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的电视剧市场仿佛一场“赌局”,有的剧靠着流量明星造势,开播后却因剧情拉胯被吐槽“浪费题材”;
最近的电视剧市场仿佛一场“赌局”,有的剧靠着流量明星造势,开播后却因剧情拉胯被吐槽“浪费题材”;
有的剧安安静静上线,反倒靠演员演技杀出重围。
《守护者们》便是后者——上映不到两周,热度直线飙升,稳居平台悬疑榜前三,将同期大制作的《不眠日》甩在身后。
热度不是吹出来的。
毕竟如今观众早不买“流量耍帅”的账了,能留住人的,从来都是能砸进心里的演技。
尤其是张一山这次的表现,还是熟悉的“小人物”配方,可细节里藏着的成长弧光,比以前更戳人。
他饰演的丁一,本是潮声剧团的龙套演员,苟安于上海租界,为生计被迫冒充盲眼密码学专家李约瑟。
这角色最考验演技的地方,在于“演中演”。
既要演龙套的慌张怂包,又要演专家的镇定自若。
这不,首播剧情中,真专家中枪身亡,丁一被迫顶替上阵。
他握着拐杖的手不停发抖,额头沁出冷汗,可面对日军盘问时,竟能瞬间挺直腰板,用盲人特有的空洞眼神直视对方。
怂!太怂了!可怂中带狠的劲儿,反而让观众共情:“像极了被迫扛任务的打工人。”
但丁一的成长线才是全剧灵魂。
从被迫冒充到主动肩负使命,他在见证同志牺牲后,眼神逐渐褪去慌乱,沉淀出信仰的坚毅。
网友评价:“张一山演活了小人物的英雄瞬间——不是天生勇敢,而是退无可退时的选择。”
韩东君饰演的顾仰山,表面是留洋归来的军统特工,实则是双面间谍。
以前总觉得他“正剧脸”缺惊喜,可这次的表现,完全颠覆认知。
最让人意外的是他的情绪掌控力。
前一秒还在密谋时紧蹙眉头,眼神凌厉如鹰,一副大权在握的既视感;
下一秒面对日军搜查,瞬间切换成漫不经心的富家公子,嘴角噙着笑,手指悠闲地把玩怀表。
这种“变脸比翻书快”的狠劲,完全不像《无心法师》里青涩的无心。
导演杨文军在采访中透露,选韩东君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股克制下的爆发力”,这话真没说错。
这不,就连持枪、踱步都演得自带贵族式优雅。
两人同框对戏时,那种“伪装者与守护者”的张力才叫绝。
有场戏是丁一因恐惧想退缩,顾仰山一把揪住他衣领,声音压得极低:“你现在就是李约瑟,演砸了,我们一起死!”
眼中怒火与担忧交织,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
可下一秒,丁一硬着头皮继续演戏时,顾仰山站在他身后,默默调整了站位,右手始终按在枪套上。
这小动作太妙了,既符合特工的谨慎,又藏着“我护着你”的默契。
还有一场码头混战戏,丁一不慎暴露破绽,顾仰山立刻拔枪连开四枪掩护。
子弹打光后,他拽着丁一翻滚躲避,喘息着骂了句“蠢货”,却把唯一防弹衣塞给对方。
全程没有一句煽情,可紧绷的肌肉和发红的眼眶全是戏。
《守护者们》最大胆的突破,是用喜剧外壳包裹沉重内核。
丁一装盲人时撞墙摔倒、顾仰山被迫陪他演“主仆情深”等桥段,让观众笑出眼泪。
但笑的背后,是乱世小人物用荒诞对抗命运的悲壮。
正如网友所言:“他们笑得越狠,我哭得越凶。”
制作上,剧组同样下足功夫。
手工彩染的西装、威尔士亲王格纹定制工艺,还原了旧上海奢靡与平民困苦的视觉对比;
多场一镜到底的枪战戏,从码头到巡捕房,长镜头丝滑流转,让观众仿佛亲临生死现场。
幕后花絮里,张一山为演好盲人,开拍前特意去盲校采风,设计用拐杖敲击回声判断距离的细节;
韩东君因本身精通枪械,持枪动作专业到军事迷都挑不出错。
更狠的是,他为演出特工的疲惫感,连续一周每天只睡四小时,就为让眼神里染上血丝。
这种“剥一层皮”的投入,最终化作屏幕上的高光时刻。
顾仰山得知战友牺牲后,独自坐在车里,用10秒完成从泪涌到强忍泪水的切换。
没有台词,却让观众刷屏:“他咬碎牙往肚里咽的样子,让我心都揪起来了!”
以前总有人说“韩东君缺一部代表作”,可这次他用行动打了脸。
从《无心法师》的青涩到《守护者们》的沉稳,他不是在“演特工”,是在成为顾仰山。
张一山更不用说,他证明了自己不必困于“余罪”标签,小人物的挣扎与光辉同样能动人心魄。
《守护者们》能被称为“年度谍战黑马”,靠的正是这份“演员与剧本互相成就”的诚意。
当戏骨与突破者碰撞出火花,观众便有了追剧的理由。
毕竟好戏从来不只是“讲故事”,而是让每个人在角色中看见自己。
那个会怕、会怂,却仍选择向前一步的普通人。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