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集伏击敌人收容队,复刻了1938年1月四支队的第一仗寺岭伏击战,第12集崮城保卫战,反映了1938年11月失利的聊城保卫战。这两场,前两期都讲过了。
本文为“雪山眼镜蛇”原创,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账号同名。
接上期,本期主“打”《我们的河山》中的众多“打戏”背后的历史原型。
作为一部“封神”的“抗日神剧”,《我们的河山》不靠神化和神经,而是靠抗战中那些实打实的“神来之笔”撑起来的。
而且,相关的历史原型,甚至比剧中还神。
第1集伏击敌人收容队,复刻了1938年1月四支队的第一仗寺岭伏击战,第12集崮城保卫战,反映了1938年11月失利的聊城保卫战。这两场,前两期都讲过了。
第15集吕家寨保卫战,原型是著名的1939年1月费县东流村保卫战和1941年12月的莒南渊子崖保卫战,当地民众以土枪土炮毙敌,奇迹般的保卫了家园。
剧组以极大的心血忠实的还原了当年村落战的场景,播出后,全网对原型识别度极高,本文就不多说了。
只感叹一下吕家寨战斗这场“一遍过”的长镜头:如果抗战时中国所有村庄都像东流村、渊子崖一样抵抗,如果抗战剧都像吕家寨长镜头一样拍……
剧中项前感慨:吕家寨打出的交换比,八路正规军都不容易实现
所以,这期从全剧中段三打刘村据点开始,因为这是庄埼风与邱家盛“封神(风盛)组合”的扬名立万之作(神、盛发音不同,将就一下,嘿嘿)。
三打刘村,除了第二次是趁敌人据点还没修好时有点“不讲武德”(笑,跟日伪讲啥武德)的拿下外,其他两次,都是用智谋巧取工事坚固的据点并全歼了守敌,其历史原型均是八路军的经典战例。
剧中战无不胜的黄金搭档:庄埼风、邱家盛这对“封神组合”加金牌队友王彧
兵不血刃的“草桥阅兵”和“拔了茄子栽葱”
一打刘村,邱家盛装成日本军官、王锁柱假扮翻译官带队进入据点,借“集合检查武器保养情况”下了伪军的枪。这场看似有点“恶搞”的戏,历史原型有两个,都发生在山东:
一是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骑兵连智取汶上县草桥据点;
一是1944年7月八路军滨海军区莒中独立营智取莒县张家围子据点。
这两次智取,拿的像是一个剧本:八路化装成“太君”大摇大摆的闯进伪军据点,以“检阅”为名,命令伪军把枪放一边,徒手集合“受阅”。然后“太君”脸一变:俺是你八路爷爷!于是,八路军一枪不发占领据点,一群傻眼的伪军当了俘虏——跟复制黏贴的一样。
剧中名场面:邱家盛带队冒充“太君”闯进刘村据点,借口“检查”将伪军缴械
1939年3月7日,115师师部和686团等组成的“东进支队”才到山东不久,经汶上赴东平联络山东纵队,在必经之路小汶河草桥遇到伪军据点拦路。
此处离汶上县城仅五六里路,为了避免交火惊动敌人大队出来增援,八路军决定智取这个据点。
开路的骑兵连趁伪军还不知八路已到了眼前,30名战士穿上缴获的日本军服,懂点日语的连长装成军官骑着大洋马,一名排长装成翻译官,直闯草桥据点。
剧中王锁柱装翻译官必须盛气凌人,唬住伪军,稍有迟疑,就有可能穿帮
据点里的伪军小队没料到八路敢大白天进来,正想打电话核实这位不认识的“太君”的身份,立即被“狐假虎威”的“翻译官”喝住了(所以剧中王锁柱装的翻译官必须支棱起来,笑)。
被唬住的伪军,只得像戏里一样,按“太君”命令把枪放在地上,列队“受阅”。
然后八路军枪一举脸一抹,30多个伪军束手就擒。
于是,“东进支队”不费一枪一弹通过草桥,14日与山东纵队所部会师东平。
这一战后来被《大众日报》报道后广为流传,115师宣传部门还创作了话剧《草桥阅兵》,于是,此战就一直被戏称为“草桥阅兵”。
