高在上。

李云龙跟战士们打成一片,讲究不丢掉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几次背着张大彪啊,赵刚啊,等人跑。楚云飞就不行了,比较死板,讲规矩,非常注重军人的荣誉感与军纪建设。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李云龙的士兵都知道团长一直跟自己在一起,也不会丢下自己。楚云飞这里则就有点喜怒无常了,送丢了炮的军官去军事法庭,枪毙当了俘虏的参谋,而丢了阵地的军官却被派去后方疗养。

这种情况下,反而让部下掌握不了长官的喜好,面对众多不确定性。

这也导致队伍的凝聚性不强,被俘的部下一开始还以军事秘密为由不告诉楚师长在哪,回头被李云龙两枪吓得全都交代了。

三是打仗的方式不同,楚云飞太过讲究程序,喜欢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而李云龙有时候就是那种脑门一热,打到哪算哪,作战方式比较灵活多变。

就比如他们俩的最后一战,楚云飞还在正面抵抗呢,却没想到李云龙已经带着一支小分队绕到后方捅屁眼儿了。

而且,楚云飞一直强调,军人要有骨气,他这一生最痛恨当俘虏的人。这就导致,即便他俘虏了对方士兵,也不会将其纳入自己麾下,从而导致自己的士兵越打越少。

相反,李云龙就没那么多讲究,甚至跑赵刚那里,把国军尚未思想教育完全的俘虏兵也拉入麾下,迅速形成了战斗力。

十、

除去这些不同,我杨角风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楚云飞的军官敢死队,他还把这个当自己的成绩大肆宣传。

要知道小鬼子后期战斗力下降,其中一项原因就是军官们一旦打了败仗,或者是有辱天皇威严,能做的就是切腹自尽。

结果,到最后优秀的军官大都切腹,连指挥官都选不出来了。同样的道理也在楚云飞这里,那些军官敢死队队员,多么的忠诚,给的三十块大洋全都扔了不要,相当有军魂。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花了大力气培养的军官,就这么送上去当炮灰了?

军官们都去当炮灰了,那剩下的士兵,谁去训练,谁去带呢?

就这样,楚云飞还频频赞许,夸奖手下办事牢靠:

“你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

当然,也不排除楚云飞过于自信,以为自己几轮大炮轰过去,对面解放军就像玉米一样等着被他们收割。

当然,说了这么多,这些也都算是客观原因,真正导致楚云飞败退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跟错了人!

若是他跟李云龙同一个阵营,那估计也是一员猛将,不会比丁伟差。结果,自己的阵营,个个都是猪,连累了自己:

“本来是他们自己在李村过夜,耽误了最佳时机,现在倒打一耙,把责任推在咱们八十九师的身上。”

后来更是在战场上拦住溃败的七十四军士兵,逼他们回去:

“七十四军,五万多人,刚上去三天就垮啦?就是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所以,阵营不同,胜负已定,也就像李云龙早就说过的那样:

“楚云飞是条汉子,但是358团在我眼里,还不够格。”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