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霸总离了滤镜还有谁能看,看何健麒就知道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0 21:58 1

摘要:国庆七天,我打开App连刷十部短剧,没一部能让我撑过第二集,直接睡过去三次。

国庆七天,我打开App连刷十部短剧,没一部能让我撑过第二集,直接睡过去三次。

后台数据说播放量掉四成,我信,因为连我妈都嫌“套路老掉牙”。

最离谱的是榜单第一还是那部《盛夏》,上线俩月了,像钉子户一样钉在顶端。

它凭啥?

剧组把广告精准塞到我小姨抖音里,她天天刷到男女主哭,手一抖就点进去,流量就这样滚雪球。

好看吗?

也就那样,但算法会喂饭,观众像鸡一样被灌饲料。

再说演员。

何健麒机场图确实能打,素颜像刚剥壳的鸡蛋,听说每天十点准时睡,雷打不动两小时跳绳,活该他脸不垮。

赵振栋前阵子脸肿得被网友做成发面馒头表情包,最新花絮里消肿不少,估计连夜打了什么针,这年头颜值就是KPI,没人敢躺平。

刘萧旭更惨,古偶预告一出来被嘲“现代售楼小哥穿越”,片方急得加滤镜,磨皮到鼻梁都快没了,观众照样不买账。

杨鹏丞干脆被剧组拉去剪头齐刘海,强行回春十七岁,路透里他顶着假发套在38℃横店打太极,看着都热。

IP翻拍直接扑街。

我数了一下,今年所谓“经典新编”十二部,全在啃老,结果九成扑得无声无息,连吐槽UP主都懒得剪。

观众早学精了,一看剧名带“新”字就滑走。

原创呢?

也悬,好本子被平台压价,编剧千字报价还不如外卖骑手送一单,谁还认真写。

于是大家抄爆款,A剧火了就全员追妻火葬场,B剧爆了就集体重生复仇,镜头语言复制粘贴,滤镜色号都懒得改。

演员也开始找后路。

姚冠宇跑去草莓音乐节唱蹦迪神曲,台下小姑娘压根没认出他是谁,照样摇得欢。

数据说短剧演员17%搞副业,有人直播卖袜子,有人干脆考公,群里天天转发“上岸心得”。

听花岛倒是逆流而上,估值飙到15亿,办公室从北京五环直接搬到三里屯,HR朋友圈天天晒下午茶,配文“欢迎编剧带梗来撩”。

我打听了一下,他们选稿第一条标准:三秒内抓不住观众就Pass,比相亲还现实。

说到底,观众不是不看短剧,是受不了被当傻子。

套路一次两次行,天天喂工业糖精,谁不反胃。

接下来再扑两档,平台就会砍预算,制作方开始哭穷,演员降薪,编剧卷低价,整条链一起瘦身。

能活下来的只有两种人:脸真正能打且自律到变态的,以及会写新鲜梗还肯熬夜的倒霉蛋。

其余凑热闹的,国庆档已经给出答案——观众连骂都懒得骂,直接划走,数据连零头都不给你。

来源:不吃芒果的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