山东济宁汶上县草桥村“草桥阅兵”旧址现状
用兵之道贵在不复,但八路“阅兵”上瘾,5年后居然又翻出草桥的剧本,在莒县克隆了一场。
1944年7月29日,滨海军区莒中独立营30余人装成日寇,一名副连长扮作日本军官,侦察班长冒充翻译官,直闯莒县附近的张家围子伪军据点,并以两个连埋伏在据点外围高粱地里接应(剧中邱家盛带队化装闯刘村据点,庄埼风带区小队在庄稼地里等信号)。
八路军时机选择巧妙,行动在拂晓伪军起床时开始,这时伪军团长也不在据点里,部队由其傻儿子掌管(剧中刘村据点小队长去抓猪,留个没用的小队副)。
70多个还睡眼惺忪的伪军,迷迷糊糊的按“太君”和“少团长”的命令,把枪架好,集合听“太君”训话。
后面就不拷贝剧本了,总之埋伏的两个连看到信号,冲进据点,和和气气的笑纳了70多名俘虏和机枪、掷弹筒等各种战利品。
庄埼风和王彧率区小队在据点外的庄稼地里等信号,埋伏部队必须夜间隐蔽提前到位,才能达成战斗发起的突然性
此战,冒充日本军官的副连长事先留了一个月胡子。而且他不会日语,进据点时朝伪军说的,其实是自己脑补的“拔了茄子栽葱”,这有点像那个“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思密达”的梗。
当年在部队时,我曾以为“拔了茄子栽葱”是后人过度演绎,直到在38军113师的历史战例选编里看到这句话,才佩服起老八路的胆略和机智。这就是赢在临场反应、见机行事上啊。
看了剧中的一打刘村,估计有的朋友在笑的同时,会觉得是不是演得有点“神了”。而历史上,草桥、张家围子两次“阅兵”不仅“神”,还更具幽默感。
草桥、张家围子两次“阅兵”,八路军和伪军双方都是零伤亡。剧中区小队则有一些牺牲,是为了体现由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智取张家围子的滨海军区莒中独立营一部在攻占莒县县城后的合影
民夫进据点秒变八路:娄子镇奇袭
三打刘村的原型,不在山东鲁南军区,而在河北冀南军区。反正八路是一家,借用借用不客气(笑)。
剧中,八路军借敌人强征劳工送往刘村据点之机,由战士假扮成劳工和押送的伪军,让被俘的伪军小队长带路,赚开大门放下吊桥,冲进去一场闪电战,团灭了守敌。
这一战的原型,是1941年5月八路军冀南军区19团奇袭枣强县娄子镇的战斗。笔者在部队时曾看过此战的原始资料,包括手绘的作战要图。当然,剧中根据剧情需要,做了一些处理。
娄子镇据点有18个日寇和伪军一部驻守,经营了有两年,工事坚固。但敌人信任的娄子镇维持会长、副会长都是“两面人”(剧中刘村的村长刘增祥、刘广福都是地下党)。
维持会二人组多次带着19团作战参谋和连排干部,化装成民夫进据点扫地、挑水,摸清了地形和敌人的作息规律。战前,参战人员根据这些可靠的情报,在布局相似的房院内,用草人模拟敌人进行训练,全体都对战斗步骤了然于心。
剧中刘村的两位地下党刘增祥、刘广福。八路军奇袭敌人据点成功,有当地秘密关系配合是极重要的前提
针对日寇怕遭夜袭、通宵警戒、天亮才睡觉的特点,19团决定打破常规,出奇制胜,在白天发起突袭。
5月23日清晨,19团抽调的15名骨干组成突击队,均化装成民夫,拿着扫把水桶,跟着维持会长瞒过替岗的伪军,进据点“干活”。
此时日寇大都睡下,但还有一个在院里刷牙,见这帮“民夫”个个精壮,顿起疑心,恰巧一名战士的衣角被树枝挂住,露出腰间的手枪。敌兵惊跳起来,当即被击毙,战斗提前打响(剧中刘村据点清水小队长一看来的劳工“个顶个棒小伙”就产生警惕,随即发现有“劳工”背后藏着枪而惊觉,马上被一枪爆头)。
剧中刘村据点的清水小队长见送来的“劳工”都是棒小伙便起疑,随即发现“劳工”带着枪,连忙告警但已来不及
突击队冲进屋内,一阵乱枪,眨眼间睡着的敌人大都一命呜呼,只有小队长和一个装死的逃进了碉堡,投手雷、毒气弹顽抗。
