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观点,从《沉默的荣耀》,我们能够看到什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10 12:03 2

摘要: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播出。这部电视剧描述的是当时台湾一桩轰动一时的案子。这个案子主要讲述的是吴石将军和他的秘书、副官等人冒死为我们提供情报,最后被抓,不幸遇难,却长期不被世人关注。他们的荣耀和功勋被淹没在历史的长空里,他们的骨灰被置于冷落之地,得不到

最近,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正在播出。这部电视剧描述的是当时台湾一桩轰动一时的案子。这个案子主要讲述的是吴石将军和他的秘书、副官等人冒死为我们提供情报,最后被抓,不幸遇难,却长期不被世人关注。他们的荣耀和功勋被淹没在历史的长空里,他们的骨灰被置于冷落之地,得不到应有的祭奠和赞美。这个故事其实已经过去七十五年了,后来就被拍成了这部电视剧。这部剧播出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回忆那一段往事,重新记起这些长期被忽略的英雄。

因此,针对这样一部电视剧,我研究了一个问题:通过《沉默的荣耀》,我们能看到什么?为此,主要研究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沉默的荣耀》的故事情节;第二个问题,《沉默的荣耀》中人物背后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第三,如何看待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第四,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应当怎样评价;第五,结论和建议。

一、《沉默的荣耀》的故事情节

《沉默的荣耀》中提到的次长,即我们如今所说的“副部长”,他不仅职务重要,还经常能见到老蒋。相比之前提到的国防厅厅长等所谓将军,他的级别要高得多。一方面他手握重权,地位显赫;另一方面,他频繁受到老蒋接见,这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个故事的过程是这样的:吴石将军出生于福建,早年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他于1950年牺牲,享年57岁,因此推算应生于1894年,和我们的教员年龄相仿,比老蒋大约小四五岁。他后来就读于保定陆军学校,之后赴日本学习炮兵。在保定读书时他是第一名,到日本后成绩依然名列第一,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是妥妥的学霸。同时,他与白崇禧、陈诚等人都是同学,可以都非常显赫。后来他担任过福建行署的副主任,在那段时期,他保护了大量文献,留给了即将解放的福州。之后他还担任过国民党某战区的副司令,再后来到了台湾。他于1950年3月被捕,同年6月牺牲,前后时间并不长。但这件事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极大震动,因为他是我们党发展的、为我们提供情报的最高级别领导,属于最核心的人物。

因此,这件事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即便今天读来,仍让人内心感到强烈震撼。这件事的暴露,是由于当时一个名叫蔡孝乾的叛徒。他是共产党在台湾的负责人,最后供出了1800多人,其中有1100人牺牲。据说目前能查到姓名的只有800多人,令人嘘唏不已,这是历史的旧案。后来李敖曾经为国民党的特务谷正文的回忆录写过序,谷正文把这个破案过程写成小说,李敖就鼓动他把很多历史资料整理出来,鉴于大众,所以人们才逐渐看到了这个历史事件。另外李敖曾经爆出来在60年代李登辉是怎么叛变,从共产党变成国民党,也算是非常难得的历史资料。所以李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功劳的,我们要肯定他的功劳。

二、《沉默的荣耀》中的英雄们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

因为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看待一份工作往往关注的是工资多少、能否获得荣誉。而在那个被称为“白色恐怖”的时期,那不仅仅是一个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需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抉择。

现在特别值得思考的是,像吴石将军这样身居高位的人,为什么会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做这件事?包括他的副官聂曦上校,以及他身边的其他人,他们当时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要知道,他们中最核心的成员共有九人,其中只有朱枫是共产党员,其余八人都不是党员,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希望帮助新中国了解台湾的情况,为下一步解放台湾提供支持。因为他们提供的情报包括台湾的布防图、作战图以及军事部署等,这些信息在一旦发起解放台湾的行动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当时的情况似乎还不止于此。据说在台湾的山区还曾有一支游击队,长期坚持与国民党作战,期盼着解放台湾的到来。可以说,他们是怀着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在做这些事情。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吴石将军是如何与我党建立联系的呢?主要是在1947年,他接触了我党的重要人物何遂——后来他的儿子何康曾担任农业部部长。两人十分投缘,而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双方沟通之后,吴石将军便愿意为我党工作。

据说,何遂当时本来是我党派去接替他的,而吴石在福建期间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后来由于蒋介石调他去台湾,他不得不带着三个孩子前往,而将另外两个孩子留在了大陆。我们认为,他之所以愿意为我党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对蒋介石的某些做法不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台湾能够解放,中华民族能够尽快实现统一。可以说,他是出于民族大义而投身这一事业的。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确实是怀有理想的人。根据有关方面的分析,如果当时我们能够顺利解放台湾,他们本应是配合行动的最大功臣,对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回过头看,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所做的一切,非常了不起,令人敬佩。

三、我们今天应当如何看待这些英雄人物?

