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已经过了三分二了,纵观上半年的国产剧,是一个「大年」,又是个小年。
2025年已经过了三分二了,纵观上半年的国产剧,是一个「大年」,又是个小年。
大在现象级破圈之作不断,家庭剧赛道更是惊喜连连,《六姊妹》以辛辣笔触揭开多子女家庭生存图景,《北上》用温暖笔调书写时代洪流下的家族史诗,都引发了广泛热议。
但从口碑看,上半年又是小年。
虽然实力派演员纷纷回归家庭题材,张国立、梅婷演绎老年婚恋困局,童瑶、蒋欣诠释姐妹情深,刘佳、宋春丽等戏骨撑起年代质感。
但近三年豆瓣评分8.0+的国产家庭剧仅有4部。
相比之前家庭剧已出现了9.5分的《父母爱情》重播依旧能打等佳作,近三年家庭剧整体深度和情感穿透力都比不上。
今天,就让我依据豆瓣评分和全网热度,给近三年口碑较好的10部家庭剧做个“总结”。
第10名:《我的后半生》(豆瓣5.4分)
主演: 张国立、梅婷
上半年最具争议性的家庭剧,没有之一。
剧集直面老年婚恋议题,讲述退休教授与全职主妇的“黄昏恋”困局。
张国立演活了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孤寂,梅婷则将中年女性的压抑与爆发演绎得层次分明。
剧集高光时刻在于两人在菜市场因一把青菜讨价还价的段落,烟火气中尽是孤独灵魂的相互试探。
但剧本硬伤明显,为制造冲突而刻意安排子女反对戏码,被观众吐槽“为狗血而狗血”。
尤其是儿子怒掀餐桌的段落,虽然演技炸裂,但逻辑牵强。
收尾句:”年轻人愤怒的评分里,藏着的何尝不是对父辈情感世界的不解与无奈?“
第9名:《小舍得》(豆瓣7.1分)
主演:宋佳、佟大为、蒋欣、李佳航
教育焦虑话题的破圈之作,精准聚焦"小升初"阶段的家庭生态。
作为"小系列"第三部,该剧延续了前作的现实笔触,将教育内卷和重组家庭关系刻画得入木三分。
宋佳与蒋欣饰演的异父异母姐妹,从教育理念冲突到原生家庭纠葛,每一次对手戏都火花四溅。
剧中家宴比拼、课外培训乱象等情节引发全民热议,张国立饰演的外周旋于两个家庭之间,将老一辈的无奈与智慧演绎得淋漓尽致。
虽然部分观众认为剧集在反映现实与"贩卖焦虑"间存在争议,但正是这种真实感让其成为上半年话题度最高的现实题材剧。
收尾句:"在'舍'与'得'的权衡中,折射出当代中国家庭在教育路上的共同挣扎与思考。"
第8名:《曾少年之小时候》(豆瓣7.3分)
主演: 张籽沐(少年谢乔)
青春家庭剧的一股清流,没有狗血恋爱,只有胡同里的纯真岁月。
张籽沐饰演的少年谢乔灵气逼人,眼神里的懵懂与倔强,让无数观众想起自己的青涩年华。
剧集最大特色是怀旧元素满分:从大白兔奶糖到小霸王学习机,从《还珠格格》到《流星花园》,每个细节都是时代记忆。
不足之处是配角线稍弱,男主演技青涩,部分台词配音不贴脸。
但整体质感,让人梦回《我爱我家》的温馨日常。
收尾句:”那条熟悉的胡同里,藏着的不仅是青春,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第7名:《许你万家灯火》(豆瓣7.5分)
主演: 郑业成、李兰迪
核电工业人的代际传承,事业线与亲情线并重。
郑业成饰演的工程师充满信念感,从青涩学徒到技术骨干的成长轨迹清晰可信。
李兰迪哭戏感染力十足,饰演为爱牺牲的妻子,一场得知丈夫留守核电站的戏份看哭全网。
剧集填补了工业题材家庭剧的空白:核电技术的攻坚与家庭晚餐的温馨并行,毫无违和。
缺点是主角光环过重,部分技术难题的解决过于轻松。
但整体制作精良,细节考究。
收尾句:”一盏盏点亮的灯背后,是几代人的青春无声燃烧。“
第6名:《小巷人家》(豆瓣7.5分)
主演: 闫妮、李光洁、郭晓东、蒋欣
上半年最温情的年代剧佳作,用一条胡同串联起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
剧集从1978年讲起,通过苏州棉纺厂家属院里庄、吴、林三家人的故事,展现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的生活变迁。
闫妮饰演的纺织女工宋彩霞堪称全剧灵魂,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将中国女性的坚韧与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
李光洁与郭晓东的兄弟对手戏充满张力,从互相扶持到因理念不同而产生分歧,演技自然流畅。