随后,事先埋伏在附近的一个营赶到,迫使伪军全部缴械,迅速将战利品和俘虏带出,结束了战斗。
此战计击毙日寇16人、击伤2人,俘伪军一部,缴获轻重机枪、掷弹筒等一批武器物资,用以组建娄子镇游击队(剧中八路军把打据点缴获的武器给刘村组建自卫队)。八路军牺牲1人,受伤、中毒10人。
剧中因受时长限制,自然聚焦于刻画奇袭行动本身。
而历史上,八路军在战前秘密进行了包括发展内线、迷惑敌人、实地侦察、模拟演练等各种复杂、细致的准备工作,参战干部亲自化装进据点搞情报,奇袭前在镇子周边布置了两个营接应和打援。事后为了保护内线,还故意把维持会长当“坏蛋”,绑着游街,做给敌人看。
这可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当然,本剧要是按这么拍,36集就打不住了(笑)。
关于这一战,剧中还有两点值得说说。
一是剧中一打刘村时,邱家盛非要把炮楼顶上的那个伪军叫下来了再动手。可惜,区小队没沉住气,贸然出击,结果在这一个伪军手里就牺牲3人、伤4人。
娄子镇奇袭,八路军突击队击毙16个日寇时,分毫未损。而漏网的两个受伤的家伙躲进坚固的碉堡顽抗,却造成11人伤亡,而且到战斗结束也未将其击毙。
没有重火器和爆破条件,未经周密部署和计划,不宜强攻工事坚固、地形有利的制高点。否则哪怕就一个敌人居高临下射击,也足以造成相当多的伤亡。剧中翔实的展现了这条战术要领。
剧中一打刘村时,区小队被炮楼上唯一没有被缴械的伪军压住起不来,幸亏神枪手吕义紧要关头一锤定音
二是剧中多次提到、演绎“两面村长”,这并非庄埼风随口发明的一个词,而是源自我方的正式文电里使用的称谓。
毛爷爷指导八路军反“蚕食”的电文中就有,他原话是这样的:
-“在这些地区内(注:敌我拉锯区,像刘村这种),应多采用两面派政策。”
-“对于民众中某些被迫应付敌人的行为,不仅不应尖锐地反对(这不是右倾退缩),反而应该因势利导成为带有计划性的应付敌人的办法,甚至成为策略。”
(1941年6月9日,毛爷爷关于在冀南平原地区八路军斗争的方针和政策的指示电)
剧中,庄埼风向项前介绍敌占区可用的“两面村长”
剧中,曾经一时糊涂的刘老倌后来醒悟,自愿出来当“两面人”应付日伪,做八路军的秘密关系
在此基础上,1941年8月,中央颁布《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明确指示:
-“应教育当地民众,善于以革命两面派的态度去敷衍敌人,不应与敌人针锋相对,从长期斗争着眼,少受一分摧残,即多保留一分元气。”
剧中庄埼风在批评锁柱骂刘村“贱骨头”时强调“转变工作方式”,“允许他们暂时的妥协”;后来反“扫荡”时,他提出“建立两面政权,表面上支应敌人,暗地里为咱们做工作”,其实都是“革命两面派”的意思。
可见庄区长政策水平很高,剧组的政策水平也很高(笑)。
建议有兴趣的朋友细品一下第26集中37到42分钟,场景交替切换展现敌人开会制定“扫荡”策略、我方开会商讨反“扫荡”策略的章节。这一段的信息量很大,参考了很多抗战相持阶段我方重要文献,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剧中庄埼风关于建立“两面政权”的一番话浓缩了我方在抗战相持阶段的很多策略
最后替刘村据点叫个苦:三次经典战例都落在我一个的头上,被“封神组合”团灭三次,倒血霉啊(笑)!
由于剧中战斗情节多,所以历史原型也多,一期真是讲不完,下期继续。
收尾前,照例吐槽一把毛卫宁导演:实在太能拍了,每次写完,我的心情都跟下面这两个剧中人物的表情差不多。
来源:星河倾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