在提到这些英雄时,我主要介绍了吴石、聂曦,还没有详细介绍朱枫和其他一些英雄人物。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大写特写。同时我也注意到,当时在台湾的许多地下党员印刷的《光明报》,影响非常大,也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但我在想,今天我们已经没有那种血雨腥风的经历,也难以真正体会当时台湾那种被称为“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梁先生曾说过,那时候有些人以抓人 杀人为乐,把人抓起来之后进行威逼利诱,被捕的人中大多数会辩解,只有少数人能坚守信仰,至死不渝。

像吴石将军,就曾被老蒋和小蒋多次劝降,但他们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今天确实应该真诚地向他们学习。总体而言,那个时代的人经历过孙中山时期的祖国,经历过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又经历了解放战争,他们内心是希望国家尽快统一的。很多人也经历过颠沛流离,渴望和平。在我们印象中,当时的人们还是希望能够尽快解放台湾,这是当时一个共同的梦想。

所以今天我们回望那个年代,或许是以一种相对平静的心情去看待这些先烈和英烈。这部电视剧的题目用得非常好——“沉默的荣耀”,正是因为他们确实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是荣耀的。一旦实现解放,他们的功绩一定会被大书特书,只是在那之前,他们的荣耀还未能被广泛认可,他们的骨灰至今仍被安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即便回到大陆,也没有得到大力宣传。我记得吴石将军的长子吴学成曾说过,他父亲的骨灰一半留在台湾,一半安放在北京的福田公墓。也许等到未来解放的那一天,这些人将会成为国家公认的功臣。

其实看完《沉默的荣耀》之后,我感受到的是:人这一生总该为祖国做些事情,把自己生命融入祖国的事业中。这一点,或许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欠缺的,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四、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历史?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往往以一种轻松平静的视角看待,那些英雄人物都是七十年前的人了。但在他们那个年代,其实是面临着重大选择的——是选择过太平日子、选择屈服,还是还是坚贞不屈,勇于赴死。那种精神境界,在今天已经很难再现,但我们不应忘记,我认为这些人所留下的精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记得这部电视剧最初的名字叫《沉默的功勋》,意思就是他们是对民族立下功勋的人物。所以当时有些家属在寻找不到自己亲人、前去求证时,我们有关部门的答复是:他们是革命英雄。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这样一些“沉默的功勋”与“沉默的荣耀”。

因此,我们要善待这些英雄,善待他们的家人,让他们的亲人能够感受到关怀与慰藉。我记得何康后来担任了农业部部长,一直照顾着吴石将军留在大陆的一儿一女。早期,他们作为国民党高官的子女,在大陆并不受重视,也曾下过乡。后来,女儿好像到了北京中医院工作,儿子去了河南冶金厅。如今他们已渐渐退休,社会也给予了他们较高的荣誉,这算是对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和认可。

所以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英雄,更不要忘记英雄曾经的付出。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吴石将军等英雄事迹的回顾,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为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往往难以在生前获得应有的荣耀。能够在活着时被铭记的已是少数,而在牺牲后被长久纪念的更是寥寥。这就是历史,而我们不应忘记这些人。

第二,吴石将军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都有为民族大义付出的人。他们胸怀民族大义,若更有理想与信仰的支撑,则更加难能可贵。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精神品质。

对此,我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应当组织孩子们多了解这样的历史故事,让他们看到故事背后那些付出的人物,理解他们为何而付出——除了金钱、荣誉与地位之外,他们心中还装着什么。这应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一次灵魂的涤荡。

第二,如果有一天我们实现了台湾的解放,我们要隆重纪念那些曾为此牺牲与付出的人。 不能遗忘那些在宝岛上为我们工作的英雄们,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

来源:管理专家李江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