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观众吧,《沉默的荣耀》这3个戏混子演啥啥不行,难怪遭抵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0-09 20:18 2

摘要:作为圈里混了十年的自媒体人,我看剧,绝不光看剧情,更吃演员的“气场”。

文 | 安青

编辑 | 9527喵咕君

作为圈里混了十年的自媒体人,我看剧,绝不光看剧情,更吃演员的“气场”。

谍战剧?自带buff。卧底、暗线、背叛、拉锯——戏剧冲突早就躺在DNA里了。

刚开播的时候,《沉默的荣耀》火药味上头。

“献礼剧”?是,但不止。

隐蔽战线?相对冷门,但招牌够新鲜。

历史厚重、悬疑感,确实有——说没有那是欺负没人懂行。

时间拨回1949年,福州解放,一脚踏进台湾隐蔽战线。

主角吴石(于和伟)身份多层皮,原本是福州的副主任,实则地下党。

转战台湾,岗位升了,但危险也翻倍——白色恐怖,内部挂羊头卖狗肉,情报战线拉扯到极致。

但,主线够硬的前提,是主角们能扛住。

于和伟、魏晨、吴越,这仨前期宣传就很会搞事,热度拨得很高。

于和伟,老戏骨,演这种负重沉默的人物是真有一套。眼神、站位、微笑,全是戏。

“温柔和冷静交错”,这话听着通俗,其实很难做到。嘴上笑,心头急,你能get到他的层次,不容易。

魏晨呢?不少人说他太嫩,我反倒觉得他有戏。

副官聂曦既是任务执行者又是暗线,脸上总挂着点事儿。

魏晨时而机警,时而有点软弱,感觉他不是在挤表情,而是真的紧绷着。

偶有青涩?确实。但他的进步能看出来,整体至少没掉链子。

再说吴越,朱枫这个角色本身任务量重。

一边行动一边联络,枪口顶着脑袋是真的死磕。

吴越的演技,尤其是暗处传情报、跟对手对视那几场,有压迫感。

看得出是有“前科”——演过这样复杂女性角色,底子厚。

一般来说,三强撑主线,谍战剧稳稳的。但这还没完。

看剧有时候最怕的不是主线崩,是被旁支拖疯。

王碧奎、阿美、黎晴,直接拉低分。

先摁暂停,说王碧奎(曾黎饰)。

角色定位是吴石的妻子。按理说,她得扛住家庭、情感、时代压力。

但曾黎的演出,不带温度。

什么都一副云淡风轻的脸,丈夫被调查、家庭要散都波澜不惊。

网友都吐槽她“端到发硬”,像在拍民国偶像剧,整天那种优雅,跟谍战背景完全对不上拍。

说“优雅”吧,顶多是扫地僧,放在这剧里就是刻意。脸肿、镜头拉长更僵硬,有些镜头甚至像在演化妆品广告。

接着阿美,聂曦的老婆,戏份不少。

两口子天天怼,夫妻感全靠吵架拉满。

阿美皱着脸,头发乱糟糟,特写是皱纹、坑疤和浮肿。

她一哭,连弹幕都一片“这颜值跟角色说不上一块”。

婆妈又偏执,大情绪戏总是重复,压抑得让人想快进。

有些人设一出来就不讨喜,加上演员本身状态也掉线,还真是拖油瓶。

黎晴这个角色,明明有爆点,全是反差。

外表文员,实则保密局特工。设计本该是“美人计”,但执行全成了小儿科。

偶像剧套路,表层冲突,深度全无。

演员隆妮,没撑住——想要柔弱,拍得僵硬;想要机警,表情发木。

嘴里台词飘气音,全靠嗓子顶,没有共鸣点。镜头给到嘴,烤瓷牙扎眼,一秒出戏。

网友拿她和老戏骨一比,直接断言:“这班底是参差不齐,差太多。”

比如那场“美人计”戏,黎晴一翻白眼,目标直接无视。

想求生欲连招,结果全变成心机女反派的套路。

本来可以有层次,结果全被演没了。

台词都没踩对点,更别说情感递进。

原声别扭,断句混乱,听着上下句都像在吵架。

现场感全失,完全不够格——看得懂行的人都烦不胜烦。

就这么三大拖油瓶,硬生生把节奏拉成四不像。

谍战剧本该是猎杀与反猎杀的高能拉扯,现在成了家庭偶像剧混剪。

网友评论早就翻天:“本来可以封神,结果被配角绊倒。”

“于和伟银幕气场爆棚,被旁边的颜值队友直接带偏了。”

对比很明显。

主线演员给力,观众跟着揪心;

副线演员一混入,气场一落千丈,剧情一下就拉胯。

甚至弹幕里都在刷:“能不能快进家庭线,再看卧底斗法。”

你细品,这种边看边想切换频道的情绪,是不是直戳痛点?

某台媒还爆料,这剧拍的时候,后期剪辑组基本靠剪掉索然无味的副线维持节奏,没办法,原始素材就三条腿瘸了两条。

当然搞不懂,明明是好本好班底,为什么就不能再挑演员?

这个圈子永远不缺漂亮的,但绝对不缺演技差的。谍战剧最怕气氛断层,偏偏就有人能把这专业拉成综艺感。

剧情都没崩,就是演员脸上的“状态”逼死观众。

美人计成了搞笑,美妻变了打卡机器人,情报员理应紧张,结果全程脱线。

这就导致了,《沉默的荣耀》到底“好看”还是“难看”?

观众本来欲罢不能,又每集高能混剪气死本人。

到底是高开低走,还是低开封神?你觉得呢?

你对这部剧中演员的塑造怎么看?

你也被哪些“拖油瓶”出戏了吗?

评论区等你来battle。

来源:慈禧音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