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隐蔽战线工作者来说,最绝望的事无异于千辛万苦获得了情报,可运送情报出岛的交通线却断了!
文/陈词烂调
对于隐蔽战线工作者来说,最绝望的事无异于千辛万苦获得了情报,可运送情报出岛的交通线却断了!
吴石将军和副官聂曦冒着暴露的风险搜集情报,终于从老蒋派空军增防舟山群岛这一异常情况,推断出国民党轰炸上海的“D日(一次作战或行动发起那天)”。
结果,因为基隆工委书记林义良的被捕,东海小组的交通线却又断了。
而这条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报,最讲究的就是时效性,只有把它及时送出岛去供解放军高炮部队参考,上海才能对这次轰炸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变。
营救林义良,恢复交通线,刻不容缓!
吴石将军的卧底身份暴露后,老蒋震怒不已:
“从他通共的那天起,毛泽东的办公桌上,就放着和我办公桌上一模一样的作战计划!”
可以说,为了支持新中国的解放战争,吴石这位身在敌营的将军,无时无刻不在为搜集国民党对大陆作战的情报工作殚精竭虑。
他深知,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中一份及时有效的情报所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才会在老蒋点他的将时毅然赴台。
其实,就算不看他那高超的军事水准,仅凭他所提供的那些极具价值的情报,就已经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大功。
所以说,老蒋溃逃台湾时,他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和家人留在大陆当开国功臣。
可在吴石将军看来,他若是当上了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肯定要比在福州绥靖公署当副主任更容易获取情报。
这样一来,不知道能减为我党减少多少无谓的牺牲和城市的破坏。
而且,当时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政策笼罩下的台湾,隐蔽战线的同志们正经历着最严峻的考验,每天都有人牺牲。
他既然有这么一个名正言顺打入敌人高层的机会,就说什么也不会把它白白浪费掉,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他也要去闯一闯。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可以说,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刻,他完全没有考虑自身安危,脑子里想的全是国家大义!
此去台湾,唯一一件出乎吴石将军计划之外的事,就是老蒋竟然派人把他的妻子和一对儿儿女一起接了过来。
出发前,他明明已经安顿好了他们,托了香港的同志帮他照料家小。
谁承想,他私自前往国民党318师部署起义事宜,还是入了有心人的眼,老蒋嘴里说着不可能,心里还是起了疑。
正因为这样,老蒋才会不声不响把那母子仨接到机场。
不得不说,在国民党那边,这种拿家人作为控制对方为其所用的筹码的招数屡见不鲜,老蒋早就驾轻就熟了。
只不过,这种用手段得来的“忠心”本就包藏着隐患,也给倒行逆施的国民党埋下了崩塌的伏笔。
吴石将军固然很担心,他的卧底身份一旦暴露,不知有多少同志会无辜牺牲?更不知到时候家人又将遭何厄运?
可也正是对这种未知危险的预估,时刻都在警醒着他,在进行情报工作时,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尤其是在跟他接头交通员张灏牺牲后,他更是把谨慎和安全刻在了心底!
