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时,不少人会觉得,陈佐千的四房姨太里,卓云是最后没栽跟头的“赢家”。其实这份“赢”,全是靠她踩着宅斗的规则、盯着别人的破绽,一步步“熬”出来的——电影里每处细节,都藏着她能留到最后的原因。
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时,不少人会觉得,陈佐千的四房姨太里,卓云是最后没栽跟头的“赢家”。其实这份“赢”,全是靠她踩着宅斗的规则、盯着别人的破绽,一步步“熬”出来的——电影里每处细节,都藏着她能留到最后的原因。
先看另外三房姨太的结局:大太太是陈佐千的原配,早没了年轻时的模样,也抓不住丈夫的心,只能守着“正房”的空名头,在院子里当个“透明人”,连陈佐千的面都少见;三太太梅珊是戏子出身,嗓子好、模样俏,仗着陈佐千的宠爱,敢当面跟他顶嘴,还偷偷和医生来往,最后被陈佐千发现私情,直接被人用麻袋裹着,闷死在了漆黑的阁楼里;四太太颂莲是刚毕业的女学生,本来带着点清高,不想掺和宅斗,可“点灯、捶脚、点菜”的规矩,渐渐勾出了她的好胜心——她跟梅珊争宠,跟卓云互相提防,后来误撞梅珊的私情、又被卓云设计丢了面子,最后精神彻底垮了,穿着嫁衣在院子里疯疯癫癫地走。
再看卓云,她从一开始就没走另外三人的路,电影里好几处剧情,都能看出她的“生存技巧”。比如颂莲刚嫁进来时,卓云第一个凑上去“示好”:拿着新做的衣服给颂莲,拉着她的手说“以后咱们就是姐妹”,还主动跟她讲宅里的规矩,看似热络,其实是在摸清颂莲的脾气——她知道颂莲是学生出身,心思直,好拿捏。后来颂莲得了宠,陈佐千连着几天去她房里点灯,卓云也没急着争,反而趁着给颂莲送补品的机会,“好心”给她推荐了一款“养发膏”,说自己用着效果好。结果颂莲用了没几天,头发大把大把地掉——电影里颂莲对着镜子揪掉断发时,眼里满是慌,而卓云早就躲在背后,算准了这药膏会毁了颂莲的模样,让陈佐千慢慢厌弃她。
对付梅珊时,卓云更“聪明”。她知道梅珊性子烈,跟颂莲不对付,就故意在中间“递话”:有次梅珊跟陈佐千吵了架,卓云就跑到颂莲房里,假装无意地说“三太太刚才又跟老爷闹了,老爷气得饭都没吃”,还暗示梅珊私下里说颂莲“装清高”。这话很快传到梅珊耳朵里,俩人间的矛盾更僵了——后来梅珊跟医生私会,也是卓云先发现了破绽,她没声张,而是等陈佐千回来后,假装“无意间”提起“最近总看到三太太跟王医生走得近”,再添几句“晚上好像还听到三太太房里有男人说话”,把证据递到陈佐千面前,借他的手除掉了梅珊。
最关键的是,卓云从不想着“当唯一”,只求“不被淘汰”。电影里陈佐千对她算不上多宠,可她从不多要:陈佐千去其他姨太房里时,她从不抱怨;给她点灯时,她也只是安安静静地伺候,从不像梅珊那样提要求,也不像颂莲那样盼着独占。她心里最清楚,在陈家这院子里,“贪心”才是催命符——只要守着自己的孩子,不惹陈佐千生气,不被别人当成靶子,就能活下去。
可到最后,卓云真的“赢”了吗?电影结尾,她看着疯了的颂莲,看着空了的梅珊房间,脸上没有笑,只有一种麻木的平静。她一辈子都在看陈佐千的脸色,在算计和防备里过日子,连一次真心的快乐都没有。说到底,她不是真的赢了谁,只是在封建宅院的烂规矩里,比别人更懂怎么“忍”、怎么“装”、怎么“躲”,最后成了那个没先倒下的人而已。
来源:影视热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