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手机总看到网友吐槽:"现在的剧怎么越拍越倒退了?" 这话还真没说错。有些剧不光剧情漏洞像筛子,演员演技尬出天际,就连基本的历史常识和价值观都能跑偏到离谱。
最近刷手机总看到网友吐槽:"现在的剧怎么越拍越倒退了?" 这话还真没说错。有些剧不光剧情漏洞像筛子,演员演技尬出天际,就连基本的历史常识和价值观都能跑偏到离谱。
更绝的是,这些"神剧"居然能惊动央媒亲自下场点名。今天咱们就来好好盘一盘这六部"雷中雷",看看你曾经为哪部贡献过点击量?
1. 《东八区的先生们》:油腻霸总的大型翻车现场
张翰这些年真是把"霸总"人设刻进DNA了。当年《流星雨》里的慕容云海多清爽,谁知道后来画风突变,在这部自编自演的剧里简直把油腻值拉满。男演员们个个画着精致妆容,剧情到处是性别刻板印象,更夸张的是某个镜头里,张翰的手直接按在女演员胸前,看得人血压飙升。
人民网直接灵魂拷问:"说好的十年诚意之作,就这?"剧集火速下架后,张翰倒是消停了一阵子,最近被拍到又留回了霸总标配发型。要我说啊,与其执着于演总裁,不如好好琢磨怎么把戏演真。
2. 《雷霆战将》:抗战剧拍成了发胶广告
见过离谱的,没见过这么离谱的。剧里的八路军住着豪华别墅,头发抹得锃亮,打仗都不忘抽雪茄。这哪是革命先烈?分明是时装周模特误入片场。最让人无语的是,激战正酣时师长居然悠闲地点起雪茄,这是把战场当咖啡厅了?
人民日报直接开怼:"创新不是乱来,尊重历史是底线!"现在主演张云龙彻底告别战争片,转头拍起了仙侠剧。前两天他发的变装视频底下,粉丝还在疯狂打call,看来是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了。
3. 《抗日奇侠》:手撕鬼子?当革命史是武侠片呢
这部剧的编剧脑洞开得比黑洞还大。抗日英雄个个堪比武林高手,绣花针能当武器,徒手撕鬼子跟撕纸片似的。虽然看着爽是爽了,但这是对历史的严重不尊重。革命先烈要是看到自己的浴血奋战被拍成超级英雄片,估计都得气笑。
官媒严肃指出:"'手撕鬼子'是对民族情感的伤害。"虽然剧没下架,但口碑彻底崩盘。演员李嘉明现在基本告别影视圈,偶尔在短视频里拍拍农村日常,反倒更接地气。
4. 《风起洛阳》:流量明星撑不起的古装巨制
说实话这部剧的服化道确实精致,洛阳城景美得像画卷。可惜主演们的演技实在撑不起场面。宋茜和王一博的表演被配角全面碾压,观众看完全程问号脸:这确定是领衔主演?
人民网点评一针见血:"主演演技差距太大,拖垮整部剧。"现在影视圈总迷信流量明星,结果就是制作方亏钱,观众浪费时间。要我说啊,找演员还得看实力,光有人气真的不够用。
5. 《我叫刘金凤》:文化输出还是文化入侵?
这部剧简直在文化底线上蹦迪。女主穿着和服式戏服,男主戴着日式官帽,剧中还出现寿司等日本元素。要知道这可是讲述中国古代故事的剧集,这么明目张胆的文化混淆,难怪观众要炸锅。
人民日报郑重提醒:"创作要有文化自信,不能盲目跟风。"虽然剧被下架了,但主演辣目洋子资源依旧好到让人眼红。最近她又进新剧组了,倒是那些实力派演员,反而在家抠脚等戏拍。
6. 《谈判官》:浮夸职场剧带坏年轻人
男团出身的黄子韬搭档杨幂,本来期待值拉满,结果演技尬得人脚趾抠地。台词说得含含糊糊,偶尔还蹦出几句青岛话,富二代演得像暴发户。更糟的是剧里宣扬的拜金价值观,简直是在教年轻人走捷径。
官媒直接定性:"打着职场剧旗号的偶像剧。"最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剧居然还有不少跟风之作。要是年轻人都想着靠霸道总裁实现阶层跨越,那还谈什么奋斗?
说在最后:
这六部"雷剧"你看过几部?要是全都没看过,恭喜你成功保住眼睛!大家在追剧路上还踩过哪些坑?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避雷清单",救救还在剧荒的兄弟姐妹们!
本文素材来源于权威媒体公开报道,结合行业观察原创完成。内容旨在促进影视行业良性发展,不针对任何个人或团队。欢迎理性交流,拒绝网络暴力。
来源:追个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