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都播完好几个月了,我还在弹幕里刷‘老段一个眼神把我吓哭’,结果一抬头——于和伟已经悄悄混进张艺谋的新剧组,吴越跑去上海电影节当评委,连当初被嘲‘木头美人’的曾黎都开始晒表演课作业。
“剧都播完好几个月了,我还在弹幕里刷‘老段一个眼神把我吓哭’,结果一抬头——于和伟已经悄悄混进张艺谋的新剧组,吴越跑去上海电影节当评委,连当初被嘲‘木头美人’的曾黎都开始晒表演课作业。
”
我昨晚刷到这条集体进阶热搜,第一反应不是“哇好厉害”,而是后背一凉:原来真正的高手在你还在二刷的时候,就已经把筹码推到下一局。
《沉默的荣耀》第二季年底开机,豆瓣分却从8.1爬到8.5,平台天天给我推“吴越演技被写进教材”的切片,我点进去,发现她连抬头纹都在演“疲惫官场”,弹幕齐刷“建议申遗”。
更离谱的是曾黎。
去年被嘲“古装AI”,今年在《无限超越班》里一段即兴哭戏,把尔冬升看直眼。
我特意去翻了她新播的《乐游原》,发现她把原来那种“漂亮雕像”站姿改了,肩膀往前松了半寸,瞬间像活人。
原来她偷偷报班,每天下课发视频打卡,评论区从“姐姐别努力了”变成“老师带带我”。
于和伟更鸡贼。
华鼎提名公布那天,他一句获奖感言都没发,转头进组《第二十条》,演检察官。
狗仔拍到他穿着工装挤地铁,手里还攥着一叠台词,边角卷成油条。
我大学同学就在剧组做制片,说他每天收工后把第二天台词手抄三遍,“怕语感太电视腔,被张艺谋骂”。
我这才反应过来,观众吵“颜值还是演技”吵得热火朝天,人家几个主演早把赛道换了:
——吴越用“体制内生存学”给角色加buff,现在找她演女领导的剧本堆成山,她先问一句“有没有办公室绿植”,没有就推,理由是“局长办公室不养绿萝太假”。
——曾黎团队把“古风仪态”课写进合同,进组前先练两周马步,说“先让膝盖记得疼,再演虐戏才不飘”。
——于和伟干脆把谍战里“笑里藏刀”那套打包,送进现实主义题材,现在业内流传一句话:“想找能笑着递刀子的角色,先问于和伟有没有空。
”
平台数据也打脸。
去年弹幕骂曾黎“面瘫”的ID,今年在《乐游原》里刷“真香”的占比38%,后台一查,同一批账号。
观众不是长情,只是健忘,演员要是真跟弹幕较劲,早凉了。
我关注的一个副导演昨天发圈:第二季剧本围读,原班人马齐到场,编剧把“沉默”两个字放大贴在墙上,说这一季要让观众“听见心跳”。
我私信问他“是不是吹牛”,他回我一句:“第一季靠眼神,第二季玩呼吸,不信等着看。
”
合上手机,我突然想起剧里老段那句台词——“真正的潜伏,是连自己都要骗过去。
”
原来戏外也一样:观众还在讨论他们红不红,人家已经把自己升级成2.0版本。
市场永远奖励先走一步的人,等第二季开播,今天这些“悄悄努力”的料,就会化成新的“封神现场”。
到那时候再夸,就晚了。
来源:元气露珠T4