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的上海,药行新人二妞拿到第一笔大单,兴奋得连夜请日本商社吃饭。
二妞把全部积蓄押给夏元那一刻,就注定血本无归。
1936年的上海,药行新人二妞拿到第一笔大单,兴奋得连夜请日本商社吃饭。
她以为握住夏元这条大腿就能一步登天,没想到大腿早装好毒丸,就等她张嘴。
三个月后,货被扣,钱被冻,夏元甩给她一句:生意场只讲利润,讲义气就回家带娃。
她这才看清,自己连备胎都算不上,只是别人递出去的替罪羊。
我翻到今年投行出的风险报告,37%医药纠纷就是像她这样被老玩家反杀。
数据冷冰冰,却把她当时的幻觉剥得精光:新人总把“我能控制局面”写在脸上,其实连棋盘都没摸到。
她最大的错,不是跟日本人喝茶,而是没给自己留一扇后门。
合同里没退出条款,账上没预留现金,连律师都没问过,就把脖子往绳套里伸。
等夏元收紧绳结,她才发现自己连喊停的资格都没有。
更惨的是,她以为“民族大义”是道护身符。
档案记载,1937年后凡是跟日商勾连的药行,几乎全被清算。
她当时觉得离战争还远,先赚一票再说,结果战争来得比货款还快。
今天再看,这就是典型的“不可逆合作”:一旦上桌,离席代价就是命。
新人最爱犯这病,把眼前的钱当成全部世界,忘了抬头看天。
老玩家早算好三步,她连下一步是坑是路都没分清。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早点撤。
心理学给过答案:控制错觉。
手里有点订单,就以为能驾驭整条船。
其实船舵在人家舱里,她站在甲板上喊加油。
夏元从头到尾没逼她,只是递甜点,喂到她自己脱光装备。
温水煮青蛙,青蛙还觉得泡温泉真爽。
等她感到烫,骨头都酥了。
所以,别嘲笑二妞蠢。
今天的创业群里,天天有人把股份拱手送给“战略投资者”,把公司公章交出去换资源,把对赌签得比卖身契都干脆。
他们跟二妞差不了几岁,只是换了年代。
老玩家换副面孔,新人照样前赴后继。
想破局,先承认自己控不住局,再给自己留一条滚蛋的路:钱别全押,合同留撕毁条款,底线写进章程。
做不到这三样,下一个被祭天的就是你。
生意场没有童话,只有活人和尸体。
二妞留下的唯一价值,就是告诉后来人:不想当尸体,就别学她脱光往里跳。
来源:温柔暖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