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日。腾讯视频。一部《宴遇永安》突然火了。开播仅两小时。热度强势冲破20000大关。实时热度甚至达到23000。远超同期《入青云》《一笑随歌》等古偶剧。弹幕被“笑到拍桌”和“看饿了”刷屏。成了名副其实的秋日黑马。
宴遇永安:煎饼果子闯盛唐,全家穿越成今秋最香电子榨菜
煎饼果子怼上官服。外卖概念惊呆唐朝公务员。一家五口集体穿越开酒楼。这剧有点不一样。
10月9日。腾讯视频。一部《宴遇永安》突然火了。开播仅两小时。热度强势冲破20000大关。实时热度甚至达到23000。远超同期《入青云》《一笑随歌》等古偶剧。弹幕被“笑到拍桌”和“看饿了”刷屏。成了名副其实的秋日黑马。
为什么是它?
因为这次穿越的不是一个人。是整整一家人。现代餐饮世家沈家。一跤跌进中晚唐的永安城。没宫斗。不复仇。直接在东市盘下铺面。挂起“沈记酒肆”的招牌。卖煎饼果子。卖火锅。卖一切能征服古人味蕾的现代美食。
古今碰撞的笑料密集迸发。沈父执着地找“派出所”报案。沈母把金吾卫当“城管同志”。沈韶光举着煎饼果子喊“拼单送胡饼”。沈父更用榫卯造出“木质洗碗机”。被网友封为“唐代智能家居先行者”。这些桥段。既荒诞。又温暖。巧妙消解了穿越的沉重。
美食是绝对的主角
镜头堪比古代版《舌尖上的中国》。微距拍摄下。煎饼摊开的金黄油光。火锅红油的沸腾翻滚。酥山(唐代冰淇淋)融化的冰晶纹路。每一帧都在挑战观众的唾液腺。有网友直言追剧必须配饭。否则“顶不住屏幕里的香味”。
但食物不只是食物。它是纽带。沈韶光给流浪孤儿“买饭赠粥”。用一碗热汤温暖失意书生。一碗家常饺子。让冷面男主林晏想起母亲的味道。红了眼眶。“以食暖胃,以情暖心”。这句主题就这样悄悄走进人心。
角色活了
李昀锐演的京兆少尹林晏。打破了冷面男主的套路。初见时皱眉质问“何为外卖”。一脸威严。醉酒后却拉着沈韶光衣袖喊“阿姐”。反差萌瞬间圈粉。王影璐的沈韶光。灵动鬼马。是营销策划高手。也是机灵厨娘。煎饼糊脸的那场戏。她从慌乱到强装镇定。情绪转换自然到位。
配角同样精彩。冯嘉怡演的沈父精通“煎饼经济学”。隋俊波演的沈母用自热火锅征服皇家贵胄。最终获封一品诰命。哥哥是营销鬼才。妹妹负责新品研发。连帮工阿圆都身怀绝技。每个角色都有弧光。真正做到了“全员有戏”。
制作诚意看得见
导演白云默擅轻喜剧节奏把控。编剧团队是爆款《卿卿日常》的原班人马。服化道考究还原唐风市井。沈韶光的襦裙复刻《簪花仕女图》。林晏的绯色官服严格对应唐代五品规制。酒肆桌椅甚至按敦煌壁画1:1还原。烟火气扑面而来。
当然。剧集也有缺点。权谋戏被指小儿科。部分现代梗稍显刻意。但它的定位本就是“电子榨菜”。观众图的就是轻松一笑。何必苛求?
当沈记酒肆的幌子在永安城升起。《宴遇永安》的成功印证了一个趋势:观众累了。他们需要治愈。在权谋宫斗、虐恋撕扯充斥市场的当下。这种不追求宏大叙事。专注普通人用智慧与温情安身立命的故事。反而更能击中人心。
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金戈铁马。而是那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那一声“阿姐”的低语。那一盏照亮归途的灯笼。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烟火人间才是最长情的浪漫。
今晚。备好米饭。打开《宴遇永安》。这场跨越千年的宴遇。等你入席。
来源:小伟家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