剧集最大特色是年代还原度极高:从老式缝纫机、二八大杠自行车到街头喇叭裤,每个细节都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虽然部分年轻演员的演技略显青涩,但整体温情而不煽情,朴实中见真章,是上半年难得的口碑之作。
第5名:《180天重启计划》(豆瓣7.9分)
主演: 周雨彤、吴越、刘畅、耿乐
上半年都市家庭轻喜剧的一匹黑马,以"母女重启人生"为内核,用轻喜画风解构代际矛盾。
剧集采用双线时空叙事结构,通过一本斑驳的相册串联起母女两代人的28岁困境:女儿顾云苏(周雨彤饰)在失业失恋的挫败中迷茫,母亲吴俪梅(吴越饰)则在被困婚姻家庭的不甘中倔强突围。
周雨彤与吴越的对手戏火花四溅,母女间"边斗嘴边互助"的日常让观众直呼"像照镜子般看到自己的挣扎与勇气"。
剧集更以"书写"为纽带,通过日记、小说等文本形式,让三代女性在文字中完成自我觉醒与代际和解。
该剧在播出期间豆瓣开分7.9,微博开分8.4,是同期在播国产剧集的最高开分,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0亿,成功收获了观众认可与业内媒体认可。
收尾句:"重启人生的勇气,或许就藏在一地鸡毛的日常里。"
第4名:《北上》(豆瓣8.2分)
主演: 白鹿、欧豪
运河题材的家族史诗,用一条河串联起几代人的命运。
该剧根据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由姚晓峰任总导演,赵冬苓编剧。
剧集以运河沿岸一群少年从相知相伴到分离重聚的人生轨迹为脉络,展现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白鹿饰演的夏凤华坚忍洒脱,风风火火的外表之下有一颗柔软细腻的心。
欧豪饰演的谢望和从小就有一个英雄梦,行侠仗义、心性纯良。
剧集通过“父辈坚守”与“子辈创新”之间的动态互动,细腻地展现出时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挣扎、成长与蜕变。
收尾句:“一条河北上,几代人南下,流淌的是水,沉淀的是家。”
第3名:《六姊妹》(豆瓣8.3分)
主演: 梅婷、陆毅
多子女家庭的生存图鉴,狗血中见真实,残酷中显温情。
梅婷贡献了职业生涯最佳表演之一,将大姐的隐忍、担当与觉醒演绎得层次分明。
剧集开场即高能:“老鼠啃房产证”的荒诞情节,直接撕开重男轻女的遮羞布。
全剧最妙的是配角群像:每个姐妹性格鲜明,从懦弱到反抗的转变自然流畅。
虽然部分情节过于戏剧化,但核心议题的探讨直击人心,引发全网关于“女儿是不是泼出去的水”的大讨论。
收尾句:“当六姊妹齐声喊出‘我们也是你的孩子’,重男轻女的高墙终被撼动。”
第2名:《人生之路》(豆瓣8.4分)
主演: 陈晓、李沁
高加林式的命运挣扎,时代洪流下的个人抉择。
陈晓塑造了上半年最具深度的男性角色,从农村青年到城市精英,内心的撕裂与重建令人动容。
李沁突破形象,饰演的农村姑娘不再是工具人,有自己的梦想与坚持。
剧集叙事宏大而细腻:从黄土高坡到繁华都市,时空转换中见证一代人的命运变迁。
最大遗憾是配角塑造单薄,黄亚萍角色功能化,缺乏内心挖掘。
但整体制作精良,摄影尤其出色。
收尾句:”路在脚下,更在心上——这是高加林的路,也是每个人的修行。“
第1名:《梦中的那片海》(豆瓣8.5分)
主演: 肖战、李沁
70年代青年奋斗史,理想主义与命运交织。
肖战演技蜕变之作,饰演的肖春生从顽劣少年到担当男人的成长弧光完整可信。
李沁温婉坚韧,饰演的佟晓梅不是花瓶,有自己的事业线与价值观。
剧集节奏明快:40集篇幅毫无废笔,从开篇的什刹海冰场到结局的创业成功,每集都有信息量。
群像塑造饱满:每个配角都有血有肉,不是为主角服务的工具人。
台词金句频出:“难走的路是上坡路”、“自己发光,而不是总是折射别人的光芒”,正能量而不说教。
收尾句:“青春是一片海,有人随波逐流,有人永远乘风破浪。”
好了,以上就是近三年10部口碑较好的家庭剧。
总的来看,缺少绝对的顶尖作品,但类型更加多元。
无论是《六姊妹》的辛辣现实,还是《北上》的温暖史诗,亦或是《180天重启计划》的轻喜剧,这10部剧都在努力拓展家庭剧的边界。
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但却在不同的领域,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震撼。
去年口碑最好的家庭剧《父母爱情》重播依旧能打,让我们对家庭剧有了更多的期待。
希望总有好剧,告别套路,抛弃爽感。
将喜怒悲欢都放在人生无常中。
来源:艾叔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