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亿开局却连榜都没爬进去,粉丝还在晒单救场,这剧到底丢谁的脸?”
“3亿开局却连榜都没爬进去,粉丝还在晒单救场,这剧到底丢谁的脸?”
刷到《一笑随歌》的战报时,不少人以为又一部小爆剧来了:腾讯视频独播、陈哲远+李沁、首周3亿。
结果第二周就哑火,云合市占率跌到5.2%,连热搜都靠粉丝手打。
落差太大,连路人都忍不住点进去看热闹。
先把3亿说透。
平台对外报的是“前台点击”,也就是点开就算,不看完也行。
业内更看重“有效播放”,要看完正片前70%才算数。
换算下来,3亿前台大约只有1.2亿有效,再撒到30集里,单集不过4000万。
对比同期《许我耀眼》15亿有效,差距肉眼可见。
粉丝辩解说“会员转化率高”,可内部人士透露,该剧拉新成本高达90元/人,平台红线是60元,超支就是亏。
再看热度。
骨朵75分听起来不低,实则水分大。
热度算法里弹幕权重占25%,粉丝200万条弹幕把分数抬了8分。
可广告主盯的是“每集人均观看时长”,《一笑随歌》只有14分钟,低于S级要求的20分钟。
品牌方第二轮就砍了30%的植入,原本中插的饮料广告换成低成本小剧场,省下的钱拿去补特效。
演员身价也被反噬。
陈哲远单集百万,李沁略低,两人拿走制作费近四分之一。
去年李沁《人生之路》集均播放量1.8亿,平台敢给价;今年《一笑随歌》集均跌到0.4亿,待播的《仙剑四》已被重新评估,从S+降到A+,宣传费砍半。
陈哲远更尴尬,三部存货全是古偶,类型撞车,播出顺序一调再调,就是怕内部打架。
粉丝救场名场面也出圈。
有人一口气晒了300张会员续费截图,配文“哥哥值得”;有人把“出圈梗图”刷到豆瓣八组,结果因为带水印被管理员删帖。
最拼的是“二创团”,连夜剪了30条“战损向”短视频,数据最好的那条点赞50万,可转化不到1万播放,被嘲“粉圈自嗨”。
平台运营私下吐槽:“他们再刷,就把弹幕入口关了,省得干扰算法。”
说到底,观众不是傻子。
古偶滤镜再厚,套路一多就腻。
女主第三集摔下山崖正好摔进男主怀里,弹幕齐刷“牛顿棺材板按不住”;男主第八集突然失明,网友数了数,近五年古偶里失明男主已有7个。
套路用烂,连CP感都救不了。
有影视公司把剧本风控做成“套路黑名单”,超过3个老梗直接打回重写。
那什么才算真爆?
业内给出硬杠杆:有效播放市占率过15%,弹幕好评率过70%,会员拉新成本低于50元,集均时长过25分钟。
四个指标同时达标,广告商才会自动加钱。
去年《狂飙》四条全绿,广告从12个涨到38个;今年《一笑随歌》一条都没够着,只能拿“粉丝热情”当遮羞布。
热闹看完,留给制作方的只有一句话:数据可以刷,观众留不住。
下一部剧开机前,先把剧本老梗删掉,再算算拉新成本,比粉丝晒单实在多了。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