那次行动的失败,是吴石将军离暴露最近的一次。
张灏选择用自杀来替他洗清嫌疑,也是他第一次直面白色恐怖的血腥和残忍,让这份本就沉重的责任,犹如千钧重担压在他的肩上。
而最关键的是,何遂苦心经营的这张情报网断了线,同时也给他们日后的行动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毕竟,谁能想到保密局的谷正文不走寻常路,竟然真从叛徒刘慷福的回忆片段里,摸出了三荣行这个接头地点。
随后,他又指使手下特务翁连旺假扮成共产党员庄阿臣,用一场以假乱真的苦肉计成功渗透进了三荣行。
从这一刻起,林义良和三荣行也就成了谷正文放长线钓大鱼的诱饵,伺机抓住更多的上级和同党。
若非二厅刑侦处临时想要插一脚抢功,就不仅仅是整个三荣行里以林义伟为首的中共地下工作者被一网打尽了。
与此同时,吴石将军和副官聂曦费尽周折才整合出国民党空军这次轰炸行动的D日区间,并拍下了B24轰炸机的技术参数。
只要把这份情报成功送出,不说彻底粉碎蒋家父子的阴谋,至少能减少无数无辜百姓的牺牲,降低轰炸对上海造成的破坏。
要知道,在二厅和保密局已经对吴石将军起疑的情况下,他们师徒俩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而吴石能够由一点点的异常就察觉到空军要有大行动,靠的就是一位资深地下工作者对情报工作的敏感。
这不,仅仅是周至柔秘书那句“总长去新竹基地开会去了”,他就意识到蒋家父子近期要有大动作。
再结合运输船上那些美国空军的专用油桶,他很快就确定了新竹空军基地近期在不断运送战备物资增防舟山群岛。
这样一来,老蒋狗急跳墙之下的战略意图也就不言而喻,无非就是要以舟山为跳板,组织一场针对上海的最大规模轰炸。
对于在国民党高层素有状元之称的吴石来说,老蒋的战略意图不难猜,难的是怎么确定这次行动的D日。
要知道,老蒋要对上海下狠手这件事,除了蒋家父子俩之外,也就只有周至柔这位国防部总长知情了。
没看到,就连吴石这位国防部参谋次长,想要调阅舟山的气象资料,都要获得周至柔许可。
而他仅仅只是借视察气象站的机会提了一句想看看舟山海域的天气预报,就上了段退之的名单。
好在吴石将军反应机敏,及时用一招以退为进,就打消了周至柔的疑心,洗脱了通共的嫌疑。
最后,还是他指点聂曦接触吴太太在新竹空军任参谋的表弟王济甫,才确定了D日的起始时间。
至于D日的最晚时间,则是他通过去四厅这种负责后勤的部门打听空军除夕有没有聚餐计划,轻松就套了出来。
连同B24轰炸机的技术参数,一份绝密情报,就这样被他们一点点补充完整!
按说,吴石将军只需把这份紧急情报成功交给陈太太(朱枫),这次任务就圆满结束了。
可随着林义良被捕,他负责的东海小组的这条交通线又一次中断,这份十万火急的情报根本送不出岛去。
本来,台工委的武装力量就全都转移到了深山里了。
而三荣行这个接头地点暴露后,台北的同志也是蛰伏的蛰伏,转移的转移,根本没办法营救林义良。
眼看着重建交通线根本来不及,营救林义良的重任,就又落在了吴石将军身上。
于情,张灏当时就是为了保全他而牺牲的,林义良就是老张的亲弟弟,他不能坐视这兄弟俩都因他而牺牲。
于理,林义良单线联系的下线是谁根本没人知道,就算为了这份情报能及时送达,他也得冒险救人。
吴石将军的计划很巧妙,利用段退之立功心切的心理,挑拨起二厅和保密局的矛盾,达到对林义良实行三方共管的目的。
因为,只有把林义良转移到公立监狱,他们才有浑水摸鱼救人的机会。
只不过,吴石将军这次也是棋逢对手了。
只不过,谷正文低估了林义良意志之坚定,手段穷尽都没问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就丧心病狂地对林义良施以酷刑。
可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就算是遭遇了严刑拷打都没屈服。
最后,谷正文为了把林义良的价值榨取干净,竟然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把人藏了起来。
好在,东海小组危在旦夕之际,组织及时向吴石将军坦诚了陈宝仓将军地下党情报人员的身份。
当暗号出口那一刻,误会终于解除,两位形同陌路的昔日老友,再次视死如归地为同一信仰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
在吴石将军的周旋下,被谷正文派去渗透聂曦的美女特务黎晴,看到了哥哥就义前留下的遗书。
她本就对聂曦动了心,在得知哥哥并非是被共军击落而是起义北飞之后,也开始冒险协助东海小组。
最终,这群有着相同信仰的勇士,在无尽深渊里寻找到了一线曙光。
他们凭借一腔向死而生的勇气,终于把这份对新中国至关重要的情报成功送出!
来源:月半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