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朋友建议我找时间看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他说:这部电视剧是名导演张藜的作品,很真实,很好看,特别适合对中国政治历史研究感兴趣的人观看;如果是官场中人,看了可以升职快一些。真有这种奇特的效果吗?于是,我看了这部46集电视剧。此剧虽然未必真能帮人升职,
一位朋友建议我找时间看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他说:这部电视剧是名导演张藜的作品,很真实,很好看,特别适合对中国政治历史研究感兴趣的人观看;如果是官场中人,看了可以升职快一些。真有这种奇特的效果吗?于是,我看了这部46集电视剧。此剧虽然未必真能帮人升职,但确实值得一看,所以我也愿意向别人推荐。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很有现实意义。
曾有一位学者朋友说,他曾经想写一篇文章,构思一下之后就放下了,他说怕写这样一篇文章会有人说他影射现实。随后他又想,对啊,这样的写法不是别人会说是影射现实,事实上就是影射现实的,不能写。但他又转念一想:写文章不就是为了“影射现实”的吗?不去针对现实问题,这个文章写了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是写出来再说。结果还是写出来并发表了,大家都说写得好。
其实这位学者朋友所说的“影射现实”指的就是文章应有的现实意义、现实针对性。事实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人写文章都不可能完全回避现实,只是有的人可能不同意某种针对性,就用贬义性的“影射现实”一词来加以否定,这并不奇怪。《大明王朝1566》许多情节会让人与现实对号入座,但总体上是理性的、实事求是、不带情绪的现实针对性,即使是带有偏见的人,也未必能够“上纲上线”、去夸大这种深入思考的危害性。
现实的中国是从古代中国发展而来的,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和呈现出新的伟大力量。《大明王朝1566》这个作品,就是讲1566年的明朝故事、查找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它是十分积极的。这部电视剧重点讲海瑞观察发现问题、积极抗争并建言献策解决问题的故事,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至少说是十分相似的,所以许多人看了这部电视剧会深受启发的。
尤其是,这部电视剧虽然总的基调是批判性的,但它充满正能量,具有震撼人心的积极力量,足以让观众产生信心和希望。现当代中国的许多文艺作品都不善于学习借鉴美国好莱坞电影弘扬正能量的做法,这是很奇怪的。在美国有许多电影如《辛德勒的名单》《血战钢锯岭》等,都旗帜鲜明地颂扬编导所尊崇的价值观,大力渲染那些观念的美好,让观众在感动中接受他们的观念。《大明王朝1566》也是这种类型的作品。此剧旗帜鲜明地赞颂海瑞、胡宗宪这些“好人”,即使是像严嵩、嘉靖皇帝这样的“坏人”,作品也让他们真心或不得已地表现出好的一面,显示正能量的强大力量使坏人也不能完全肆意妄为。事实上,即使是在古代皇权家族世袭制度下,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被黑暗所完全吞没,相反,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古代文化始终使正能量在相当程度上占据社会生活的主导方面,即使是最恶的统治者至少也要在表面上装出符合道德规范的样子。何况汉代以后历朝历代都强调以孝治天下,统治者始终坚持以儒家文化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他们常常也是非常努力的。
再有,大明王朝中君臣在政治斗争、权力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谋略、权术也并不都是负面的,相当程度上也包含了人生哲理、人与人交往之道的规律性,体现的主要也是正能量。编导对官场权谋的不正当性保持了高度警觉,所肯定的都是正能量的政治斗争经验,而没有渲染所谓的官场厚黑学。官场中人从这个作品中可以学习的应当都是积极健康的经验和教训。像海瑞个人独立挑战以嘉靖皇帝为代表的官场黑暗面,在这部电视剧中体现出来的完全是令人敬仰、值得学习的英雄主义,而不是让人明哲保身、圆滑躺平。因此,这部电视剧尤其值得行政人员学习观摩,去学习正确的为官之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1566》编剧水平很高,故事情节设计十分精彩,悬念多而合理,符合生活逻辑、人物性格逻辑,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剧中的演员表现不同凡响,如果从中评选最佳演员的话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几乎所有演员都有上佳表现。可能排第一的还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扮演者陈宝国,让人感到很可能比嘉靖皇帝本人还像嘉靖皇帝。海瑞扮演者黄志忠、胡宗宪扮演者王庆祥、严嵩扮演者倪大红、杨金水扮演者王劲松、严世蕃扮演者张志坚、黄锦扮演者赵雍、陈洪扮演者刘立伟等等,都非常出色,有许多催人泪下的表现。演员演得好主要应当归功于导演,张导其他电视剧作品中的演员也都演得不错,瑕疵很少。#头条创作挑战赛#
来源:料在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